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靠制造业起家,更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产品新功能、新内涵,实现制造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江苏将大有可为。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少数国家,这三个国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5.73%,领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位次相对靠前。  相似文献   

2.
师天浩 《群众》2017,(18):10-12
人工智能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浪潮。继今年首次被写进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又专门针对“人工智能”发布了国字号文件,使得人工智能在中国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潜力。7月8日,国务院下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文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解释国家为什么要做人工智能的规划;一部分是人工智能具体落地应用的相关领域;一部分是详述我们该如何发展人工智能。整个文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办法,事无巨细都作了规划。顶层设计方面,强调“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具体实施办法方面,甚至细化到如何开展全民科普、舆论引导等层面。  相似文献   

3.
沈辛成 《探索与争鸣》2022,(2):27-37+177
技术民族主义原指20世纪美日科技竞争中的保护主义举措,后用于描述非西方国家以民族主义为动力的技术发展道路。此概念存在双重标准:对西方国家,它回避技术发展与民族文化的相互构建,掩盖了技术价值负载的一面;对非西方国家,它强调技术与文化的对立,含有极易引发保守和孤立的歧视性前提。人工智能领域见证了技术民族主义的新形态,即美国以文化对抗为前哨的保护主义政策。美国的信息技术深受控制文化影响,其渊源与自由主义价值观多有矛盾,所谓“反映美国价值观的人工智能”无法成立。全球业界应多以技术问题寻求共识,而非以民族文化区别彼此,中国亦应审慎对待国内外技术民族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产业革命的新引擎,正在全球范围内迎来发展热潮。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技术变革创新与国家治理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将如何影响中国国家治理是值得关注的重大议题,而在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整体图像中,国家治理视野与话语相对缺失,需要及时找回与补足;虽然人工智能对中国国家治理的诸多影响还未明显展现出来,但是可以预判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升级将影响国家治理信息基础的完整性、准确性、新鲜性和国家治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政策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国家治理央地、部门、政社之间的协同性;而受发展技术段位和国家态度选择的约束,人工智能影响国家治理的可能范围与程度及其影响国家治理的机会与空间都是有限度的;未来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之间的互动还有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16)
<正>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技术革命都重塑着全球竞争格局。中国曾经错失了前几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这一次,人工智能是中国绝不能错失的战略机遇。"人工智能真的无所不能吗?""人工智能长得和人一样吗?""我能和人工智能谈恋爱吗?"去年3月以来,借助Alpha Go 4:1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的东风,人工智能席卷了全球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读书时空     
正向世界说清楚中国崛起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全球关注,研究中国发展、预测中国走向成为时尚。但在几乎所有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研究者基本上是运用现已成熟的经验与体系来分析、判断中国的崛起。一方面,相关研究缺少对中国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的调查总结;另一方面又常常缺乏对中国发展实际与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的全面细致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关注的热点,但作为前沿技术也是把"双刃剑",面对人与机器间的关系引发社会秩序、管理体制以及伦理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必须用法律手段予以规制。要在充分理顺好科技创新和法律制度的关系基础上,出台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厘清人工智能开发主体的法律责任,做好人工智能社会运用的法制监督。  相似文献   

9.
云帆 《人事管理》2001,(8):20-21
智能开发师——用自己的脑力资源制作智能产品,构建合理的人工智能,找到人与智能产品的最佳结合点,让人力达不到的工作通过智能产品来完成。智能化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大趋势,智能机器人、人工替代器等智能产品将成为全球流行的软件产品,成为全球智能市场的主要产品。中国也将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经费到这项科研领域,中国智能工业将会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人物     
《小康》2020,(21)
正出任者傅莹近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成立,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出任名誉院长。傅莹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方面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国不能缺席国际社会关于人工智能的治理和规则方面的讨论。她期待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在学校的支持下,成为中国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中坚力量。对于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国际格局、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等前沿问题,傅莹早前曾多次发表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1.
美式AI路线     
《小康》2017,(16)
<正>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方面,美国更为完善和活跃。由研究机构、大学及私营企业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庞大、创新且多元,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商业创新、融资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都有可以借鉴的做法。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领域,美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从《为人工智能的未来时刻准备着》到《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再到《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美国白宫对于人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我国的人工智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与发展,二是在应用上有显著优势。由于特殊的国情、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我国仍面临人工智能发展与我国优势制造业融合不足、人工智能社会学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35)
正2016年全球科技巨头人工智能投资已达300亿美元,重视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共识。日前,我国宣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实施,将用13年的时间,将我国打造成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日前,我国宣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实施,将用13年的时间,将我国打造成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布局?谁来引领?怎样突破?记者采访权威部门,独家呈现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刘丽 《人民论坛》2020,(12):60-6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也引发了相关法律问题的激烈讨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型权利分配和责任承担问题,有人提出应赋予强人工智能,甚至是特定的弱人工智能以某种形式的法律主体地位来应对。然而这一路径看似便捷,却忽视了人工智能无法充分承担责任的情形,也未充分考虑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社会规则产生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也引发了相关法律问题的激烈讨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型权利分配和责任承担问题,有人提出应赋予强人工智能,甚至是特定的弱人工智能以某种形式的法律主体地位来应对。然而这一路径看似便捷,却忽视了人工智能无法充分承担责任的情形,也未充分考虑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社会规则产生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受俄乌冲突、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负担加重,全球粮食体系转型挑战增加。中国是全球粮食体系中的受益者,也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世界粮食安全与中国粮食安全紧密相连,使得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引发国内粮食市场的变动。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负外部性随全球粮食体系韧性的弱化而日益严峻,影响了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稳定。在全球粮食危机加重、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仍忽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客观需求,打造基于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小圈子,强化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此,中国既要增强自身粮食安全韧性,也要促进全球粮食安全体系去地缘化,以实际作为打破美西方国家的污名化。同时,中国还要以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粮食-气候-能源”安全的系统治理,防止关联危机的发生对粮食体系的破坏,助力全球发展倡议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渝府办发[2020] 7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0年6月15日重庆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按照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总  相似文献   

18.
自工业革命打破地球碳循环平衡,人类社会进入高碳时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速了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这使得人类文明日渐陷入“生态环境过载陷阱”。从长时段文明史的视角来看,人类文明作为命运共同体正面临着严重的可持续性危机,这也对构建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尽管中国率先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提供了一个普遍性的解释框架,但由于世界范围内国家中心主义的深刻影响,使其在实践中难以超越全球治理目标与现代民族国家利益优先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面对全球日益紧迫的“生态环境过载”危机,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史观和数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臻成熟,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探索可实现路径。借助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传统生态文化观念,结合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培养文化观念和技术相融的结构性文化生态理论,建立人类文明体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共识以及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治理观,方可形成21世纪创新全球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截至2018年底,我国活跃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动能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决定其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大规模的数据支撑,通过数据的开放共享创建数据生态、以数据生态激活创新生态,能够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先后三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中,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行业火爆、人才稀缺"现象,对此,要全面认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培育优质人才,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