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在历经漫长的摸索期之后,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由冷门到热门的巨大转变。置身特定历史时期,国产纪录片深度介入现实情境,以多元视角对时代主题进行立体书写。沐浴着时代春风,搭乘着新媒体加速器,融合着多元化的创作理念,国产纪录片将国家叙事和市场定位有机结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的楚凤代表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今天的"凤舞神州",则引领时代风潮,开创着湖北新气象。从建国60周年庆时以"凤舞楚天"为主题的湖北彩车,到2010年世博会上湖北馆"楚凤云翔"的外型,再到今天的"凤舞神州"大型人文纪录片,一只新时代的荆楚凤凰在中华大地上翩翩飞翔,带着演绎了几千年的丰富内涵,继往开来,祈愿谱写新的时代辉煌。  相似文献   

3.
李昆 《时代主人》2013,(3):10-11
2012年5月,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不经意间撩动了国人尘封的美好记忆,原来,有那么多人在坚守着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传统习俗,用心烹制出精美佳肴。然而,实际生活中,在"地沟油"和"工业明胶"不时出现的时代,普通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舌尖上的安全"。2011年开始,省人大常委会打造了一个新的监督品牌——食品药品安  相似文献   

4.
正《舌尖2》延续了人们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情,纪录片开播后,中国平均每20个微博活跃用户就会发出一条与《舌尖》相关的微博,与此同时,边看片边下单购买美食,已成为一种时尚。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初识了中华美食的厚重能量,它所创造的空前收视奇迹,被文化界认为是"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在多次更改首播档期后,央视终于重磅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称《舌尖2》),伴随着不断升温的全民"舌尖狂欢",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市场开始叫响。  相似文献   

5.
时间序列与时势任务的交错叠加,丰富了时代化的内涵,四大属性的客观存在,规制着时代化的研究路向;"时代疏离症"的非正常状态,警醒政党必须正视时代问题,形成科学的时代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地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首《长江之歌》已成为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可也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1983年8月7日,一部名为《话说长江》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这部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让中国观众第一次从荧屏上看到了国家人文地理从未有过的壮丽与真切,它释放了那个时代激荡在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让每个人的心跳仿佛都与滚滚长江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7.
马骏骎 《新东方》2006,(7):60-64
一、引言我国纪录片发展自1958年第一部纪录电影的诞生开始,就记录并肩负了不同时代的烙印和使命。近50年来,我国纪录片发展的整体趋势呈现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淡出和社会因素的复杂化。纪录片的社会化不仅仅是当下我国纪录片生长的土壤,同时也是我国纪录片界的首要课题和目标。二、纪录片社会化的概念、表征和发展趋向关于纪录片社会化的概念,何苏六曾经指出:“我国纪录片的社会化并非社会学中社会化的概念,而是指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出现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界普遍的个人、小群体、行业而言的一个更为宽泛的外延和疑似,有着多元化的意味。”笔者…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34)
正"其实对纪录片人来讲,每一年、每一天都是新的,只要我们真诚地拥抱新时代,我们用镜头记录下来的生活,就会像一条河流,永远不会出现同样的浪花。""选择纪录片的理由,就是可以在历史和现实中行走,永远在路上……"11月16日,周四,北京,午后的阳光洒满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国家一级编剧夏蒙刚从深圳载誉归来。荣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年度人物"大奖后,他在朋友圈中写道,"昨夜星辰昨  相似文献   

9.
正党旗红,曾经热血铺就,更需要年轻一代薪火相传,让那抹"红"成为多元色彩中最亮丽的颜色。——高霞在本科同学的聊天群里,我常被调侃为"大龄"新党员。诚然,与不到20岁、大二就入党的他们相比,33岁才加入党组织的我确实有些"大龄"。但作为出生于改革开放后、成长成熟于互联网时代的"85后",我的入党经历也许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也是我借此机会讲述自己入党故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封闭割裂走向和谐共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马克思的共同体概念是透析时代变迁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的共同体概念阐释经历了从"虚假的共同体"批判到"真实的共同体"建立的思想进路。在马克思看来,"真实的共同体"饱含着丰富的"积极的他者"意识,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呈现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揭示了人是在交往理性的成长和公共生活的孕育中达成自我实现的。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最新时代表达,蕴含了一种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人类存在状态,彰显了新时代交往理性日趋成熟条件下开创和谐共在生存境遇的实践智慧。尽管面临逆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和谐共在理念昭示了全球化时代人类应有的生存模式,也在引领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唐剑锋 《乡音》2013,(10):46-46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大手笔"、快节奏,被一些人称为"大时代"。为了跟上这个"大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工作着、拼搏着、前行着。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们这样热爱我们的生活,生活给予我们的除了忙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客从何处来》的播放成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曙光,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客从何处来》,中国纪录片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在不断夯实自己的力量,寻求着艺术创新,强化自己对外传播的能力,利用这个载体来定位自己的形象,从而向世界传达着我们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开展以"诵读红色家书、担当时代重任"为主题的《红色家书》诵读活动。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韩军出席诵读活动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徐力主持。在观看《红色家书》纪录片后,机关8名同志诵读了《红色家书》的"史砚芬就义前给弟弟妹妹的遗书——弟妹!今生就这样与你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球化时代,人才作为特殊的优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一种自然的市场机制。近年来,在经济增长乏力、生产结构僵化、就业环境不佳、世界范围内"竞才"激烈等影响下,台湾"缺才"问题日益突出。民进党当局为解决"才荒"的一系列政策,或不够接地气、或遭遇抵触,难有成效。  相似文献   

15.
沈晓杰 《小康》2007,(11):60-64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把人们对物业税的种种疑问,在政策和制度的设计层面上都解决的较好时,才可以说,开征物业税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6.
<正>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说,"旅游即是生活。"如果生活是一部描述人生的纪录片,旅游就是这部影片中最精彩的画面和片段。而无数个体人生的写照,因细节化的生动,而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征。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旅游的概念,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模糊的,甚至是陌生的。然而,如果我们将安徒生的观点推而广之,不同时代人们的旅游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16,(6)
正我于1914年出生在山东泰安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里。我出生的时代,正是军阀连年混战,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处在灾难深重的岁月。那时,我的家境每况愈下,对外虽还支撑着"诗礼传家"的门面,实则面临着垄地皆无、三餐不继的困境。所以,我自幼就牢记父兄教诲,立志创业发家,一洗贫穷,光宗耀祖。同时,在学堂里,也听到看到介绍清末"洋务运动"的故事和书籍,受到很大影响。在我少年时代的心灵中,觉得只有兴办实业,才是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18.
肖柏 《时事报告》2007,(1):29-30
2007年7月7日,在纪念抗战爆发7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湖北武汉市的刘丰女士,想带12岁的儿子去看纪录片《南京》,因为影片中有大量珍贵史料,希望孩子了解那段历史。可是,影院工作人员说,暂时不会上映《南京》,眼下商业大片《变形金刚》才是票房热点,放映《南京》这样一部题材沉重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
<正>摘编自2016年12月19日台湾《联合报》最近"时代力量"数度和民进党"翻脸",民进党内则陆续传出重新思考两个政党"是敌、是友"的呼声。绿营至今才提出这个问题,未免后知后觉。以为"时代力量"会永远甘于当个"小弟",那其实是民进党的错觉。且看"时代力量"在"立法院"的种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丁桂芳 《新东方》2011,(3):76-79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出版,正在把出版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无纸化阅读"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电子书、手机出版等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传统出版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本文从分析数字出版的产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入手,提出了加快产业转型,走"内容+终端"的模式,是传统出版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