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漱溟心怀振兴中华的热愿,通过深入开掘儒家文化资源,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为近代中国开出一条超越西方的现代化新路。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国家强弱与否的本原。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其根源在于文化的失调。早熟的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在价值方面超过西方文化,但是在征服外物、应对国际竞争等方面却是不及西方文化。尽管如此,复兴中华民族却是既不能也无法走西方化的路子,只能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兴发儒家学说的真意,重建民族文化。总体来看,梁漱溟的文化民族主义主张具有明显的文化决定论倾向、儒家中心主义倾向、中体西用倾向和天下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开启之时,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深感闭关锁国会使中国继续落后下去,必须学习西方的文化。当时的西方,其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等,所显示的异样性、特殊性、先进性,的确令人惊奇,于是“西学”的引进也就成了逐渐兴起的时代潮流。到了“五四”前夕,就连被革新派视为封建遗老的林纾竟成为译介西方文学的前驱人物。  相似文献   

3.
成都被公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有两条文化线路,一条是中国文化传统,这是由司马相如、花蕊夫人、薛涛、杜甫、诸葛亮,乃至于近代的巴金、李劼人等文化名人所沿革和演绎的文化源流,另一条则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西部之后,由英国人陶维新、启尔德,美国人毕启等人带来的西方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闫方洁 《唯实》2012,(4):87-90
随着西方的消费文化逐步在中国蔓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表现出与西方消费社会的极大相似性,各种文化、社会危机开始显现。基于此,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对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进行批判。由于导致中国目前消费文化形成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要综合使用包括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在内的多重手段,建构健康、有序、和谐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两次裂变才从资本主义形态中产生出来的,它既包含有西方文化的因子,又包含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因子.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文化基因十分丰富,这些文化基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马"文化的完美结合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伴随着工业革命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也影响到东方国家。在中国近代,认为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二元对峙的观点曾十分流行,当时不少人认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只能批判自己的文化,走西方之路。这种西方文化优越论掩盖了一个基本历史事实,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曾长期互相影响,东方文化也曾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是在19世纪西方国家取得了世界发展的主导权后,它们将西方文化标榜为人类最优秀的文化,不断向外传  相似文献   

7.
正西方的二元论文化和中国的一元论文化,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弊端,应当对它们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其利、摒弃其弊,以此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形态。我用“一”和“二”这两个字来分别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是“一”;西方文化是“二”。意思是说,中国文化是一元论的,中国人从根本上来讲是生活  相似文献   

8.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必有着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中国文化伴随着世界文明及我国现代化的潮流,走向现代形态。它既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又吸吮西方文化的精华。 中国古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历时几千年,薪火相续,绵延不绝,其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是个统一的文化。长期以来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思想上的“独尊儒术”、民族的融合、共同的语言文字等要素,促成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就是这种统一性使中国在几次文化论战中,都能够守住自己的根,同时又能去同化外来文化。西方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猛烈地冲击西方文化传统观念,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文化出现在西方世界,而曾一度代表着世界文明最高成就的中国文化在历史的重大转折中却落伍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传统文化发展成为一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降,由于受到西方在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价值体系上的双重挑战,素来自成一体的中国文化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丧失了自身的文化自主性。当今中国崛起的现状,激发起了重建文化自主性的呼吁。问题在于,中国崛起作为一项背景性因素,并不足以证成中国应当且需要建立文化自主性。事实上,中国文化自主性的可能及其正当性理由,主要来自于使中国丧失自主性的西方文化本身存在的问题,即西方现代性文化普遍性宣称背后的特殊性、西方现代性话语背后的暴力与压制以及西方现代性危机。因此,中国建立文化自主性的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够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走出一条具有解决乃至超克现代性危机之可能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西方道路与西方的文化塑造内在融合于一起,是多种因素不断叠加、交互作用的产物。西方道路在文化塑造中逐渐形成了一个集理念、战略与战术于一体的综合路径与文化总体包装过程,使自身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与吸引性。但是,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存在着文化形象的塑造与内在实存的对立,个体与社会的普遍分裂,集中反映了西方发展模式与文明自身的危机。中国道路既是开拓价值、追逐理想的道路,也是文化塑造的道路。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是其文化逻辑的现实展开,从总体上超越了西方道路文化包装的内在缺陷与矛盾,是中国道路发展现实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的深层反映。  相似文献   

11.
盛畅 《新湘评论》2003,(9):24-24
(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三点:社会主义实践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是借鉴和吸取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还必须克服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要注意克服“左”的思想的影响,一概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搞什  相似文献   

12.
卫武  陈正熙 《前线》2022,(9):40-43
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体系的价值,在于说明中国企业为什么能够成功,并指导中国企业实现对西方企业的赶超。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体系,面临阐明西方管理学范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揭示中国管理理论的社会属性,提升中国管理话语权等挑战。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创新重点关注坚持党的领导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以及共同富裕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栾爽 《探索》2002,(1):69-72
法治作为人类法律秩序,有赖于文化的支持。西方文化所蕴涵的超验性独立品格、理性主义、追求正义等精神为其法治的成长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欠缺法治成长的精神根基,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移植,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同时对中西文化进行整合,以创建一种现时代精神的新型文化,为当代中国法治奠定竖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21世纪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互动更加密切,尤其是各种思想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这使得西方国家更容易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最新的媒介工具,通过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手段竭力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企图在中国人中培养西化的价值取向,解构中国文化的根基,构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21世纪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互动更加密切,尤其是各种思想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这使得西方国家更容易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最新的媒介工具,通过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手段竭力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企图在中国人中培养西化的价值取向,解构中国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16.
付金凤  许志红 《世纪桥》2007,(11):110-111,113
中国文化是一元形态的文化,包涵大一统、大同的整体本位观念;西方文化是多元形态文化,具有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意识的积累。汲取西方心理健康的精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从而达到对中国人心理健康的增益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势文化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政治资源加以运用,极力推行西方的政治民主和文化价值,使西方的制度模式和文化观念成为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这即对文化多样性产生挑战又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形成冲击。中国要想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必须突破单纯防御性的思维模式、积极参与国际机制修改与创建、发挥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认同感、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8.
西方敌对势力积极通过文化输出的方式,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逐步渗透,他们妄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以达到在意识形态上同化中国的目的。我们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应积极应对西方在文化领域的挑战,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同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现中国文化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反对西方文化霸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打好文化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系统、综合、整体、联系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影响的论述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既不是西方文化的整体移植与嫁接,也不是向儒学传统的"复归",而是中国文化在积极地进行自我批判以及吸收、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向现代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