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葛市,原本只是一个只有70万人口的农业县,改革开放以来,却在中原大地上声名鹊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艳羡的经济奇迹:这里是世界闻名的人造金刚石基地、全国有影响的再生有色金属加工基地、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蜂产品加工集散地;这里有上市企业8家、民营企业8000多家,其中4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9年居全省各县(市)第一位。长葛一不临海,二不靠港,地上无山,地下无矿,为什么会奇招迭出、奇迹频现?个中自然有领  相似文献   

2.
刘德宝 《前进》2007,(7):43-44
4月17日~24日,随省政协农村委员会民营企业考察组赴晋城、长治两市考察了十几家民营企业。其中考察的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晋城的双峰林果食品公司、高平厦普赛尔有限公司、陵川五色土杂粮加工公司、屯玉  相似文献   

3.
《政策》2009,(8):F0002-F0002
荆门市地处湖北中部,现辖2县1市2区和1个管理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这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闻名世界的屈家岭文化,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磷矿石储量和开采量均居全国之首。辖区内有国家特大型石油加工企业荆门石化总厂、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4.
这100家民营企业,现有职工11982人,党员902名,已建立党组织的32家,占调研企业的32%。作用发挥较好的29家,一般的3个。27个支部能参与企业决策、人事管理。有党员无组织的44家,占调研企业的44%;无党员无组织的24家,占24%。百家企业...  相似文献   

5.
煌上煌集团位于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已成长为一家以畜禽肉食品加工、禽血骨深加工为主业,产业涵盖房地产开发、餐饮、宾馆及休闲娱乐等领域的综合性大型民营企业,旗下拥有15家子公司和遍布全国的1000多家连锁专卖店,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专项工程示范项目企业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产业化扶持项目企业,跻身全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被南昌市政府列为2008年第一批拟上市企业。  相似文献   

6.
《松州》2007,(3)
山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巴林右旗以生产有机调味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这里曾有过辉煌的历史。2005年改制成为民营企业,改制后,企业领导班子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之中。他们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及广大员工的思想实际,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选准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活动,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民营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经过对辽沈地区9家企业的实地调研,本文从人才、创新动力、政策机制三个层面对目前民营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对民营企业经营者提供发展意见和对未来政府出台民营企业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乡音》2012,(2):53-53
秦皇岛天马酒业有限公司是秦皇岛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民营酿酒企业。公司于2002年由原国有中二型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现已将生产规模拓展到干红葡萄酒、矿泉水、纸制品、饲料加工、二氧化碳提纯、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等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现代化、集团化企业。公司现有职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目前集团总资产约60多亿元,员工4万多人,在全国10多个省、市建有20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能力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2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集团是从一个资不抵债的地方小型肉联厂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2003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成为中国肉类加工企业和河南省首批超百亿的企业集团,2005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再次成为食品行业第一家、河南省首批销售额超200亿元的企业,在中国大型企业500强中列第131位,食品行业笫一位。双汇集团是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双汇肉制品是“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双汇冷鲜肉及肉制品是“国家安全食品”。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1,(14)
正民营企业是江苏科技创新的主动力。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成长的主动力已从资金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阶段过渡转型,对人才要素的需求更加迫切。2020年,江苏省人社厅在G42沪宁沿线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市及南通市,遴选12家重点民营企业作为全省首批民营企业人才人事综合改革示范基地,赋予职称技能等级评审、人才项目申报、人才载体建设等人才人事政策集成支持,最大限度地鼓励、支持、推动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促进健康发展,在全国率先打造"G42+"人才人事综合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1.
<正>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泰富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夫。2000年创办当时国内第一家研发、生产、销售直线电机及其驱动装置的企业。并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把一个注册资本仅为500万元的创新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50亿元、年销售收入50亿元,集研发、生产、销售各种电动机、电机驱动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电机装备的大型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制造集团;在哈尔滨、上海、西安、威海、杭州、美国底特律等城市设有七家全资子公司和研发、生产基地;产品主要  相似文献   

12.
张慧 《江苏政协》2012,(1):53-54
正他2003年远离家乡和亲人孤身一人来到新沂创业,从此在这里扎根;他带领企业员工挥洒汗水,点燃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他致富不忘回报社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98年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每年都根据营业收入对全国被调查的民营企业进行排名,并发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最新的2011年"500强"名单上,浙江共有144家民营企业入围,连续第13年居全国首位;江苏、山东和广东入围企业分别为118家、46家和21家,  相似文献   

14.
政出多门,浚县72家民营面粉加工企业被封。市政协委员提案反映民声,鹤壁市市长两次批示,跟踪问效,鼎力为企业保驾护航,使这批民营企业轰然起动运营——  相似文献   

15.
余从斌  李斌 《政策》2005,(5):24-25
硚口古田地区是武汉市的老工业基地,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20家,产业工人10.5万人。前几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里的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60%以上的职工下岗,昔日红红火火的工业基地一度失去了生机与活力。近年来,武汉市及硚口区充分发挥汉正街品牌优势和老工业基地存量优势,把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深入推动光彩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旗“光彩事业”主要特点: 一是投资领域广泛。民营企业依托我旗资源、地缘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优势,不断拓宽投资领域,从以餐饮、商贸业为主,逐步向土地开发、农畜产品加工、高载电化工、建筑、旅游等多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以建高载能工业园区为例,仅2003年,我旗引进外地23家民营企业在前山、后山建立两个高载能工业园区,总投资达2.3亿元,现已有5家企业投产。二是扶贫  相似文献   

17.
朱卫江  林宏 《政策瞭望》2011,(11):49-50
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按照营业收入对被调查企业进行了排名,我省共有144家民营企业入围。自1998年全国工商联开展这项调查活动以来,我省入围企业数量已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江苏、山东和广东入围企业分别为118家  相似文献   

18.
江苏扬州,滚滚长江在这里洞开心扉,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儿女。于海洲就是其中之一。1970年,江苏省扬州市,21岁的于海洲走马上任,当上了扬州弹簧总厂的厂长。有着"少帅厂长"之称的于海洲,凭着一腔热血,用道德与真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建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的扬州弹簧厂。他从零开始将该厂发展成为拥有近亿元资产的企业。1984年,由于种种原因,他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国有扬州弹簧总厂。1994年,于海洲经营的扬州海龙公司一跃成为扬州最大的民营企业,资产达到3000万,名列江苏省企业综合指标50强的第26位;1995年,他来到河南这块热土,投资3000万元在济源创建了北方冶炼公司,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新走向     
温州—民企进沪 兼并控股34家国企 温州民营企业——中国·人民电器集团日前斥资亿元,在上海浦东购地230亩建设生产基地,并兼并控股上海34家国有集团企业,此举引起了上海经济界尤其是企业界的关注。 总部设在温州乐清市柳市镇的中国·人民电器集团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低压电器为主的民营全国性无区域集团,去年实现工业产值5.2亿元。据了解,人民电器集团兼控的  相似文献   

20.
郑宇民 《今日浙江》2004,(22):15-16
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有一组数据值得人们重视和深思:浙江有190万家属于民营性质的市场主体,但其中有165万是个体户,注册资本金平均只有2万元;浙江的土地资源紧缺,可开发园区的投资密度平均只有每亩38万元,而苏州是每亩200万元;浙江每天有240家民营企业注册设立,可每天也有130家企业注销关闭;浙江能源紧张,可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比一般发达国家高出30%。这就要求我们对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质量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温家宝总理在浙江视察民营企业时的讲话第一次对民营企业的质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标准,即衡量民营企业强不强就看它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