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前进》2015,(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大力推进。民生工作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涵盖就业、收入分配、食品安全、教育、住房、养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2013年8月28日至31  相似文献   

2.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共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3.
倪义福 《公安研究》2014,(1):21-26,42
民生警务是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为己任的警务,包含了以尊重民权、保障民安、维护民利为核心的民安警务、民意警务、民心警务、民本警务等内容,是公安机关为之奋斗的最大警务。实施民生警务契合了世界警务发展潮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价值导向。公安机关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民生警务的最高奋斗目标,坚持民生至上、执法为民、改革创新、服务为本,进一步做实民安警务、做优民意警务、做亮民心警务、做好民本警务,提升民生平安幸福指数,打牢公安工作群众根基。  相似文献   

4.
郭隆 《北京观察》2020,(2):30-3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紧紧围绕"七有""五性"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张军 《今日浙江》2011,(2):14-17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科学发展之要。近年来,我省坚持民生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步伐不断加快。在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以民生改善推动改革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各项民生事业有了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2013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增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 《群众》2014,(3):22-23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从201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到去年报告中"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再到今年报告中"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江苏省始终把民生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形成全省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无锡:"菜单式服务"暖人心无锡锡山区9个镇(街道)114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2,(10):4-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我国基本民生保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9.
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就是要把发展作为基础,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狠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清轻重缓急,勤俭办一切事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正民有所呼,政府必有所应。青海省"开门谋民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真正把民生工作办成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统筹实施投资于人和幸福民生战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1月27日上午,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青海省长刘宁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用这样一段话表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14年,费县人大常委会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减少会议和大规模的视察,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专题调研活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我们要以民生为导向,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着力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费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吴召勇告诉笔者。关注老人供养保障"老有所依""新买的电视,新购置的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莱芜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责任,突出重点,强化监督,关注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推进完善城乡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近年来,莱芜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就业、社保、人才、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民生事业作出了重大战略安排,为未来几年做好民生工作、发展民生事业指明了方向。省委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对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出部署,要求人社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适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4.
杨柔坚  杨成功 《群众》2011,(12):82-8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要保障社会健康。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就是要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可以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当好坚强卫士。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4,(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鲜明指向。近年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务实创新,提出全面实施就业、文化、健康、平安、乐居五项惠民计划,努力在群众要求最迫切、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领域实现新突破,促进"解困民生"向"普惠民生"转型。以促进就业夯实惠民之本。就业是当前最实际的民生课题,只有破解"人往哪里去"难题,才能为经济发展、民心稳定提供强力支撑。我们按照"党委政府主导、项目牵  相似文献   

16.
倪士俊 《群众》2008,(2):39-40
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要求,折射的是一种对群众的情怀,体现的是一种对百姓的责任。近年来,我们江都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第一导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富民、成果惠民、保障安民、服务便民,顺应了民意,凝聚了民心,团结了民众,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次单独成章、系统阐述,并且细化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任务目标,民生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唐中祥 《今日浙江》2007,(15):32-32
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中,我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改善民生中改进作风、在改进作风中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20.
钱信松 《群众》2022,(7):67-6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宿迁市人社局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便捷化、信息化、社会化、系统化改革,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关键小事,不断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