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视频技术的迅速普及与广泛应用,网络视频显示出传统广播电视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并逐渐形成了与传统广播电视分庭抗礼的态势。然而,网络视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的一系列网络传播权方面的法律问题亟待厘清并加以解决。同时,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也存有缺陷,有必要加以修订从而重新构建我国的网络传播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控制问题事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和利益保障,同时虚拟世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边界确认更具有实际意义.从权利维度正确审视我国的信息治理对于我国公民权利保障和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公民信息获取权利的实现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当积极应对和改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息公开水平,实现公民与政府间的信息对称和良性互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及不良信息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载体,文章分析了网络社会中的信息传播模式,提出了一种不良信息监测系统的实现框架,归纳总结了目前不良信息监测中采用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4.
网络不仅能够及时的收集和快速传播危机信息,也可以急速扩大危机的影响,扩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但是,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与管理上,存在着地方政府的认识误区、信息传播机构的技术误区以及民众的选择误区等问题,使得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中出现了诸如否定、漠视、反映迟缓等问题,阻碍了危机信息的传播与管理。因此,树立正确的危机传播理念,健全相应的危机信息机构和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引导以及培育公民的危机意识,对于网络环境下及时准确的传播危机信息,管理应对危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面前的一柄"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分析了网络传播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而提出网络传播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四点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振亭 《工会论坛》2011,(2):146-148
2001年《著作权法》的修改以及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这些立法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笔者建议,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点,对我国的现存相关立法进行修改完善:一是在立法中增加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原则性条款;二是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重新阐释;三是应扩大法定许可的范围;四是对某些作品的使用设立默示许可;五是更加合理地确定侵权的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7.
信息权是新兴的人格权,具有具体人格权的法律地位。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和一般人格权无法涵盖民事主体的信息利益,信息权的确立已成为立法潮流。明确信息权的具体人格权地位,对于保护民事主体的人格独立、自由和尊严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权具有丰富的内容,权利人享有信息专有权、信息支配权、信息维护权和被遗忘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互联网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版权作品的传播方式,因而引起了版权人的极大关注.在"网络时代",如果版权人无法控制网络这种日益主要的传播方式,就等于在版权保护制度上为网络传播开了一道"后门",版权人的利益将从此不断流失.因此,将版权保护延伸到网络空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传播载体对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仅以纸质作为学术期刊信息传播载体的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信息载体却拥有纸质载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学术期刊应顺应期刊传播载体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新的传播模式,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增强传播的现代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传播权应运而生,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顺理成章地扩张,使得公有领域不断被侵蚀。而法定许可制度恰好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权利人与公众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解决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海量授权以及作品传播效率低的问题,实现双方的利益平衡。在著作权法修改之际,检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现状,通过明确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之独立价值,借鉴外来的相关制度设计,以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实现法定许可的价值与著作权法的目的——利益平衡,激励创作,丰富文化。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别于复制权、发行权和广播权,是一种独立的著作权权利.刑法应对<著作权法>规定的一些著作权侵权行为予以犯罪化;规避或者破坏网络技术措施的行为应该在现有刑法框架内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而不必进行新的刑事立法;对网上提供、传播国家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之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2.
广告是信息传播的艺术,是说服的艺术。广告主一掷千金地通过广告来传播其商品的信息、树立品牌形象,其推销商品、提升品牌价值的目的是不言自明的。因而从媒种意义上讲,广告是更注重实效的,即广告信息的传播效果,通俗意义上说,也就是广告信息的传播为企业带来的后续效益,是广告  相似文献   

13.
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权,就是指残疾人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权利,包括传统的文字提示(如字幕)、盲文、手语、语音等信息交流服务无障碍权,电子和信息技术无障碍权,网络无障碍权等内容,对于残疾人享有其他人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属于国际公约确认的人权,属于人权中需要国家积极作为的社会权。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对应的义务主体是国家,国家应承担尊重、保护和实现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的义务。我国应通过立法、行政执法、司法三方面加强对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的国家保护,同时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应当承担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冗余信息”是近些年提到比较多的一个词,但人们并未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而通常只是笼统地把它理解为“无效信息”和“垃圾信息”(包括本人在先前写的文章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一、冗余是信息的复现“冗余信息”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由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香农与韦弗一起提出的传播数学模式中,他们把信息传播过程中为克服“噪音”而必须重复的信息称作“冗余信息”。从这个观点看,“冗余信息”的出现似乎是必然的,因为,必要的“冗余信息”可以使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对信息的有效认知。“冗余信息”并非“…  相似文献   

15.
英特网对版权的挑战 ,使得将版权保护扩及到网络领域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立法的总趋势。在新《著作权法》颁布之前 ,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有关网络传输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新《著作权法》中对网络传输权的明确规定 ,是应时代潮流而诞生的一个“宠儿”。但我国著作权法的仓促的修订 ,很多问题考虑得并不全面 ,相应的配套理论并没有完备。本文仅就网络传输权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的概念中需要先厘清网络有害信息的含义、法律规制意义上的网络传播特征、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方式及信息类型划分。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刑法规制对象的选择,应当以社会危害性为基础,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兼顾遏制网络有害信息与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均衡的原则。刑法规制的网络有害信息应当包括煽动性信息、恐怖和恐吓性信息、网络谣言、网络诽谤信息、淫秽色情信息、传授犯罪方法的信息和网络诈骗信息。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由于含有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新技术变革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正在告别传统的病毒感染、网站被黑及资源滥用阶段,进入复杂多元、综合交互的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8.
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理解,要结合其立法的背景、目的以及有关的国际条约,重点要理解哪些是受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行为,即“通过网络传播作品的行为”,简称“网络传播行为”.实践中,对于“一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往往难以认定.而认定一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于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乃至著作权,无疑都有着极大的意义.通过对“网络传播行为”的准确界定,可以实现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认定.  相似文献   

19.
贷款人信息权是指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信息,它在我国相关立法中均有体现。由于贷款人由所有权人向债权人地位的转换,加之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借款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使贷款人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弱化。保障居于不利地位的货款人利益的实现就需要平衡借贷双方的利益,设立贷款人信息权制度。它对维护贷款人利益、监督贷款运作、促进借贷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即除了对信息的内容、结构和流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外,还将信息传播的时机纳入分析框架中.认为准确地把握信息传播时机,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持同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