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是价值生成的源泉,也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从实践与价值、实践与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得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内在根据,同时也在三个方面体现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即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交往实践、文化实践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源泉、基本源泉和直接源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观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目的性、合理性、正义性所做的根本的理论概括和论证。《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和最高目标,并从价值观上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合理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必然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这一根本价值指向,才能够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取向三者相互关联,具有内在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内核。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取向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精神自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合法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课题。价值承诺的兑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法性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在于其价值承诺在生活实践中的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承诺的兑现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红梅 《学理论》2011,(13):3-5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本质上说,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和自身利益的反映。任何阶级、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都总是努力形成和不断巩固其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一条主线。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价值"认识的基本逻辑,是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价值理论的钥匙和敲门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价值"认识的基本逻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客观动态意义上的哲学逻辑;二是作为有用性意义上的评价逻辑;三是基于关系意义上的本源逻辑;四是实现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实践逻辑;五是立足人民性意义上的本质逻辑。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之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发展,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新挑战的意识形态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紧密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对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积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有力的价值支撑,而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讲价值需求,脱离世界观、历史观讲价值观,脱离社会基本矛盾讲人性法则,甚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消解在所谓的‘普世价值”之中。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文化建设价值,包括核心文化建设价值、先进文化发展价值和整合文化创新价值.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引导作用,牢固构筑精神支柱,加强教育引导,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青 《理论探索》2007,(3):48-49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化核心价值研究,当前首先应当研究的,一是科学、理性地认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已有论述,二是科学提炼、培育既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又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与价值主体意愿的核心价值。同时,要突出在全社会进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宣传、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缜密的逻辑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它的"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它的"形"。寓"神"于"形","形"以传"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神形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项明志  常庆林 《学理论》2012,(31):84-8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正确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试图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取向现状入手,分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着力点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为实现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无数共产党人以鲜血和生命熔铸出爱国、牺牲、奉献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阶段分别形成了独具时代感的价值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价值体系的发展与演变中,能准确窥见其价值观"变"与"不变"的演进逻辑。"变"是现实赋予价值体系以新思想和新内涵的客观要求,"不变"是中国共产党对立党初心与历史使命的执着坚守。作为中国共产党价值体系百年变迁的现实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革命理想主义价值体系在"正-反-合"辩证逻辑发展中的价值传承与思想创新,也是革命理想主义价值体系在新时代的升级版本。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认识的深化。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对象,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环境下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基本事实,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真意义在于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其方法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从实践论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部分内容自成体系,起着"生成"社会主义"共同价值理念"的作用,其在文化建构中处于文化"原精神"的地位并发挥着为当代中国文化铸塑"灵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价值共识的一种升华和特殊表现形式.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做到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价值共识的真正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传承和提升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共识,又要具有和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峰 《理论探索》2011,(4):28-29,4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基本价值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价值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这是对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评价标准,应当贯穿和渗透在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乃至每个人的价值评价标准中。  相似文献   

17.
中央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灵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相似文献   

19.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坚持理论彻底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前提;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础;紧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杨佳盈 《学理论》2014,(26):295-296
以孝道和谦让为典范的"孔融让梨"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在现代人传统价值发生改变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正确看待孔融让梨的当代价值。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新审视道德教育观,明确道德教育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关系,肯定了"孔融让梨"的现代价值。经过重新探讨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后,肯定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本点的中国教育的现代价值,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