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享誉全国的时代楷模,并被称为"当代保尔"。她那感人至深的事迹,教育和激励了千千万万人。她那阳光般的灿烂微笑,给人们以信心和力量。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事情淡忘了,但海迪大姐关心大连市残疾人事业的往事还历历在目,那些感人的话语还不时在耳畔回响。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庆祝新中国建立70周年的座谈会上,我又回忆起与海迪大姐交往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自宣传张海迪事迹和精神以来,我们先后抓过五本有关张海迪的书稿。这在我社宣传典型人物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五本书是:《张海迪自传》、《金星》、《闪光的生活道路》及续编、《张海迪书信日记选》。后三本已出书,自传正在撰写,《金星》一书因故未能由我社出版。就已发行的三本书来看,《闪光的生活道路》在短短三个月内,全国六个地区分区造货,三次重印,总印数达509万册,成为我社思想教育读物中印数最多的书籍。三本书分别被团中央和一些省、市、自、治区推荐为开展读书活动书目。此外,上海、江苏、辽宁、山东、吉林、工人、战士等出版社也都各自编辑出版了这类小册子。围绕张海迪这样一个典  相似文献   

3.
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以后,张海迪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最近,老一辈革命家题词号召学习张海迪。中共中央批复了共青团中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批复对张海迪以及我国青年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中央殷切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深入地向张海迪学习。要围绕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这个根本问题,学习她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雷锋精神是否过时了?什么是“有道德”的时代标准?张海迪为什么在当代青年甚至全社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些现实问题促使着伦理学研究者不断探索。对雷锋、张海迪这两个共产主义道德的榜样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他们的同异之点,无论是对上述现实问题的回答,还是对于进一步用雷锋、张海迪等共产主义道德榜样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海迪人生观的发展过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代青年思想发展的一个典范。党中央指出:“张海迪走过的道路,对一切愿意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人们,都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笔者认为,张海迪人生观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启蒙期、奠基期、升华期等阶段。实事求是地分析张海迪人生观形成中的矛盾运动,探索其规律,不仅有助于科学地揭示张海迪走过的道路,而且对于正确认识当代青年的现状、本质及共发展规律,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树立理想、磨炼意志、陶冶情  相似文献   

6.
尊重人,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而尊重人,总是要先从尊重事实开始。 这里有一个例子。在过去一些年月里,张海迪是新时期青年人学习的典型,上世纪80年代初的年轻人都不会忘记那时对张海迪的各种报道。现在,张海迪和我们一样已人到中年,回过头来看那段逝去的岁月,对生活当然会有一种新的理解。最近北京某报对张海迪进行了一次采访,让人深思。记者问张:“1983年那么热火朝天宣传你,再冷静也会有身不由己的感觉吧?” 张答:“当然身不由己,包括那时候发表我的一些日记和书信,我当时也很痛苦,不愿意自己的日记叫别人断章取义地那样去发表……其实,宣传我的那些年我一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4,(19)
残疾女青年张海迪1993年4月2日在吉林大学通过论文答辩,获哲学硕士学位。她流着激动的泪水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如果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挂遗像的时候就挂今天的照  相似文献   

8.
积极探索人生之路的青年,总在寻找着自己的榜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价值标准必然发生不断的变化,从而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模式也就不同。去年三月,张海迪的事迹通过各种宣传和学习活动普遍传开。这在当代青年中引起的多年来少有的强烈反响,是我们已经成觉到了的。那么,这种反响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是哪些青年对张海迪感兴趣?对张海迪的哪些特点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同时,青年们对张海迪事迹及其学习和宣传尚有哪些疑虑、不满足和不同意见?而这又是为什么?为此,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八、九月间,在北京城市青年中开展了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9.
教育三愿     
连续发生在青少年中间的一些恶性事件,使人不能不思索一下我们的教育是否有需要认真改进的地方。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耳边只听到一片“成才,成才”的呼声。至于什么是“才”,却很少有一致的认识。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小学里门门课程都考100分就是才;到了中学,能考上重点学校就是才;而中学毕业后,考上大学就叫才。于是,家长天天逼着孩子考高分,学校年年按分数排队论英才──分,分,学生的命根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拼命为分数而奋斗,好像这就是学习的全部意义,教育的全部价值。 其实,学校教育所承担的并不是“成才”…  相似文献   

10.
人生隽语     
《民主》2018,(5)
正黄震: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吁,不要搞得孩子学业负担这么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强调,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实际上这是我们成才观念的问题。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好像只有学历高就是成才,大家都去念大学还不够,还要非得念名牌大学。我们需要对"成才观"有正确的认识,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让每个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当前,我们教育理念的发展还是不充分  相似文献   

11.
巩丽 《学理论》2012,(15):190-191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进行知识储备、增长才干、提升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个体职业发展乃至整个生涯发展的关键点。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均是以大学生宿舍集体住宿为主要管理模式,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娱乐、社交、业余学习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良好的学习型宿舍风气对其的成才成才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高校也非常重视以"宿舍"为平台的教育管理,如何构建良好的学习型宿舍风气使之,使之对个体的成长成才起到关键性作用是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 张海迪的事迹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屏幕向人们介绍之后,在全国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据有关部门统计,与建国三十多年来历次对英雄典型人物的宣传相较,这次宣传,其反响之热烈,首屈一指;其效果之好,甚至有点出乎人们意料。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张海迪身上的什么东西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重和崇敬呢?  相似文献   

13.
杨明 《侨园》2005,(1):26-27
年过半百的澳籍华人陈佩珊女士,儿女成才、家境富有,而她却毅然到了广东省穷困山区做义务教师,是什么促使她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孩子们的眼睛把她留下来2000年春,已经回香港居住的澳大利亚籍华人陈佩珊跟着几个朋友来广东旅游。同行的一位朋友说她在怀集县山区资助了几个读不起书的孩子,当时陈佩珊很惊讶:“广东很富呀,怎么会有读不起书的孩子?”一位广东游客告诉她:“广东周边许多大山里人们生活得很艰难,许多孩子因为家里没钱上不了学。”于是陈佩珊跟着朋友去了怀集。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女孩在填写大学入学申请表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位领导者吗?她考虑了片刻,决定实话实说,于是答道:"不是。"但在交表后她就后悔了,因为她已认定,这样的回答只会令她与这所大学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5.
名校与成才     
郑闽江 《民主》2014,(5):61-61
<正>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曾使很多没有机会读书的年轻人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一时间上大学就等于成才的观念悄然兴起。那时,匮乏的教育资源、紧缺的教育机会强化了这种概念——改变命运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上大学。那个时代,尽管图书馆不多,书籍也很少,但喜欢读书的人却非常多;在校大学生不仅读书刻苦,而且极富创造性:北京电影学院拍出了史无前例的学生作品《青春》,之后的毕业生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影坛盛事,连续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各项大奖;那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大学精神内涵的解读,结合大学生对大学精神认识的调查研究,分析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精神现状及缺失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精神培养和传播的渠道构建,发挥大学精神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为国家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2)
班级是大学生小群体的存在模式,大学班级的存在对大学各项活动开展和思想贯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使大学管理向基层的延伸变得顺畅和高效。大学班级形成好的共同体即具有大学班级价值,对学生成才、成长都会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训练方式,利用人工形成的条件和自然环境结合开发训练项目,使参训者实现自我挖掘、提高、合作、共赢,从而达到自我意识的提高和潜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87,(9)
成才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大学生成才的基本途径何在?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前不久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也是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路。 何东昌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人的目标。大学教育的目标,总的说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品学兼优的人。但还要具体化,要对毕业生搞追踪调查,要根据国家发展趋势研究培养什么人才。对大学生,不但要有专业业务水平的要求,而且要有政治方向、道德品质、文明礼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东晖,31岁,湘潭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科副科长。13年前她刚参加工作时是一名普通的打字员,现已成为湖南省检察系统赫赫有名的主诉检察官、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模范检察干部。问起她成才的“奥秘”,这位文静、秀气的女检察官坦诚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20.
揭英荣 《学理论》2010,(10):185-186
大学生一年级是大学生活的起点,如何做好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众多,结合大一新生的特点,文章探讨了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