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晓沙 《台声》2009,(10):71-82
人,象征着礼会力量,马,象征着自然力量,人类骑上了快马,马便成为人类的千年知已。在中国古代,当人类从马的体态、习性中发现了种种美感;当人类赋予马一些被人格化了的精神与品性;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对待自然环境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态度和理念,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进程和思想境界。它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有效结合;强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和道路。  相似文献   

3.
朱前星 《理论月刊》2003,(6):F003-F003
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类问题。科技伦理问题的症结在于科学技术本身存在不足、人的认识本身存在不足以及社会经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通过全人类的道德教育,唤醒生态伦理的良知,实现人类道德教育的自然价值;培养超越精神和超越能力,唤醒人类道德教育的个体价值;塑造关心价值,升华人类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伟 《求索》2008,(12):195-196
西方文学的动物叙事源远流长,代有佳作,在社会伦理、宗教伦理、生态伦理三个维度上对人类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索。在社会伦理的维度上,它涵盖了西方的社会伦理探索的全部过程;在宗教伦理、生态伦理的维度上,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类的道德自我完善。西方文学的动物叙事成为人类德性之路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5.
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和谐发展道路中国纺织大学贺善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最初是人对自然的片面依赖及受自然的片面制约;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进入人企图片面支配自然,把自然界当作满足社会多种需要的源泉而无所顾忌的阶段;只...  相似文献   

6.
王军伟 《前沿》2013,(18):45-47
霍布斯处处与亚里士多德为敌,他首先以为经院亚里士多德主义是造成人类“精神黑暗”的原因之一;他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自然观;他还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天然等级说”;他批判亚里士多德“城邦是出于自然的演化”的说法;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自然状态是国家产生之前人类所处的完满的状态,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却与此南辕北辙,霍布斯不遗余力地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建立自己新的哲学体系,同时这也是时代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产品、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发明和创造的结晶,对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决定性的作用。翻开人类的发展史和文明史,每个时代的嬗变,每一历史阶段的飞跃,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每一点提高,都与当时的科技的发现直接相关。指南针的发明,为地球上人们的互相交往及新大陆的发现指明了方向;蒸汽机的发明,推开了工业文明的大门,也揭开了人类文明史的新一页;飞机,宇宙飞船的发明,不但使人类可以在地球家园里自由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人类思想走向成熟的时代,对于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爆炸形成了宇宙,宇宙不断地膨胀;时间是“矢”,一去不返;物质和能量,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合二为一;有正物质还有反物质;原子核内还有很多弄不清的层次组织;原子和分子也可以随意摆弄;人已能到月宫上一游;差一点,人就要被克隆了。另一方面,很多原来的好事,  相似文献   

9.
地球作为生命系统,我们拥有了它给予人类的一切美好;作为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存在,我们又要承受地球自身演变加于人类的深重影响,包括悲剧性的影响。承受首先意味着我们无法控制灾害,既不可能阻止极度自然灾难的发生,也无法推迟它们的发生,一些自然灾难我们甚至无法做出科学的预测。这正是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根本处境,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人工自然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将天然形成的自然材料予以变革、加工、创造出的自然界原先根本不存在的各种自然物。科学技术是人工自然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人工自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可以主要地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来表征。我们可以大致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人类社会产生近代科学技术以前,这是人依附自然,受自然界的奴役的阶段。由于仅能制造、使用极为简单的工具,对自然只能进行极微小的改变,故而基本上保持了自然的环境,这一阶段的人工自然属于原始型;第…  相似文献   

11.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一个文化观念,这种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崇尚自然精神,对自然的热爱构成了她的小说人类之爱的重要内核,也是她的小说人类之爱的原始动力;和合精神,对人的物性的体认以及珍惜生命、关爱万物的观点,都是和合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论自然价值规律曹山河长期以来,由于对自然价值规律缺乏系统的研究,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看法。有的观点认为,自然价值是纯主观的东西,是人类主体对自然客体的自我表露,而否认自然客体对自然价值的制约作用;也有的观点认为,自然价值是自然之...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13,(9):12-13
傣族是爱水的民族,祖先传下规矩:人人都要敬水,崇拜自然万物,因为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粮食。才会有人类。 《生命之水》 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期以来,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的误用、滥用是生态问题的直接根源;社会制度的重要缺陷,特别是资本追逐利润的逻辑,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深层次根源;支配自然和“捕获”自然的哲学理念,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意识形态根源。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是这种能力和力量使人类由野蛮进入文明;经济的发展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并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推动了社会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从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现代物质文明和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征服论”、“改造说”的支配下,人们有时为了谋图眼前利益或经济的一时发展,向大自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和掠夺式的开发,人祸与天灾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危机。值此重温一百多年前恩格斯的警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环境将面临几个现实问题:到2030~2050年全国人口将达16亿;粮食的年占用量将增加到1.5亿吨;能源方面,年人均需煤2~3吨;到2010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将成为全球第一,约占全球的20%。中国的环境资源即将受到威胁,国内环境将面临恶化的危险。 自然母亲的怀抱能否容得下新 世纪的人类?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无疑是地球上最不寻常的一 种生命形式。随着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农业,人类成为地球诞生37亿年以来第一种不必倚仗大地母亲的自然施舍,而得以生存的地球之子。将粮食生产的主…  相似文献   

17.
秦光荣 《创造》2009,(12):8-13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与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营 《求索》2007,(5):118-121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为了人,循环经济实践也依赖人。循环经济在本质上体现的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但并非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简单再现。作为人类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循环经济启示我们应树立具有如下特征的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坚持循环经济科学的人类主体意识;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应遵循循环经济理性的人类利益意识,关照人类的根本、整体和长远利益;在实践观上,应树立循环经济的人-自然与人-人关系互为中介的生产实践观,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可以说,生产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正是这种生产活动造就了人类,造就了人类文明,造就了人类历史。人类的这种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体现为人类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人类采集、渔猎、用火、耕织到冶炼、采矿、造屋、修渠、铺路、架桥,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从依赖、汲取到利用、再到加工、改造,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文明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干预自然、改变甚至破坏环境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人类受到自然和环境的惩罚也越来越多,人类文明正受到来自人类自身行为、特别是生产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0.
袁杰 《前沿》2011,(15):41-44
“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一新论断,应该从这样三个方面理解: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精神压迫对人类生存构成三重威胁,这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性依据;实现人类的解放与自由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宗旨,它把人类解放与自由的实现诉诸实践活动,把人类追求解放与自由的理想目标植根于社会生活的现实,并确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力量、正确路径和科学方法,从而使人类对解放与、自由的理想追求获得了真实的意义,并使之成为一幅明晰的现实图景,因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无产阶级自身的处境和阶级属性,决定了这个阶级的解放与人类解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