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需要不限于经济,人类文明的分类也不应仅限于以经济为中心的旧分类。人类的文明进步在于人的需要的逐步满足。人的终极需要永远是幸福。由此看来,从古至今,人类文明有三种基本形态,这就是普遍辛苦的原始文明,少数人幸福主义的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以及普遍幸福主义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2.
历史从来没有截然的进步与反进步的运动现象。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不但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而且也导致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和文明进步,但这种文明进步都是以"问题为导向",都是付出沉重代价后获得的。对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而言,理想主义与悲观主义、现实主义与虚无主义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形而上学,唯有历史辩证法才能超越世俗的迷雾,而达到在代价中开辟进步之路的真理彼岸。人类文明形态进程依次是部落文明、农耕文明,再进入到工业文明。到目前止,虽然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生态文明的曙光正大踏步向人类走来。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备受关注。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解读,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实践要求,总结以生态治理现代化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实践路向,无疑会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懋君 《人民论坛》2012,(23):248-249
人类面对的问题往往具有共通之处。一个世纪前进步主义改革时期的美国与当今中国一样,都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都面临着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难题。回望历史,总结美国进步主义改革的经验对今日中国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友乐 《传承》2009,(8):58-59
为了更好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与研究,我们应该深刻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坚持系统渐进原则、村民参与原则、政府导向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城乡互动原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与研究,我们应该深刻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坚持系统渐进原则、村民参与原则、政府导向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城乡互动原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徐静 《前沿》2007,(11):137-139
物权法定主义原则本身的僵化限制了新的物权类型的创设与发展,抑制了社会的活力,压抑了民间社会对权利的创新功能。因此,物权法定主义有走向缓和开放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碧 《求索》2010,(5):177-179
神话是产生于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文化现象。从诞生人类社会以来,神话便先天地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作为现代社会语境中的一种文化样态,"现代神话"虽在具体表现形态、价值诉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趋势,但意识形态属性却从未消失。就"现代神话"范畴中的"神话主义"而言,其不同形态的艺术制品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发挥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功能。"神话主义"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往往渗透着面向历史特定境况的批判意识,具有针对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而在"新神话主义"景观文化中,景观化神话堕入视觉文化之中,并通过对社会、历史意识的淡化作用,使神话在消费主义逻辑弥漫于世之际,成为弱化受众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9.
制定法律最重要的是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则。目前现有世界各国的反家暴法律法规均从保障公民人权,特别是受害人人权及社会性别平等理念出发的。这是人类追求平等和谐发展的文明进步表现。如今中国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当然应从先进的理念即人权理念和社会性别平等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10.
刘静 《求索》2008,(7):196-198
五四时期,以创造社为代表在文坛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主情浪潮,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其实,创造社的创作与其说师法于西方,不如说更接近于日本文坛热捧的“新浪漫主义”,而厨川白村对于“新浪漫主义”的界定和阐释对创造社最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肖祥 《桂海论丛》2012,(4):65-68
发展伦理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发展伦理视域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作为一个伦理价值追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必须遵循人本原则、包容性原则、公平合理原则、适度原则、互利共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以后,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理想,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用语中。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一  相似文献   

13.
8月31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正式提交执行《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情况的首次报告。这是中国在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按照公约规定履行的一项国际义务,也是主动宣传中国残疾人工作成就、深化残疾人领域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宋涛  朱洁 《求索》2013,(11):165-167
英国作家艾莉森·皮尔森的小说《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反映了当代女性主义的新特点和新走向。小说表现的奔走在职场与家庭间的当代女性的困惑值得我们深思,以避免女性们苦苦争取到的女性解放却转而成为女性们面临的新困境。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税法的基本原则,也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宪法原则。本文研究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内涵和在我国宪法中的缺失及危害,进一步探讨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入宪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入宪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东亚旧、新地区主义的形成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养泉 《青年论坛》2005,(1):121-123
地区主义是相对全球主义的一个国际现象 ,它既是一种理论 ,也是一种实践。在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地区主义中心 ,地区主义及其发展趋势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东亚地区也先后经历了旧地区主义发展阶段和新地区主义发展阶段。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这两个阶段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金元浦 《传承》2012,(15):1-1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索邦大学发表《奥林匹克宣言》,在人类现代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计划。这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的一个伟大开端,具有永久的社会价值,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明遗产。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关乎人自身的积极快乐的生活哲学、生命哲学,它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积极追求。所以,奥运关注人,热爱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和健全人格的完善培养,唤起人对自身健康基础上的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无限珍视,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区域合作治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使区域内的单一主体无法单独应对各类公共性事务,因而区域合作治理成为一个普遍的选择。新区域主义倡导区域间的开放性、介入性、包容性、合作性,对区域合作治理的推进作用明显。我国在探索区域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不足,因此需要在新区域主义指导下,建立新型的区域合作同盟,完善区域治理政策框架,构建区域利益平衡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地呈现出来,促使生态主义在抗疫政治对比的座架下转向抗疫议题。围绕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中医存废、生态文明定位、绿色发展走向等问题,生产主义和生态主义、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绿色资本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等思潮展开了激辩。只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整个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佳薇 《湖湘论坛》2020,33(4):71-80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呈现一种由"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说"向"关系互动论"的转向。但研究中尚缺乏较为本土的分析框架。借用梁启超"超国家主义"的概念,以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与社会的长时段关系实践为分析对象,创造性地从"化"与"治"、"礼"与"法"两个维度的权力拉锯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展开权力视角下的研析,尝试进行实体论创新与关系论整合。研究发现,这一历史时期"国家融于社会""无国家"与"超国家"特征明显;"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并置,且在"化"与"治"、"礼"与"法"的权力互动中表征为"内圣外王"之理与"平天下"之目标的匹配,"皇权不下县"与基层乡治传统的耦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超国家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