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存公证规则》已经1995年5月16日司法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第一条为维护经济流转秩序,预防和减少债务纠纷,保证提存公证质量,根据  相似文献   

2.
提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清偿提存是狭义的提存,具有私法关系属性,在平衡债之主体的利益格局、与民法"帝王条款"相契合、缓解法院压力以及保障交易安全四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提存囊括三方主体,提存关系的确立需要满足提存主体正当、具备法定提存事由、标的物正当等三项要件,并遵循申请、审查、提交标的物、发出证明、通知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在法律效力上,提存将产生债务消灭、标的物所有权及风险移转、债权人取得标的物受领请求权等效果。  相似文献   

3.
石景峰 《前沿》2005,(1):137-138
提存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 ,对维护合同秩序 ,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适用提存的情况 ,提存的程序 ,提存的风险和费用的承担等几个方面。对提存制度加以论述 ,力求该制度在理论实践中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谈生意、做买卖,人们最怕的就是对方不诚实守信。比如经济合同的双方,我担心你拿走了钱不交货,你担心我拿走了货不交钱,心里没底谁也不敢成交,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一桩好端端的买卖“泡汤”。记者日前从中国公证员协会了解到,一项名为提存公证的方式因能有效破解买卖双方的“诚信”危机确保“落袋为安”,正越来越受到民众欢迎。提存是清偿债务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指当债务人因债权人的缘由而无法向债权人履行给付债务时,债务人可将有关财物提交提存机关,由提存机关负责收存并交付义务和风险责任。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公证机构就已经开始办理…  相似文献   

5.
婚姻家庭关系是公证服务的一个传统领域,从各国立法及其实践看,公证制度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由于家庭关系的复杂、微妙和财产在特定人群之间流转的不平衡性,纠纷一旦在亲人之间产生,难免会“清官难断家务事,万般头绪难理清”。因此,在实务中,在家庭关系中的公民时时处处对公证有着法律上的和现实上的需要。我国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公证事项包括夫妻财产协议公证、遗嘱公证、继承公证等。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20,(5):62-63
案例之困2020年1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某镇的一户王姓人家,来到萧山某公证处。“您好,我们是来办房产公证,这是我们的材料。”这群人中年长的男士老王将材料递给公证员。“材料显示这是你们父母的财产,请问他们后来是否再婚?”公证员的一句问话,让在场的人顿时哑然。“这和房子公证有啥关系?”老王不解地问道。“有关系,这个问题牵扯到房子有哪些继承人。”公证R解释道。  相似文献   

7.
公证在协调利益关系、预防纠纷、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强化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公证行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制约了其职能的发挥。因此我们需要加快建立现代公证法律服务业,按照现代公证业发展路径做大做强公证服务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  相似文献   

8.
对于全国1.2万名公证员来说,一年前的3月1日是值得他们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第一部调整公证法律关系的专门法律——公证法开始实施,公证事业法制化进程迈进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证条例》于1998年9月25日经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自治区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自治区公证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证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公证书的效力、公证业务范围、人员和机构、公证程序及法律责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这对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加大我区依法治理工作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条例》对公证书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公证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司法部决定恢复重建公证制度。1980年2月15日,司法部发出《关于逐步恢复国内公证业务的通知》。198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了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同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从而为新中国公证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部法规不仅对公证的性质、业务范围、公证员条件、公证管辖、公证程序等予以明确规定,而且还确立了一个“以处为本”的公证制度:国家以规章的形式将公证证明权赋予了一个组织——公证处…  相似文献   

11.
虚假公证、压价竞争、乱设办证点、真假公证员“鱼目混珠”……近年来,各种不正当行为,甚至违法案件的频繁发生,令百姓对我国公证行业的公信度产生强烈质疑。令人振奋的是,司法部颁布“五条禁令”,从今年3月到9月底,将用半年的时间,对全国公证队伍进行强力整顿,严查公证行业不正当行为  相似文献   

12.
必须公证制度是公证制度的基石和核心。建立强大的必须公证制度 ,对于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 ,建立强大的必须公证制度的主要目标是确立公证在非诉讼领域的主导地位 ,即必须公证深度介入经济社会的主要领域 ;必须公证在立法上分布广、数量多 ;必须公证法律效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公证处积极发挥公证职能作用,逐步将公证工作渗透到残疾人生活中,十年来,为残疾人办理公证上千件,免收办证费用近百万元。 南京市公证处把贯彻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  相似文献   

14.
强制执行公证文书是国家强制力在公证活动中的重要体现,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公证文书强制执行的效力具有积极的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公证文书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来源,接着从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特点、效力以及现实意义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价值所在,研究发现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制度对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质量是公证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生命力所在 ,是公证事业的生命线 ,提高公证质量是不断推进公证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只有高效优质的公证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 ,才能真正起到预防纠纷 ,减少诉讼的目的 ,才能给公证事业的下一步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0,(4):64-65
按照国务院9月初批准的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的要求,公证机构将从行政编制向事业体制转变,公证人员也不再是国家公务员,但改制后的公证处根本属性将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公证服务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在于公证服务能力未能满足公证当事人日益增长的公证需求。首先是缺少法律强制公证事项,公证服务被动且消极;其次缺少法律对公证证明标准的规范,而认定公证证明责任的不确定性增加公证执业风险;最后,现代化办证系统利用不充分、人力资源短缺、信息核实渠道单一等影响公证服务能力。为解决现阶段公证服务能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需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打破行政管理壁垒,发挥公证服务能力。其次,突破传统方法,以现代化手段宣传普及公证法律知识,及时了解当事人的公证需求。最后,建立一站式对外信息交流互助平台,为当事人提供自助查询、互助交流的便利。  相似文献   

18.
公证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一项法律制度,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些解放区的城市就建立了公证组织办理公证业务,但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处于停顿状态。1979年我国恢复公证制度,1982年国务院颁布公证暂行条例,成为沿用至今的法律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批准公证制度改革以来,公证制度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机构运行等诸多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公证实践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亟需新的法律规范。因此,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初审的公证法草案…  相似文献   

19.
继承公证作为定纷止争的确权性行为,具有简便高效、非诉讼的特点,因此在处理继承纠纷案件中被广泛采用。房产继承公证是继承公证的内容之一,是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审查相关材料并确定公证申请人对被继承人的房屋享有继承人身份及资格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定程序对合法、真实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予以证明的活动。法律只要确定公证机构独立行使公证职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就能够满足公证机构开展公证工作的需要。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受国务院委托,就公证法草案向会议作说明。1982年国务院发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对于恢复和发展我国公证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设立公证机构3162个,比1980年增长了5倍;有公证从业人员2万多人,比1980年增长了15倍;年办证量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