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珩 《群众》2011,(5):64-66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江苏是一片被江河湖海所润泽的美丽神奇的土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东北经济振兴视野中的文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宏玲 《长白学刊》2007,(2):155-15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审视东北文化,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又有种种的缺陷,而这些缺陷也是造成东北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在研究并认识东北文化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变革东北地域文化传统,以现代文化精神重塑人们的文化心理。这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周雪松  费晓萍 《前沿》2010,(24):154-156
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竞争模式,而在竞争中,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传统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结合,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地区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建设就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打造传统地域文化的品牌,铸造和提升民族地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把云南文化放在东亚文化格局中,从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加以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在东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共同文化要素中,云南是这些文化要素分布最集中、存留最完整的地方。云南是东亚乃至东南亚地区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堪称古文化的“基因库”。基于这一点,对云南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认识及其作用将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炎  侯丽萍 《思想战线》2003,29(5):32-36
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生产—技术的行为和观念文化作为文化构成要素在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民族文化的转型打破了传统上文化交流变迁中的渐变性、稳定性、民族性等规律,呈现出突变性、趋同性和多元交叉的局面。就文化交流中的情况而言,大致可将文化系统中的11大类文化要素区分为三种:非人力和文化的内在力量可以改变的文化要素;被主动或被动地抛弃、开始迅速转型的文化要素;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排他性,不自觉地、或快或慢地发生转移、变化、融合的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6.
制度三大基础要素理论认为,制度中有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三大基础要素,它们共同维护着社会秩序,但三大要素的秩序基础、扩散方式、情感反应等不同;不同领域、不同组织的制度,其主导性要素也各异;在利益复杂、竞争激烈的领域或组织,规制性是制度的主导性要素。在公共权力领域,制度的规制性创造了基本秩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重中之重,在这基础上,社会道德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依法治国是我国根本治国战略,以德治国是这一战略有益和有效的补充。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文化自信,也需要文化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补强依法治国战略。  相似文献   

7.
孙秀芳  杨习英 《前沿》2009,(7):87-89
河北省在我国东部地区,是沿海省份,环京津,有地域优势,但河北经济有待大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正确认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弘扬农村先进文化,改造、重建文化传统,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着重对农村文化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作简要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对文化结构的高度关切是马克思文化理论的重要运思传统。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集文化要素构成论、文化要素关系论、文化要素聚合核心力量论以及文化结构功能论于一体。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也逐步实现了中国化,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和谐文化等一系列理论。在当代中国,弘扬并实践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不仅要建构文化生态,呵护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推行开放执政,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程度和自信心、凝聚力,保护各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共识。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传统文化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古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金莉 《人民论坛》2013,(2):92-93
传统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和谐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当代经济的和谐持续发展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因而传统和谐文化的承继显得愈发重要。文章提出了通过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软实力指基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所表现出来的地区文化生产力、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它由地域历史文化、地区文化产业、城市文化品牌、城市精神等要素构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基础良好、区域中心优势突出等优势,但也存在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缺乏创新、文化供给能力不强、现代城市品牌设计缺乏等不足。提升济南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包括彰显城市风格和特色、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济南城市精神、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笔者作为一个执业中医师和少林俗家弟子,所处身的中医界、武术界和佛学界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整体性、承传性、人文性三大特征。其整体性的要素就是以“和合统一”为贵,以中原文化为中心融合各民族、各宗派的文化,吸收与同化外来文化。其承传性的要素就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动漫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少数民族动漫的产业化发展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挥特色民族文化唯一性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分析民族动漫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要素的应用,分析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并对少数民族动漫产业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凯 《人民论坛》2010,(4):120-121
以孝文化为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经济价值,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孝文化是招商引资的"梧桐树",是文化旅游的"吸铁石",是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兴奋剂",是企业凝聚人心、增强效益的"润滑剂",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20 世纪初期中美消费文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期不仅是美国消费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消费文化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重要阶段.受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消费文化尽管在20世纪初期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但二者在转型的内容、程度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不过两者间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刘萍  卢德生 《前沿》2012,(6):119-120
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教育机制是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有机整合而成。作为内部要素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与作为外部要素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互动促成民族文化成功传承。民族成员的终极价值追求是文化传承教育运行的动力,内部要素是充分条件,外部要素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马淑吉 《创造》2012,(4):80-81
大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西北部,地方文化传统悠久。在历史掀开新的一页的今天,如何发扬优秀历史文化,整合县域文化资源,以满足当今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丰富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时代提出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8.
林淑周 《桂海论丛》2007,23(3):87-89
一国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比较分析东亚与拉美发展过程中各自的传统文化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作用,对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培花 《前沿》2005,(12):243-246
生产力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包括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当今时代,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20.
青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的统一,是同一过程的两种不同角度描述.现代经济条件下,多元青年文化元素,是传统青年文化元素在今天现实的活化.这种活化,即继承与创新,包括了渐进、阶跃、发散、反判等四种形式.青年文化体系与社会文化环境间不断进行文化要素交换,引至了系统内要素间、主客体间,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交流互动,使青年文化继承与创新得以不断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