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志超 《台声》2001,(2):46-47
古往今来,民族、文化有共同渊源的闽台两地具有许多同形质的文化习俗,蛇崇拜就是其中之一。  闽越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福建。蛇崇拜是闽越重要的文化特质。闽越以蛇为图腾,认为蛇是其祖先,“被发文身,以象鳞虫”。东汉高诱注:“被,剪也;文身,刻画体内,黥其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后来,闽越人逐渐融入南下的汉族移民,某些文化包括崇蛇也被采借并变异为汉族习俗。清代郁永河《海上纪略》记载:“凡(福建)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舟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  相似文献   

2.
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文献考古和民族学调查资料,对我国古代氏羌系统各民族的蛇崇拜、族民俗生活中的蛇崇拜现象作了分析叙述。认为蛇崇拜的实质是生殖,是人类生殖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晓村 《半月谈》2005,(1):71-71
去年7月,为庆祝父母双亲七十大寿,我回了趟老家。老家在湖南省新宁县,地处湖南与广西交界的山旮旯,穷乡僻壤。  相似文献   

4.
非鱼 《中国减灾》2010,(1):43-43
孩子,你的岁月里已不再有我,而我的岁月里永远住着你。院子里透出古意。墙角有青苔层叠,绿了又黄,一架紫藤茂盛得无边无际,遮蔽出一大片浓荫。  相似文献   

5.
蛇的趣闻     
意大利蛇城:意大利城市哥酋洛因为有着无数的多种多样的蛇,被人们称为蛇城。在市中心的一座纪念碑,耸立着驯服巨蟒的捉蛇人圣多米尼克的雕像,碑身、碑座盘缠着几条活蛇。该城每年5月举办一届“蛇节”,届时每家把自己喂养的蛇放出来,任其满街爬行。  相似文献   

6.
蛇郎蛇女故事中禁忌母题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建刚 《思想战线》2000,26(5):106-110
运用母题学的研究方法,从蛇郎蛇女型故事中提择出禁忌母题,并对其不同的表现形态进行文化释读最初的与现实生活中相对应的图腾禁忌习俗建立了一种牢固的互惠关系,后来的则透示了人与自然之间难以消解的对立;异类的设禁和人类的违禁是这种对立的行为显现.  相似文献   

7.
对外宣称案件已经查结,专案组解散。实际上,这是一手内紧外松、以逸待劳的妙棋,目的就是为了麻痹对手,引蛇出洞。这是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2005年9月22日,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黑河边防检查站官兵们正在认真地验放一组准备出境的中外游客,每30秒一人的验放速度并没有使游客们感觉到等候过程带来的无聊与焦躁。  相似文献   

8.
2012年1月3日,地冻天寒,记者驱车出了山东省青州市区西行,钻过胶济铁路的地下隧道,一片黄褐色的村庄横亘在眼前。小营村东南角红色仿古门内就是顾学玲的青州北城蛇蝎园,沉浸在浅浅的阳光中。  相似文献   

9.
蛇年话蛇趣     
龙年过去,蛇年到来。谈及蛇一般人都认为是可怕的动物,这主要是蛇会咬人,而且形象恐怖。中国有句成语,“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人们对蛇没有好印象,甚至于属蛇的人都自称属“小龙”,不愿提及蛇。  相似文献   

10.
路雪琪 《传承》2014,(8):126-127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误解从表象上看是由形貌、生活习俗及交往方式等层面的差异引起的,实则来自于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精神领域的不同。新疆外来人员与少数民族群众相处的前提,必须是在相互正确理解对方文化特别是汉族人消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解后,才更有利于双方做到文化互敬。  相似文献   

11.
马创 《今日民族》2013,(7):23-26
通过进教仪式,嫁入或入赘的其他民族青年,才能真正获得帕西傣的认可和接纳。在接下来的日子,通过对生活习俗、宗教活动、婚丧嫁娶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掌握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从而与帕西傣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2.
郑羽 《前沿》2008,(1):205-207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由于人类是以地区、国家和民族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因而文化必然呈现出多样性,每一种文化都各有特色。本文从文化角度探讨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以揭示中西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美学思想的历史个性和独特风格,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人类自身才会更加完善,人类文化也将更加充盈。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的黎族杞黎社会中,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仍然大行其道,似乎没有受到科学发展及无神论教育的冲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用以解释原始宗教产生与起源的理论不能用来解释原始宗教信仰的现代维系,因为前者的土壤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复存在了。需要一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其在当前社会的继续存在。实际上,黎族社会的饮酒习俗在强化黎族原始宗教信仰现代维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一词简单又好写,但文化的内涵却极其厚重,其外延也极其丰富。然而,对文化的解读也可以极其简单,那就是“以文化之”,也就是拿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学、宗教信仰、道德科教知识来教化影响其国民。当然,在文化的传承传播延续中,外来的文学、宗教、信仰、道德、科教也会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5.
许多年前,在被竹丛树林掩荫的南腊河边,曾听一位深孚众望的祜巴勐(高僧)老者说:“看着平稳流动和奔腾翻滚交现并在五彩斑斓苍穹反照下亮出仪态万方妆容的河水,你可能不曾想,在它信人炫目和超乎想像的水体表层下隐藏着什么样的情景?那是一个回环涌动的梦境般的生命世界,仿佛天下  相似文献   

16.
蛇是锯子     
1985年夏天,河口博次先生才52岁——正是事业巅峰时期。当时他于周末回到东京,为了准备下一周的工作,又搭机飞往大阪。他所搭乘的飞机自羽田机场起飞没多久,便发生故障,之后坠落到御巢鹰山山中,机上520名乘客全部罹难。我在某种机缘下,和河口夫人通了信,体会到夫人的心情。后来我请她到我家来坐坐,因而有机会了解河口先生的人品及其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等。  相似文献   

17.
《今日广西》2007,(3):42-44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庆祝习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以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某厂老板郭某和妻子马某经常争吵,马某怀疑郭某在外“包二奶”,她花费1.5万元请私家侦探韩某暗访。不料,韩某为多赚钱心生一计,故意让被调查者郭某察觉,随后再找郭某商量要点钱。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盛宴背后的审美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正从"另类"和"边缘"向文学主阵地挺进,在传统的文学广场上竖起一面新的旗帜.网络文学重整了当代文坛,它的迅速崛起,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文学新格局,加速了当下中国文学的转型.未来的网络文学,需要提升自身品质,让这一新媒体文学真正成为人类文学发展富含价值承载的历史节点.这主要包括:解决好"文学性"匮乏的"短版难题",提升网络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避免文学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方式;健全"他律"与"自律"并存的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手段建立甄淘与遴选并存的激励机制,强化网络行为主体的素质提升和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20.
徐新建 《思想战线》2001,27(4):100-105
文学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学人类学既是西方文学与人类学界一批前沿学者的积极主张,亦是一种逐渐向其他学科领域扩展、渗透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又是一种影响广泛的重要流派.近半个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则成为了中国文学和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并正对人文研究中的其他学科产生着日益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