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有争议是好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方之光:《太平天国》电视剧编导曾说,这个剧要拍出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将士、女兵和曾国藩、左宗棠等三个山头错综复杂的关系。又说,拍这个剧的总纲有二:一、是拍出太平军将士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二、是拍出腐败“内讧等于自杀”,  相似文献   

2.
1991年12月10日至12日,湖北省社科联在阳新组织召开了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来自湖北各高校、社科院及地、县方志办共36人,围绕“太平天国在湖北”这一主题,相互切磋交流。现将主要观点和内容分述如下。一、关于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探讨湖北地区太平天国军事活动的8篇文章,分别论述了太平军及其友军在各地的斗争。有的文章把太平天国在鄂东的军事活动分为四个时期,即太平军攻占武昌至东下南京时期、第一次西征时期、第二次西征时期、天京陷落后至捻军失败时期。作者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中提到,太平军起事后至政权覆灭,有十项失误,直接关系成败。其中第一至第三项失误均与太平军在南京建都后的北伐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我国近代反对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的大规模农民运动。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对外妥协和对人民加重压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洪秀全于1843年在广东花县创立了拜上帝会,后到广西等地组织群众,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南征北战,于1853年3月占领南京并定都,改称“天京”,太平天国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工  相似文献   

5.
侯竹青  陈志刚 《求索》2008,(11):212-216
军中幼童在太平军中始终存在。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主要为太平军将士的随军子女,强制参军的现象极少,奠都南京后始有相当一批儿童被归入军中,这既出于培养后续兵力的考虑,也与太平天国婚姻政策的失误分不开;但军中幼童所占比重极小,且主要负责侍从、后勤、杂役事务,鲜有作战行动,总体上对军民关系影响不大。至太平天国后期,军中幼童数量激增,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太平天国军事处境恶化不得不将幼童作为主要依靠力量。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太平天国造就了一批勇猛的将士,另一方面也严重地影响了军民关系,成为后期太平军失去对广大城乡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军中幼童现象的存在与变化.已经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盛衰成败的又一个晴雨表,  相似文献   

6.
何毅 《人民论坛》2010,(8):224-225
从毛泽东战略思想看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南京后,没有抓住有关战争全局的重点和关键,乘胜进军,而是定都天京,造成了太平军四面出击的作战局面,并接二连三地犯了一些本可避免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错误,最终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7.
与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相反,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着反清革命的需要,对扶持清王朝“中兴”、镇压过太平天国革命的左宗棠,则是深恶痛绝,尽情予以鞭挞和贬斥。他们责骂左宗棠为十恶不赦的“奴才”、汉奸”。民主革命宣传家杨毓麟,在所撰《新湖南》一书中,认为曾国藩、左宗棠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忝窃节钺,算入满汉名臣功绩传之混帐糊涂薄籍中,实湖南之大不幸。”《民报》临时增刊《天讨》上,以“过去汉奸之变相”为题,刊登人面兽身的曾、李(鸿章)、左的画相,其中左的下身为狮毛狗。但有些资产阶级学者,也注意到左宗棠的某些才能和事功。如章太炎在指责左宗棠“为虏将兵,以敌洪氏”的同时,就肯定左治军严整,“士卒有创伤  相似文献   

8.
在太平天国兴亡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叛降问题。对此,过去已有一些文章涉及,但多属对单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探讨。本文试作一综合分析,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 叛降问题的严重性 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后,叛降现象就陆续开始出现,特别是在天京失陷前后,太平军中出现了大批动摇分子投降清方。叛降问题给太平天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从“江永女书”看江永劳动妇女对太平天国起义的真实态度郭世佑学术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前纪律严明,起义军深得各地民众拥护,及至天京事变之后才有所变化。其实不尽然,即使在天京事变前,在太平军横扫长江以南的过程中,各路起义军及其响应者关于行军纪律的...  相似文献   

10.
祁门县县城东大街敦仁里洪家大屋的官厅墙上,最近发现了一处题壁。在石灰剥落的墙壁上,有数行黑墨字迹,因字迹不清,不知是何内容,更不知为何人何时所留。洪家大屋在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是曾国藩为剿灭太平军驻节祁门时的行辕,就是在这里他被清廷授以“两江总督”之职。在洪家大屋的外墙上,过去曾发现过太平军留下的“粤东太平天国前营叶高…”  相似文献   

11.
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促使我们思索:为了让我们的后代不再付出可以避免的物质和精神代价,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晚清社会千疮百孔,太平军提出的纲领口号对于下层的民众来说也许颇具诱惑力:“天下一家,同享太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温饱“。太平军从金田村的星星之火迅速漫延为长江中下游的燎原之势,大概与普通的太平军将士(除了被裹挟者之外)要求改变不幸的生存境况,追求“大同社会“的内在热情是分不开的。但是,问题在于,提出一个美好的社会并不难,难的是美好的构想能否实现、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和怎样去实现。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能够扭转颓势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蒙山县积极挖掘自身优势,着力打响“太平天国”这块旅游品牌,使“蒙山游”逐渐声名鹊起。地处桂东的蒙山县是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后攻克的第一个州城,太平军在此驻留190多天,建立了革命政权,并在永安开创天朝分封五王,颁行天历刊行新书,制定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制度。太平天国革命在蒙山留下了大批珍贵文物和遗迹,包括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西城墙、武庙、冯云山指挥所等。为此,蒙山县把旅游业作为拉动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精心制订旅游发展规划,积极上马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和服务,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了太…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政权存在的 1 4个年头里 ,始终处在与清政府军事对抗、军事交锋状态之中。在 1 4年的军事斗争中 ,天国领袖们在军事战略决策方面 ,确有一些正确和高明之处 ,如金田起义、两破江南大营、两次西征等 ,但也有不少失误的战略决策。在失误的战略决策指导下的战役、战斗 ,未必都是失败的 ,但失误的战略决策或改变了太平天国有利的战略态势 ,或加速了太平天国的不利战略态势的演进 ,酿成了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因此 ,从军事角度审视 ,天国领袖们军事战略决策的失误成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综观太平军军事活动的全过程 ,大致以 1 8…  相似文献   

14.
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在中央电视台每晚黄金时间播映,使广大观众有机会领略太平军将士的风姿和欣赏太平天国策源地桂平市的秀丽风光。许多国内外游客纷纷云集桂平,来到拍摄电视剧实景的金田、西山等地参观游览,凭吊英烈,缅怀先驱。据统计,高峰时每天游客达1万多人次,7月份游客与去年同期对比增长25%。 正当“太平天国热”在全国升温之际,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琦于7月中旬来到桂平,在当地党政领导陪同下考察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遗址金田营盘及纪念馆、天国寨等处。太平天国金日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  相似文献   

15.
一八五二年六月至十二月间,太平军胜利进军湖南,在太平天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就这段历史的基本史实作一概述,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以期求得史学工作者的指正。 (一) 一八五二年六月三日,太平军攻克湘、桂边境重镇全州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面临着向何处进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洪秀全答"商榷"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来,笔者对太平军与洪秀全的真相进行追寻,不跟风,不盲从;对洪秀全真实面目的揭示,是建立在他反社会的史实基础上的.学术的论争应当宽容,允许讲出历史的真相,由史实来说话;坚持自由探索,方能越辨越明.然而,太平天国史学会会长等却对笔者论著进行批判和"商榷",扣了不少帽子.  相似文献   

17.
140年前,以洪秀全为首的拜上帝会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后,太平军挥师北上跨出广西,转战湖南,湖北,并沿江直下一举攻占南京。当时,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创造了光辉业绩,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声势和内容,在中国农民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很值得认真的总结。记得1944年1月,毛泽东同志给郭沫若同志的一封信中说过:“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的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人民日报》1979年1月1日)。这就告诉我们,认真总结太平军胜利和后来失败的经验教训,不仅是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帮助我们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整顿党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明前 《求索》2007,(10):218-221
太平天国将领锺良相在以濮院为中心的浙江桐乡实施的农村政治,是太平天国时代,由太平军实施的最高水平的农村政治,是太平天国后期政治“儒家化”倾向的最佳体现。因为施政者确实改变了根深蒂固的征贡习惯,按照良性政治的轨道艰难探索与努力。特别是他条陈施政大纲,颁布招贤细则,尤其体现了公开、公正的政治作风和呼吁社会合作的善良愿望。历史应该恢复这位“太平包拯、天国海瑞”的名誉。  相似文献   

19.
盖志平 《前沿》2009,(5):197-200
马克思写于1862年的《中国记事》一文,集中对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进行了评论,并得出了‘。太平军给人的印象就是中国人想象中的那个凶神恶煞下凡”的结论。如何看待马克思的这篇评论,特剐是马克思所作的结论,中国学界多有争论。本文把有关争论整理成五种代表性观点,以期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学界对马克思所写评论及太平天国革命的深入研究,早还太平天国革命以历史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20.
彭玉麟是衡阳县渣江镇人,1816年出生,与曾国藩、左宗棠号为清代三杰。1853年,曾国藩移驻衡阳操练水师,彭玉麟被选入水师做了个营官,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彭玉麟升为水师统帅,成为湘军水师中第一员骁将。由于他战功赫赫,清政府多次封授他高官厚爵,均坚辞不就,被时人称为不要官的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