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的十条基本经验,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党治国的角度,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二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是坚持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多方面展开的重大国策;四是坚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官性根 《求索》2005,(1):182-184
北宋时期四川郫县人张俞的治国思想,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他的关注民生、任用贤人、文武并重、先内后外、不满过分专制、追寻圣人之道等治国思想,不仅在当时有影响,而且对后世也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康社会的建成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成就的标识,也是70多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巨大变革的见证。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成就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经验: 选择正确道路是治国之根本。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前提;注重继承与积累是治国的重要路径。 全面小康社会是几代人创造的文明成果的总和;理想与信念是治国的力量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小康社会的建成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同时, 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了科学理论指导和精准施策。 总之,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是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特点和经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曾有过大量的论述 ,他们的观点虽见仁见智 ,但都表明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法律与道德已成为社会调控机制中的两大法宝 ,德治法治并举是正确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在其统治期间,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治理国家朝政,安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对我国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6.
袁金辉 《思想战线》2001,27(6):13-16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治国艺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我们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 ,形成了极富魁力、独具特色的治国艺术 ,是留给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钟建平 《桂海论丛》2002,18(4):61-63
“法德并治”是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治国理念 ,法律与道德的内在同一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法德并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新型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选择“法治”为治国方式的坎坷历程证明:对法的继承没有辩证的“扬弃”,对法的价值缺乏正确全面认识,是前期中国法制基础匮乏,“法治”受“人治”禁锢的重要原因;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法制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理论创新,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完善治国方略的保证。历史回眸得到的重要启示是: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宫芳 《求索》2010,(5):236-238
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晏婴具有深刻的治国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他的"民惟邦本思想"、"尚贤任能思想"、"礼、法治国思想"不仅收效于当时,使齐国在春秋末期仍不失大国地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以德治国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治国方略 ,是指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及为实现此蓝图而采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领导艺术等等。邓小平治国方略包括了一整套战略 ,在完成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开辟新道路三段各有特定内容。其主要特点是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 ;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着眼大局 ,抓关键问题 ;立足中国现实 ,坚持“三个面向”。治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正确的治国方略必然是符合客观规律或反映了客观规律。我们要善于从客观规律上认识和把握邓小平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2.
杜家兵  王从萍 《传承》2008,(10):32-33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一脉相承的延续,但又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他们分别做出了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将他们的治国方略加以比较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与实践水平,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一脉相承的延续,但又由于主客观面的原因他们分别做出了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将他们的治国方略加以比较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与实践水平,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4.
<正>越来越多的各级领导人具有法律教育背景,引发热议。期待和争论的背后,却涉及到一个非常古老的政治学问题:什么样的人最适合治理一个国家?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为这个问题提供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人的思考视角。根据"无知之知",他指出,所谓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智慧的边界。一个人不可能全知全善全能,所以必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9,(5)
从"喉舌论"到"治国论",新闻舆论的治国理政功能得到了彰显和更加有意识、更加自觉的使用和发挥;"治国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更强调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和作用,更强调新闻舆论在治国理政中的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16.
木林 《现代人事》2003,(11):38-39
据司马迁的《史记&#183;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文王准备出猎,令卜人卜出猎之收获。卜人卜后说,这次出猎,“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文王猎,遇姜太公于渭水之阳,经过一番长谈之后,文王大喜过望,说道:“自吾先君太公日,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于是称姜子牙为“太公望”,让他坐在自己的车上,一同回到西岐,并将姜子牙立为国师。  相似文献   

17.
鲁薇 《北京观察》2009,(6):56-57
中国自古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之说,从政者个人品德不好,群众怎能相信他们能治国平天下呢?不过,有何机制确保“以德为先”的公正性,而没有潜规则作祟.目前仍是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唐太宗到大理寺监狱看犯人,400多死刑犯没有人喊冤,唐太宗当即决定释放他们回家.明年秋收后再回来报到。一年之后一个不少都回来了。这就是贞观时期很有名的象征,400死囚来归狱。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对治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变化 ,在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 ,锐意改革 ,不断创新。在经济体制、社会发展模式、治国方式、党建理论等方面大大丰富和拓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多年来 ,这些治国战略的创新发展与相继实施 ,对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和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景民 《人民论坛》2014,(11):194-19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