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雒树刚 《求知》2002,(8):4-6
江泽民总书记5月3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认识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远太 《党政论坛》2009,(15):17-19
“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农民工社会属性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不仅解决了数千万农民工的阶级归属问题,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一论断是对党的生命力和优良传统的深刻揭示,是新世纪党对其所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的正确应对。深入学习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持党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论断的预见性、真理性和指导性,对正在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中国人民,从知识经济角度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强化社会各界的科技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丁德章 《党政论坛》2008,(23):46-4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的著名论断,结合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重温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准确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对推进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与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强调党的先进性问题,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企业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论断的重要性?我国的经济发展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科学论断?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同志。记者:我们现在以“发展”取代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增长”,强调“又好又快”,提出这一新论断的意义是什么?刘树成: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9.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一论断鲜明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充分有力地说明了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群众利益”,在我们党的全部工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不竭动力。历史的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利益最为紧要,也决定了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今天我们面对的新的形势和任务,是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改善…  相似文献   

10.
徐俊 《理论视野》2023,(1):45-52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深刻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性、必然性、可能性和战略性。深刻领会并系统阐释这一重要论断的逻辑理路,对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履行好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