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骆石 《求知》2002,(11):33-3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报告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2.
包心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者指出,党的指导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密切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是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视角,是必须长期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依据。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就是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这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索玉华 《求知》2008,(2):2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不仅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是指导组织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新概括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指针。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牢把握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  相似文献   

7.
杨文彬 《学理论》2008,(11):27-2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做好新形势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机关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3,(7):17-47
绪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给人的强烈印象,那就是旗帜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言而喻,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这篇讲话,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对工会工作的统揽和指导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新发展,“三个代表”思想高层建筑、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结构科学,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治党治国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对“三个代表”历史地位的最新概括,表明我党郑重地把“三个代表”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六大最重要的成果。可以说,“三个代表”不仅仅是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纲领,能够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5.
朱晓进 《民主》2004,(6):17-18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这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战略方针。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和坚持邓小平理论,搞好石化企业的重组改制改革工作和存续企业的生存发展,加强企业党…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当前全党正在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群众的一系列学说,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和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时代的最新变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现行党章、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奋斗任务和入党资格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重要修改。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李君如 《求知》2009,(6):4-6
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胜利而奋斗。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7,(11)
正数说之“一”一个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个重要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