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共同组成了上海产权交易的有形市场。虽然这个有形产权交易市场形成较晚,但无论从交易规模还是活跃程度上,都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2.
制度创新是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也是其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中类证券化交易模式基本遭到摒弃,监管在制度层面有所完善,所有制结构和股权结构各不相同,信息披露主要依赖于部门规章制度及自律性规则。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交易制度、监管制度、组织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方面。创新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制度,需要优化与创新份额化交易模式,完善和发展多样化的交易方式或定价方式,建立健全市场化导向的交易品种创新机制;创新和完善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着力构建国有控股的公司制组织形式,推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加紧完善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切实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产权交易市场在国有企业战略改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 1.历史的沿革 建立上海产权交易市场,发展 产权交易是具有重大历史 意义的战略决策,是培育与完善上海大市场体系,实现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功能定位的一项重要举措。 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上半年,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使上海的产权交易逐步从分散、无形向集中、有形、规模的方向发展。第二阶段是1996年3月25日,根据新的情况和要求,市委、市政府又对城乡产权交易所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其更名为上海产权交易所,归口市国资办领导,并…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5,(1):40-41
在“打破界限搞改革,推倒围墙搞重组”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我市产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交易规模从小到大,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展。市场交易规模从建立初期的每年10余宗、交易额3—5亿元,提升到2003年的537宗、交易额151亿元,超过2002年全年交易额2.34倍。据统计,我市产权市场开业10年间,共完成交易2061宗、交易额324.73亿元;涉及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近4000家,  相似文献   

5.
产权交易与产权制度改革刘国忠,张长友一、产权交易存在的问题产权交易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其一,人们对其认识不统一、产权主体的归属、产权主体与产权交易主体、资产与产权关系、产权交易对象与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场内交易...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产权作为突破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我国技术、产业和金融等各类资本的流动重组,推动国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要成功实施这一伟大战略,我国当前必须尽快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产权交易大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产权交易中心暨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作模式。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被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授予改善经济环境先进单位和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好窗口荣誉称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 ,我国国内市场格局已出现重大变化 ,中小企业面对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发展 ,必须优化其市场行为 ,必须十分注重非市场价格行为的创新。从中小企业自身运行的特点及市场变动趋势看 ,中小企业要选择“小而专、小而精”的产品开发战略 ,要拓宽销售中的广告宣传活动 ,要实施中小企业间和大中小企业间的联合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9.
农村产权交易与国家土地制度改革工作的衔接是国家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参考路径,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两者衔接的相关实践探索已取得诸多成效,为国家土地制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现阶段两者衔接存在相关衔接探索总体上停留在表层以及衔接缺乏充分的法理支撑和制度支持、法律依据不足、相关法律政策及制度存在不协同等问题。完善与改革地票制度成为实现农村产权交易与国家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有效衔接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深圳市委三届二次全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上提出的“注重标本兼治 ,加大治本工作力度”的要求 ,深圳市纪委常委会确定了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反腐保廉预防体系为主的一系列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治本措施。按照市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 ,抓好各项治本和改革措施的落实 ,使之规范化运作 ,是深圳党风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加快产权要素市场建设 ,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深圳市纪委与有关部门一起 ,各司其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