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李敏君  赵祥敏  张伟  赵文海 《前沿》2014,(5):127-128
本文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结构体系和创新活动等方面论述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与设计。  相似文献   

2.
网络编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新崛起的职业,互联网迅速普及和数字出版在深入发展的同时,行业和社会对网络编辑的需求量正在急剧增加,提升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准和质量成为该行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介绍了网络编辑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现状,并对该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通过产学结合建立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相关机构合作加强专业人员资格认定培训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3.
宫毅 《公安教育》2009,(5):53-56
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是推动公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第一批试点专业学生的入校学习训练标志着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复合型及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入了具体的运行阶段。从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下一步改革要突破的重点是进一步明晰各个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因此,应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审视和思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工程。一份科学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纲领,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在培养涉外型人才过程中,仅仅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训练,这是目前涉外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也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结构性弊端。构建高等院校涉外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意识,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建立与市场及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跨文化知识结构和交流合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理论教育与涉外实践相结合,重视利用各种国际性交流活动培养涉外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警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要求,紧贴实战需要,制定人才标 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涉外警务专业人才。为此,公安院校首先要改变对人才培养的认识,建 立科学务实的评价标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司法行政人民警察招录便捷机制的实施,对司法警官院校刑事侦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刑事侦查技术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刑事侦查技术专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出新形势下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以满足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监狱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二元教育过程:学校教育负责传授显性知识,建立理念;监狱实践则负责积累经验,形成缄默知识。在二元模式的理念下,要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以基础性和通识性为主。同时,必须确立监狱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主体地位,加强对监狱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统一谋划。  相似文献   

8.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社科类专业。既要了解创新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还要就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探索,进而找出一条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体现学院专业建设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9.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近些年,随着建筑装修装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在开展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时,一定要全面地认识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并深刻反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采取优化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文案针对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优化构建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培养优质室内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中,铁路警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育部人才培养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要求,以铁道警察学院铁路警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例,包括其他有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培养人才招生计划的院校如何来制定有铁路警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阐述一些铁路警务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本科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总结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结构的合理性、适用性、科学性,不断改进和完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为精准,培养规格更为清晰,培养过程更为有序可靠,培养质量更有保障,毕业生需求更为紧俏,就业途径更为宽广。  相似文献   

12.
笔者围绕公安院校"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形势下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素养的要求和刑事法学学科特点,探索构建以学生法律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刑事诉讼法学层次化、模块化、流程化实践实训教学模式,并在付诸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教学模式在完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促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推进法学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具有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 2 0 0 1年起 ,我们围绕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效果等方面广泛收集了各方意见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查。其中党政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是其中之一。本文对这一调查的结果作描述、分析与思考。1 998年 ,我们在广东省内曾做过这方面的调查① 。事隔几年后 ,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以及对新旧信息作比较 ,我们于 2 0 0 3年上半年再做这方面的调查 ,调查方法与前次类似 ,也是主要用问卷法 ,通过邮寄问卷进行。调查范围地域范围也在广东省内 ,但在调查的具体地区与具体单位作了些改变。这次我们在广东…  相似文献   

14.
职业化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对外交往增加,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和涉外警务人才紧缺的现状,顺应公安队伍职业化的需求培养涉外警务人才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六所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涉外警务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专业界定不清,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薄弱;国家标准不明,职业化培养目标未见凸显;课程体系不同,培养方式与规格存在差异;教材建设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欠缺。基于职业化目标培养涉外警务专业人才,首先应在厘清相关学科及专业关系的基础上,明晰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而以此为支撑,构建以课程为核心、以师资和教材为保障,兼具职业共性和区域差异,多形式联合办学的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熊志军 《求索》2007,(7):127-128
科学特别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产生后,人们就一直在思考与探讨它的所谓独特性问题,即科学的本质、价值观、方法论与习惯传统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成果。本文考察了科学独特性问题的涵义及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近现代著名学者的有关论述作了介绍,并对自然科学的独特性问题进行了再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过程,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该过程涵盖了学生实战经验学习以及能力发展和实战创新等多方面内容,以此确保公安院校学生自身专业化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进行时,教师应基于实战人才培养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规划,优化和革新课程考评体系,确保实战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实效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崔敏 《就业与保障》2023,(8):127-12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了“三创”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充分结合了科学、哲学和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了“三创”人才培养体系。文章将对化工类大学生“三创”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构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化、专业与科学建设一体化、学生知识与能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和创业能力的“三创”人才。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民办高校日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其必须掌握日语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为了解当前广西日企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文章项目组对广西区内的日资企业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线下访谈等调研活动,在分析广西民办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人才需求的调查数据,指出了广西民办高校日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行政管理专业是公安院校广泛开设的非公安类专业之一。当前,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专业积淀不够深厚、学生专业认知偏差、人才培养目标泛化及课程实践教学薄弱等困境。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出路在于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坚守学科使命与专业价值,纠正学生专业认知偏差,依托办学优势,突出人才特色培养,优化实践资源结构,完善实践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1)(以下简称《改革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以培养政治素质高、纪律严明、实战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实战型警务人才为目标的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该意见将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