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学理论》2015,(22)
城镇化或是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所有国家社会发展的目标。在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长期发展不均衡、总体经济水平低、人才分布不均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城镇化率低导致各种社会问题频发。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最终要形成"三横两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重点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努力拉近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要形成这一新格局,人才是关键。大学毕业生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推动力量,其就业选择对于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5,(1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据此我们可以说,城镇化是我国下一个阶段发展的主要潜力和最大需求。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提出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很多,如工业、科技等,但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与发展地域的文化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将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明显效果。天津市蓟县作为国家64个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试点之一,要在这方面走出  相似文献   

3.
正为落实中央党校校委关于加强社会调研的要求,2014年6月21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赴天津滨海新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进行调研。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应以创新驱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问题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  相似文献   

4.
巩慧 《求知》2013,(8):36-3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作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明确了"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议题之一。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规划建设、产业  相似文献   

5.
张润泽  禹辉映 《理论导刊》2014,(3):71-72,77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经验教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四化两型"同步推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印刷专业于2012年开始尝试"卓越技师"印刷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素质全面、技术一流的印刷人才。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因此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如何将博大精深的蕴含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其中,是我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既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又是把思想道德素质养成与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玲玲 《民主》2015,(2):59-60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新理念将日益融入城镇化建设。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简单的"记得住乡愁",直抵人心,激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涟漪,在广泛共鸣的同时也赋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乡愁"是什么?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乡愁》中写到,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相似文献   

9.
安建增 《求知》2022,(1):43-4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社会信用是影响个体目标和策略选择的内在因素,能够有效调节社会行为,是社会治理可资运用的德治工具和心理机制。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这一纲要颁布以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得以全面推进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6月19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六期"理论视野·读书会"在中央党校育园楼三教室举行。本期读书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作"新型城镇化与深化改革"的专题讲座。中央党校培训部、进修部部分学员,在校研究生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工作人员约100余人参加了读书会。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随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传统粗放型的城镇化模式呈现出诸多弊端,这对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国城镇化路径和方向正逐步由粗放型的半城镇化、半市民化向集约型的新型城镇化方向转变。新型城镇化是对过往城镇化的解构、克服与超越,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等级化向平面化"、"土地‘增减挂钩’向‘人地挂钩’"、"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速度型向适度型"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和方向为:依托开发区、创业园区等创新平台,打造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提高农民城镇化中稳定、持续的非农收入,重塑新型城镇化中农民的财产基础;进一步完善"城、镇、村"社区服务体系,建构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基础;推动城乡复合型二元结构背景下半城镇化、半市民化向城乡一体化方向演进,建构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核  相似文献   

14.
刘清洁  陈岑 《学理论》2012,(10):204-205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我国开始进行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支撑的国家开放大学试点。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国家开放大学如何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立足,优质的教育质量成为必备因素。主要论述了提高国家开放大学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和五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关于城镇化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谦 《理论导刊》2005,(10):56-58
发展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原因在于加快城镇化发展,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可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政府可以按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城镇管理体制的思路推进城镇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城镇化必须包含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同构化倾向”、乡镇成人社会衰落、村庄消失速度加快、政府职能缺位与错位等问题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为此,需要通过合理定位和规划城镇发展类型、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努力,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健康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5)
斯科特的《国家的视角》一书因研究大型社会工程的失败而出名。书中的理论对于当下中国开展的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中国的城镇化应汲取国内外教训,要以人为本,尊重基础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村的"大文化",切忌搞运动式大跃进,使之成为真正的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严隽琪 《民主》2010,(9):17-18
<正>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题,会后颁布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的召开和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6)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新型"城镇化道路,必有"旧的、传统的"城镇化道路。那么,"新""旧"城镇化道路有什么本质区别,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有什么科学性和新颖性,又该如何实施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