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一种制度调整,党内法规调整除了具有“由内及外”的整体特征外,还具有不同于国家法律调整及伦理道德调整等其他规范调整的一些具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鲜明的政治性、依据的合法性、程序的合规性以及突出的义务优位性。在党内法规调整党内关系的过程中必须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为根本原则,以坚持底线思维与系统性思维为基本原则,以坚持务求实效为重要原则。这是正确发挥党内法规调整作用的客观需要。党内法规调整以助力并服务于国家法律调整为使命,强化党内法规对党内关系的调整是走好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8,(1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业已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目标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民生所需,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更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生态思想对于当下我们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内法规体系已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组成部分的新形势下,需要在理解百年来党领导立法工作的组织化进程的基础上,明确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的关系定位与形成过程,并力求推进党领导立法工作现有制度格局的细化和优化。目前,党领导立法的工作重点应在职权配置上实现由“法制部门立法”向“领域立法”倾斜配置、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配置,并在程序上建立健全党内程序与立法程序的双向闭环系统。这不但有助于党领导立法工作更加缜密,规范呈现其组织化过程,也为理解党与立法的关系提供新的解释可能。  相似文献   

4.
田琳琳 《各界》2008,17(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重器,党规国法的衔接与否事关法治体系建设与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以话语体系作为研究视角可以发现,党规国法存在外部表达不协调、内在思想不融贯、主要目标不一致三大障碍。这些障碍造成党规国法话语层面的隔阂,阻碍了两种规范的深化衔接。为消除话语隔阂,深化党规国法衔接以助力法治目标实现,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依托,构建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将党规国法的话语体系纳入法治话语体系的范畴中,通过法治话语体系一致的外部表达风格、突出的内部思想指引以及明确的主要目标方向,统筹协调并消弭党规国法话语体系的差异性要素,使两种规范在话语层面上达致高度协调,进而促进党规国法的整体衔接,推动法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健全和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健全和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英国刘易斯市2005年度成功实施了生态预算,从而逐步落实地方21世纪议程中的环境目标,并把生态预算与EMAS相互补充来监督政府的环境管理成效。本文据此探讨了把生态预算与我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用于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祝捷  宋静 《理论与改革》2020,(1):178-18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内法规体系逐渐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律体系也形成了既功能分化、又结构耦合的关系。党内法规体系自产生之初即包含有自创生性,在系统功能特定化的推动下,党内法规通过已有的党章和党内法规实现持续的自我再生产,直至形成一个体系架构明晰、规范内容全面的逻辑自洽体。随着系统的再分化,党内法规体系以自我为中心,分化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各子体系之间既竞争又协同,内部充满相互关联的耦合结构。在系统论研究范式下,正确认知、利用党内法规体系的结构耦合特征对于指导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实践工作,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背景,根据法律体系构建原理描述了中国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结构,指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由政策优先向法律优先转移。从概念研究入手,立足于国际经验比较分析,根据中国宪法原则,提出了关于中国保障法律体系内容和结构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进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高峰期,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目前我国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更多的是限定于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而真正属于国家法律范畴内的法律法规相对薄弱。如果党内制度不能及时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将无法增强其强制性和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一、政府层面重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宣传教育台湾先后颁布了"环境损害责任法"、《清净家园全民运动计划》以及《全民二氧化碳减量运动项目》等多项法规政策,目前已形成了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规体系。这些环境政策法规的制定约束了公众和企业的行为,促使他们把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社会责任和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闫群力 《求知》2015,(3):4-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鲜明地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思想。王岐山同志在2014年10月25日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四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党的事业发展,既要求管好党、治好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行政立法工作步伐的加快,大量行政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为依法治国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先后颁布实施的众多行政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行政机关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即非诉讼行政执法案件)已为数不菲。而实践表明,许多行政机关由于缺乏申请执行的经验,对向人民法院申请应注重的有关事项尚不尽周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果,有时甚至给自身工作带来一些被动。有鉴于此,笔者拟结合执行实践,就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4.
WTO是一个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贸易体系,WTO的宗旨就是通过一系列协定促使各成员国协调其法律制度,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秩序的规范化。根据国际法,地方政府的行为视为一国政府的行为。因此,加入WTO对我省法制建设的影响也是重大的。改革开放二十年,按照“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我省突出有关外商投资、对外贸易方面的立法,制定了一系列涉外经济法规、规章.政府的行政职能已从过去的直接的行政控制逐步向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进行间接控制过渡,依法行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对照WTO法律体系框架中的原则和规则,我省法制建设仍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3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时隔三年有余,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虽一字之差,却反映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传统中国并不缺少法律,并不缺少法制。据有的学者统计,中国历史上法律最多的朝代  相似文献   

16.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和评价法治政府建设状况的依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标体系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指标体系的结构与框架、指标体系的实务与操作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构建科学、规范、合理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有所裨益.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包括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纲要>,并参照相关领域的评价体系,设计了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测评体系包括常规指标和可选指标.为了便于对法治政府进行测评,使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更具可操作性,拟设置以下选项:评价理由与等级;权重及分值;支撑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