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年代以来,日台关系逐渐升级,究其实质,既有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又有其历史以及经济方面的原因。日本亲台的真正意图是,利用“台湾牌”牵制中国;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防止台湾在经济方面脱离日本;继续为李登辉保驾护航;强化日美安保体制的需要。日本对台关系的发展趋势,将会影响到中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造成台湾问题的最大外部因素,也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统一的最大外部障碍。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与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保持军事关系。自1996年台湾海峡危机以来,美国扩大了它与台湾军事关系的范围,包括美台军官之间就战略和作战问题进行研讨、台湾军官赴美军事院校受训等。美国企图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国会一些议员还力图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美台之间保持和扩大军事关系使台湾当局和少数主张“台独”的分子产生错觉,促使他们顽固拒绝与大陆在“一…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美虽宣称继续坚持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同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却又为李登辉访美辩解。 美国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这是适合美国的政策的。但这并不妨碍同台湾建立我们享有的那种牢固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4.
《日美安全条约》的“远东条款”包含干涉“台湾问题”的内涵。1972年中日复交时,就处理“台湾问题”形成了原则共识。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正以渐进方式与台湾当局发展政治与安全关系。中国应把握日本的动向,挫败其阻挠和干预“台湾问题”的阴谋。  相似文献   

5.
美日台军事互动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美国在不断强化美日军事同盟,密切美台军事关系的同时,试图逐步把台湾纳入美日军事同盟体系。在美国的主导下,美日台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有了长足进展,并出现“准军事同盟”性质的互动趋向。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台军售是美国将台湾当作独立的政治实体的标志,是美国发展与台湾当局的军事关系,以及对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进行干涉的最主要手段。对台军售既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考虑,也反映了美台总体关系的状况。一、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演变对台军售是中美建交过程中的遗留问  相似文献   

7.
在奥巴马政府执政的第一年中,美台军事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其主要表现为美台军事相关新法规和新文件的出台、美台双方人员的交流扩大、美国对台军售和军事技术合作的新进展、美台军事演习新动态等。虽然美台军事关系出现了这些新情况,但并不意味着美台军事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奥巴马政府基本延续了美国既有的对台政策,但在处理与台湾的军事关系方面,比前任政府更加谨慎和低调。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美日安保体制的强化以及美台军事关系的渐趋密切,日台双方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接触从无到有,逐渐浮出水面。从媒体透露的一些动向来看,这种军事互动已具有一定规模。从深层次看,日台实质关系的升温包括双方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接触与交流是日本牵制中国的战略筹码。日本当权者之所以尝试突破“禁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美台加强军事合作的刺激,是冷战后美国通过强化美日同盟、提升日本在亚太地区军事作用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牵制,日本官方在摸索提升日台实质关系包括日台军事互动方面不得不采取谨慎态度。在可预见的将来,日台军事互动还远不能与美台军事合作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9.
克林顿政府1993年上台以来,美继续增强美台“实质关系”,1994年4月,第一次确定《与台湾关系法》中的军售部分比“8.17”公报重要。近几年来,美售台武器继续保持“交易额大、种类齐全、性能先进”的趋势,旨在全面加强台湾防御能力,特别是海、空防卫和近海反封锁能力,并包括提高台湾陆军的快速、机动和抗衡大陆伞兵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加坡的外经济关系呈现出新的格局性变化。本文拟就新加坡与其他东盟国家、美、日、欧、澳、新、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印度等的经济关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台军事关系总体保持了稳定态势,尚未突破以往框架。美台传统的军事互求仍然是双方保持军事关系的重要推手。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出台并未造成美台军事关系在质的方面发生大的变化。台湾对美国“重返亚太”有欢迎与利用的成分,但也有理性的判断,故力图在中国大陆与美国之间采取平衡策略,无意充当美国“马前卒”。在中美关系整体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形势下,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美台军事关系不会有大幅抬升,但可能会在某些方面作一些“软”突破。  相似文献   

12.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学界围绕是否应改变美对台军售政策展开了激烈辩论。这场辩论并非源于台湾议题本身,而是’基于美中关系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考量,归根结底,是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大陆的崛起;辩论的实质也不是要美国放弃对台湾的安全承诺,而是如何使美国因应中国大陆崛起和台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更为有效地担当与发挥持续介入两岸关系的角色与功能。短期看,辩论对美对台军售政策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辩论本身意蕴深远,反映了在中国大陆崛起与中美关系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战略界及学界对台湾在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中地位与作用的审视与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学界围绕是否应改变美对台军售政策展开了激烈辩论。这场辩论并非源于台湾议题本身,而是基于美中关系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考量,归根结底,是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大陆的崛起;辩论的实质也不是要美国放弃对台湾的安全承诺,而是如何使美国因应中国大陆崛起和台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更为有效地担当与发挥持续介入两岸关系的角色与功能。短期看,辩论对美对台军售政策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辩论本身意蕴深远,反映了在中国大陆崛起与中美关系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战略界及学界对台湾在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中地位与作用的审视与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布什政府上台四年来,充当台独保护伞、提升美台实质关系、使美台军事交流制度化、大幅度增加售台武器,这一系列政策纵容了陈水扁加快台独步伐,是当前台海形势严峻的直接原因,也暴露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15.
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在中美关系大气候的影响下,双边军事关系也出现起伏。1993年白宫制定对华“全面接触”战略后,11月初美助理国防部长弗里曼访华,同中国商讨两军高层互访和军事交流事宜,中断5年的军事关系开始恢复。1994年高层互访频繁,10月美国防部长佩里率50余人军事代表团访华。1995年由于美允许李登辉访美,国防部长迟浩田美国之行推迟。同年11月,美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访华,中美军事对话又走上正轨。1996年3月我进行导弹和军事演习,美派两艘航母进入台湾附近水域,两军关系出现乌云,我再次推延迟浩田部长访美。9月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普吕厄上将访华,为两军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迟浩田部长访美近期成行。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40年代以色列宣布独立几个月之后,就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以色列就于1950年1月9日毅然决定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从那以后,以色列与台湾只是保持非官方的商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会“台湾小组”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4月9日,部分美国国会众议员联合成立了台湾小组(CTC ,台湾称为“台湾连线”) ;2 0 0 3年9月17日,10名参议员也在参议院成立了台湾小组(STC)。目前,这两个小组已成为美国提升美台关系、美国会影响政府对台政策的固定平台和得力工具。一、台湾小组基本情况在美国国会,“小组”或“连线”(Caucus)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组织,它由部分议员联合组成,旨在唤起国会及民众对一些特定议题的重视与了解。目前,美国会约有上百个小组,既有众议院小组或参议院小组,也有参众两院联合小组;既有基于议题组成的小组,也有基于种族组成的小组(如非洲裔小…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奥巴马政府推行“重返亚太”或者叫再平衡战略,那么台湾在里面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现在已经是奥巴马政府执政第五年了,我尝试谈谈美国的对台政策与美台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台关系的历史表明,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对台湾的意识形态认同以及台海局势这三大因素左右着美国对台政策的长远趋势。综合分析这三大因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其基本趋势对中国大陆有利,因而美对台政策变化可能朝着有利于中国大陆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变化的具体细节、节奏则受更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百年前曾在台湾高雄任知县的中原人曹谨 ,因其勤政爱民 ,至今仍被台湾人民深深地怀念着。在李登辉大搞“台独”的今天 ,台湾百姓自发来到曹谨故里 ,寻拜曹知县的墓地———台胞求助大陆急寻希望回归 ,盼望团圆。正当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声讨李登辉妄图分裂祖国的“两国论”和“特殊两国论”之时 ,1999年8月4日 ,台湾高雄县观光协会名誉理事长林运臣、理事长黄承城、总干事郑温乾等急电河南省旅游局 :高雄县(清朝时称凤山县)清道光年代知县曹谨(道光十七年至二十二年 ,即公元1837年至1842年)在任期内政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