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真是很难想得明白,即使想得明白,也难说得明白;就算是说得明白,也常常做不明白.就说"良"与"娼",什么是良,什么是娼?良如何,娼又如何?恐怕各有各的标准和看法,绝难有一个较准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周振想之死     
法学家周振想飘逝已一年有余,但至今仍是法律圈内一个不忍触及的"痛点"。47岁,一个男人事业兴旺的黄金时段,周振想的生命嘎然而止。业界震惊,议论纷纷,多数说法是:"周振想是累死的。"周振想的同事兼好友林维表示"可以这么说。"但他又表示,导致悲剧发生的最大责任者应该是周自己,如果休息得好,"不是不把病当回事",不至于病情发展如此迅速。  相似文献   

3.
生命     
记得在一次盛夏,我们几个想充实腰包的小伙伴决定去拾棉花. 我们来到这大自然创造的棉花车间里,把一朵朵蓬松雪白的棉花抓进布袋里. 正当我们转身要走的时候,一个伙伴叫道:"看!好大一个蜘蛛网!"我们应声过去,只见一张圆形白色的网挂在棉花枝杈间,中间一只身带黄色条纹的大蜘蛛闭目而憩.它身前身后的一小段粗网呈波浪状,衬得它像个音乐家.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参加了一家电视台的一个创意游戏。游戏内容是我身上没带一分钱,但我得去乘一辆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是一元钱,我要想办法"借"到一元钱。游戏的方式是由我在前面借钱,电  相似文献   

5.
2021年2月19日,据《人民日报》报道,时下盲盒消费非常火爆,有的消费者甚至到了"买买买"停不了手的地步.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盲盒热潮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所谓盲盒消费,是指商家在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抽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盲盒经济已然成为一个风口。被称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玛特登陆港股后,首日(2020年12月11日)开盘股价飙升,市值破千亿,成为国内潮玩文化领军第一股,一时间风光无限。成立10周年的泡泡玛特在两年内净利润增长了300倍,赚钱能力堪比"印钞机"。但是,一鸣惊人的背后却暗藏隐忧,一些买家正在"滑向"动漫收藏界流传甚广的那句话"少年一面墙,北京一套房",更有玩家感叹"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相似文献   

7.
离婚后的骚扰 年过30岁的李丽红(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摆脱"剩女"身份仅一年,便将结婚证换成了离婚证. 在一家私企打拼的李丽红因为忙于事业,无暇谈恋爱,使爱情总是与她擦肩而过.3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李丽红独自坐在饭桌前,甚是寂寞.也许她害怕了这种寂寞,也许是父母催得太紧了,当刚交往了一个多月的男友王斌(化名)提出结婚时,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相似文献   

8.
■国内首例要求"补游"赔偿案宣判:消费者要求"补游"败诉因旅行社擅自缩减两个景点、增加一个购物点,马先生父子将旅行社告上法庭,提出"不要赔钱要补游"。这起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国内首例要求"补游"赔偿案,10月22日下午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作出一  相似文献   

9.
苦恼儒商想办法"借腹生子" 李成贵算得上一名地地道道的儒商,事业有成,今年50岁. 李成贵的发迹史要从十多年前说起.先前,他只是豫东农村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匠.上世纪90年代初,李成贵辞职,带着妻子范秀珍和8岁的女儿李小佳到郑州发展.起初,李成贵投靠表亲,主要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一些文字工作,谋这个差使,李成贵没挣什么钱,倒让他开了眼界.两年后,头脑活络的李成贵开始单独发展,专门经营户外广告,以此掘得第一桶金.有了原始积累后,李成贵一边经营广告公司,一边在郑州东建材市场做起了建材生意,没过多长时间就做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0.
勤俭不分家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一个"勤"字,老二分得  相似文献   

11.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下眼泪.长者在一旁笑说:"是不是很痛?此行你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这个吧.一个人想立足于世间,要过得平安顺利,就得要常常低下头,放下身段,千万要记取这个痛的教训,它将带给你不少的利益."富兰克林牢牢记住长者的教训,从此把"低头、谦逊"列入生活准则.20岁时,就创立了沉默、规律、节约、勤勉、诚实、正义、中庸、清洁、养生、平静、纯洁、决断、谦虚等著名的13训.  相似文献   

12.
唐朝百姓卖房前得先问亲邻 早在先秦时期,擅长纸上谈兵的赵括就利用国君所赐的钱财四处物色房屋. <韩非子>中还提到,有一人因为邻居很凶悍,便想把房子卖了以"敬而远之".如此看来,房屋买卖可谓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3.
李某,男,23岁,1995年4月6日,因琐事与邻居发生口角,被人用拳头击伤右眼.当时诉眼痛、头痛、流血、不能视物,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同年7月以"外伤致右眼盲”要求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4.
书讯     
正《不可告人》作者:老舟定价:29.8元出版:2014年4月本书是作家老舟于《心盲》后的又一力作。故事的主人公孙菲和钱秋雨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令他们纠结的除了秘密,还有生活的困窘与矛盾,因为选择一座城市便是选择一种活法。北京真的是一座想离而离不开的城市吗?家乡真的是一个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吗?  相似文献   

15.
曹天健 《法人》2013,(4):40-43
唐山民营企业家郑树成与丰南财政局的14年纠葛再次表明,民企和国企的财产权并不平等,其中的一个恶果就是民营企业家在与政府的纠纷中常常遭到刑事追究——郑树成乃是一例农历蛇年春节前,郑树成终于收到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凝视着这份等待得太久的一纸判决,郑书成百感交集。"你看看这结论,真是让人越想越难受。"郑树成指  相似文献   

16.
心放在爱里     
朋友的母亲病了,他和爱人工作都忙,家里家外乱得一团糟,便托我从老家为老人家找个保姆.刚好我的一个远房嫂子想找份活干,和她一说,也十分乐意.于是约定,第二天她先来我家,我带她去朋友家.  相似文献   

17.
眼外伤鉴定中的若干问题探讨:2.伪盲、伪弱视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法医或伤情鉴定工作者,在鉴定眼外伤案例时,最感棘手的莫过于承接类似"诈盲"这样一类的受鉴者.由于复杂的心理状态,加上法制观念欠强,他们在接受视功能检查时,常表现为夸大伤情有意隐匿自己较好的真实视力,而谎述早就自定好的"低或盲"视力,意欲加罪于对方.实践中我们遇到类似的案例不少,现介绍二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用人问题,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话题。中国的古人们就说过,"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得人才者得天下。"信息时代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领导者要想得到更多的人才,就必须会选人,善用人,能容人。会选人,就是领导者要具备识别人才的本领。三国时一个著名的人才学家说过:"一流之人选一流之善,二流之人选二流之善。"意思明摆着,你想得到一流的人才,就必须是一流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9.
说是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心血来潮,问大臣赵普说:"天下何物最大?"一时问住了赵普。皇帝并不罢休,又追问下来。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这话有些风险,为什么不是皇帝最大,而是"道理"最大呢?如果,宋太祖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事情麻烦就大了。好在这位皇帝还懂道理,便连连称善,夸赵普答得好。  相似文献   

20.
潮州籍男子陈书伟因不服法院判决,在上诉状书写一个"操"字,被法院认定侮辱司法人员,遭拘留15天,他也因此成了舆论关注的"红人".在此之前,陈书伟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好讼"人士.经历"操"字案后,谈起自己的五年诉讼之路,陈书伟说他累了,想"金盆洗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