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民主推荐干部中,“拉票”现象近年来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拉票”由暗到明,由“打招呼”到设席宴请,由偷偷摸摸到堂而皇之,南只在推荐干部时拉蔓延到换届选举、干部考察、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时拉。拉票者的人数尽管不是很多,但影响较大,如不尽快解决,势必造成干部思想上的混乱,使一些干部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影响民主推荐和干部工作的正常运行,损害党在干部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一些干部对“票”的问题如此重视,其根源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2.
民主推荐干部中的民意失真问题,是不良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在干部工作上的突出反映,其成因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但至少有这样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其一,一些干部的思想作风存在问题。个别拉票者品行不端,惯于投机,尝到了拉票的好处。不少拉票者心理不平衡,担心吃了亏,自觉不自觉地加入拉票行列。少数领导干部“跑风漏气”,以期达到“草船借箭”之目的。其二,民主推荐制度上存在漏洞。以一次性民主推荐得票数即确定考察对象的做法,使一些干部平时不是将精力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拉关系上,而民主推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意对干部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康骞 《当代党员》2011,(6):33-33
“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原则,考察对象的确定,必须经过民主推荐,从获得多数人认可的人选中产生。因此,民主推荐中的得票多少,成为干部是否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于是,每逢提拔调整干部之际,拉票现象就会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  相似文献   

4.
近日,辽宁省委组织部出台意见,对整治干部选拔任用中拉票行为提出具体措施。 一是结合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认真抓好《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法规的学习培训,明确整治拉票行为的纪律要求,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充分认识拉票行为是违反组织原则、不讲政治的表现,教育干部群众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时自觉抵制各种干扰,严肃认真地推荐干部,公正客观地评价干部。  相似文献   

5.
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近年来,各地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促进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拉票”现象,有的干部结交大款朋友,让大款朋友出面用金钱拉票;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干部用人问题上的多年积弊.近年来许多地方探索了各种票选、票决做法,以加大用人选人的民主度。但在票选票决中,拉票贿选等各种不正常现象屡有发生。据报道,在一些地方小到乡长镇长,大到厅局级、副省级干部,都有用各种方式为自己拉票的。为此,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经发表文童指出:“拉票问题不解决就会把民主引向邪路。”然而,尽管中组部、中纪委为此三令五申要严肃查处,并且也确有被严厉惩戒之例,但明里暗里的拉票行为实际上并未禁绝,相反渐成风气,甚至成为某些地方的官场潜规则。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反映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拉票现象蔓延,有的简单以票数取人,有的单凭考试、演讲取人,有的搞形式主义、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等等,以致一些干部不敢坚持原则,甚至引发不正当竞争,影响干部队伍风气。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谭用发在学习时报撰文,披露了干部选拔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有少数地方以抵制拉票贿选为由",动议"阶段便把拟推荐的职位全部确定到人头,违背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拉票贿选,不仅严重扰乱、败坏党风政风,损害了选人用人公信度,也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信心和决心,阻碍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4,(11):46-46
《瞭望》2004年第36期上刊登文章指出:目前,跑官、要官、买官之风在我国一些地方愈演愈烈,谋官晋级的“捷径”是:贿赂领导,花钱买官;拉票贿选,搞非组织活动;弄虚作假,骗取官位;甚至升迁情迫,害命谋官。而正常晋升渠道则颇不通畅,包括:1.对干部的发现选择机制不健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基层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工作中,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拉票贿选现象。以钞票换取选票的“买官”行为却披着民主的外衣,且有发展蔓延之势。这些“贿选”活动日趋组织化、公开化,手段五花八门,范围逐渐扩大,层次越来越高,耗资越来越大。具体来说,呈现八种趋势。一是从非提名的候选人拉票贿  相似文献   

11.
马文娟 《共产党人》2008,(16):24-25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在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 公信度就是公众认同、群众信任的程度,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中切实贯彻群众公认原则,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一是扩大干部提名环节的民主。探索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名的条件、范围、方式、程序、责任等作出规范,防止暗箱操作和“程序空转”,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公认。要积极尝试全委会成员个人署名推荐和全委会集体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做到重要干部由党委全委会全体成员进行推荐提名,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6):8-9
近年来,每当领导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之际,总有一些人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拉票活动。坚决治理拉票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环境,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要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干部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仲祖文 《党建》2011,(3):42-42
拉票是一种顽症。近年来,惩治拉票行为取得了很大成效。面对不断“拧紧”的高压态势,一些干部开始改变策略:自己不能拉票就找人帮助拉,直接拉不行就曲线拉,通过同乡、同学、战友或老同事、老领导为其拉票;有的干部自愿当“帮手”,利用自身的地位和影响,游说联络,甚至组成“班子”,帮助所谓的“潜力股”拉票,以期得到回报。打击拉票行为,既要严惩找“帮手”者,也要严肃教育当“帮手”者。  相似文献   

14.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扩大民主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选好用好人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地都对如何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民主的扩大应以民主质量的提高为前提才有意义,而在实践中,民主质量并未随着民主的扩大而取得实质性的提高,相反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拉票贿选、消极参与、民主失真失实等。如何在扩大民主的同时提高民主质量,是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三令五申严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禁止拉票活动,但仍有极少数人顶风违纪,在年度考核、任期届满、换届选举、推荐后备干部等时候,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拉票。这种行为是对党纪和组织原则的严重破坏,势必会影响民主推荐  相似文献   

16.
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既是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也是选用干部的必经程序,还是干部考核和管理的必要手段.近年来,在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面存在民主异化、制度缺陷、环境不佳、技术欠缺、组织不力等问题,应该从科学理解“民主”及其质量、科学理解“群众”并有序拓展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建立民主推荐、测评的科学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努力,以提高干部民主推荐、测评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于洪岩 《新长征》2010,(1):20-21
规范提名和解决拉票问题,是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课题。实践表明:用人之源始于提名.扩大民主必须克服拉票现象的干扰。可以说,这两个问题同处于干部选拔任用的源头环节。不破解这两个问题,干部选任工作就无法真正规范.选人用人公信度也无法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8.
魏建中 《学习月刊》2010,(20):110-110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区委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采取“三推一考”(领导推荐、群众推荐、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区管干部,在完善干部选任提名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监督是关键     
袁良宽 《党建文汇》2002,(19):17-17
由于拉票问题的存在,优秀干部难以显现,往往那些注重实干的同志,有时却名落孙山。确定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的范围不合理。表现在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的参与群众范围不合理。就被推荐干部来说,参与群众的含义应该是包括对其了解、熟悉的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人,但实际考察中,确定人选缺乏代表性,因而反映民意不全面。存在着不分对象、不分系统,不管熟悉与否,所有具有被推荐资格的干部统一由同样的“群众”给予推荐或测评。  相似文献   

20.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扩大民主,就要认真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本调研报告针对当前落实群众“四权”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对策,以及在干部推荐、干部考察、干部讨论决定和干部监督中进一步落实群众“四权”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