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支付手段也逐渐变得智能化。从本质上来讲,机器人不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但是站在价值规范的角度上来讲,其应该被赋予独立的人格。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侵财犯罪的形式复杂多样。依据智能化的程度可以将这些犯罪行为分为冒用他人的名义转移资金的行为以及借助计算机体系对账户金额直接进行篡改两种。这些智能侵财犯罪为支付平台用户带来了一定的恐慌,威胁到了这些用户的财产安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引起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人工智能侵财犯罪的刑法性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农民工侵财犯罪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一个独特群体。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城乡两极分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了脱离黄土地的尝试,背上行囊,走上了城市打工者的征程。从此,神州大地上又增添了一道特殊的风景——轰轰烈烈的“民工潮”。  相似文献   

3.
熊珍珍  冯璐 《法制博览》2023,(12):28-30
互联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随着支付载体的不断开发及应用,侵财犯罪的空间领域也随之扩大。传统侵财犯罪借着互联网络外衣在虚拟经济领域内肆意滋生,不同于传统支付,第三方支付虚拟性及财产种类的复杂性,致使第三方支付下侵财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及处罚具有极大的争议,出现了同案不同判、异案同判等问题。笔者将对此类犯罪认定困境、成因进行简要分析,最后从财产来源及行为方式、刑事立法等层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是也因此,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其中青少年犯罪问题因其危害性之大,影响之深远而显得尤为突出,因而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社会转型与青少年犯罪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为有效的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必须在社会转型之一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也唯有如此,才能探究到问题的本源,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社会转型。这里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社会结构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以集中垄断大一统为特征的政治社会。国家所有制模式赋予政府(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国家)无限的权力,将政府推到社会结。  相似文献   

6.
符沁莹 《法制博览》2013,(11):22-23
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中国刑法法条明文规定的性侵犯罪包括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儿童罪及嫖宿幼女罪几种基本类型。犯罪客体对象包括妇女和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部分传统刑法理念认为男子的性自主权之法益无保护的必要或者不值得、不应当予以保护,因此刑法不需要将男子列为性侵犯罪的犯罪客体对象;而部分观点则认为性侵犯罪犯罪客体应当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应仅仅将犯罪对象局限于妇女和儿童。①中国刑法中性侵犯罪犯罪客体对象局限于妇女和儿童,而将十四周岁以上男子排除在性侵犯罪对象之外,实则是一种另类性别歧视,即将十四周岁以上男子性自主权这一基本人权予以漠视。本文将通过分析并借鉴社会学等对性别的界定,分析比较中国刑法与外国刑法对此问题上的不同规定,将此另类性别歧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年轻人的娱乐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也出现了新的犯罪手段。对此,笔者对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新型犯罪手段进行归纳并对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犯罪令人忧网吧已成为滋生犯罪的重要场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从7月8日召开的邯郸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经验交流会上获悉,当前青少年犯罪日渐呈现出低龄化倾向,侵财犯罪和性犯罪突出,而且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这其中除家庭教育缺位、学校管理不完善的因素外,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和渠道。  相似文献   

9.
犯罪成本中的风险成本与犯罪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成本可以被分为犯罪直接成本、犯罪机会成本和犯罪风险成本。针对各类犯罪成本所采取的犯罪防控措施在实际效果上是不一样的。增加犯罪直接成本和犯罪机会成本的措施所产生的犯罪防控效果较小,也比较间接。而增加犯罪风险成本的防控措施所产生的效果最为直接,效果也较大。针对引起犯罪风险成本变化的相关因素所采取的犯罪防控措施会对国家刑事政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得到便利的同时,网络犯罪活动日益高发多发,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秩序。本文在分析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讨防控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美国"犯罪的一般理论"认为任何犯罪都是"低的自我控制"和适宜的机会相结合的产物。该理论为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犯罪机会纳入犯罪成因系统内。具体而言,未成年人经历不良社会化过程,导致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形成犯罪性;具有犯罪性的潜在未成年犯罪人在合适犯罪机会的推动下实施犯罪,成为现实未成年犯罪人。对此,应当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性的形成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机会两个层面来建构未成年人犯罪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青少年犯罪作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是复杂而多元的,通过对225名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违法青少年的问卷调查研究后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家庭环境质量低下、个体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不良同辈群体影响和有效社会控制缺位五个方面。基于此,作者提出干预建议,力求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网络支付、网络游戏的普及,使得原本属于线下范围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行为成功的转移到了网络之中,涉及网络游戏的涉赌型犯罪类型层出不穷,与网络游戏难以监管的游戏服务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犯罪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迅速增加,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网络犯罪危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正常秩序,其损失之巨,是普通刑事犯罪所无法比拟的。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内外网络犯罪者结构看,青少年占有很高比例。笔者试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原因和预防措施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是改革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显著的趋势和特征。相对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福利转型是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型与重建。由于我国经济转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而我国社会福利转型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总体说来,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我国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是"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同时也兼顾"补缺型"的一些理念和特征,因此可以称之为一种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冲击社会道德良知底线,只要明知或应当明知对方是幼女,就应当认为性行为是违背幼女真实意愿的,对于行为人就要以强奸罪从严惩治。但是,对于被告人和被害人都是未成年人,且在谈恋爱期间发生性关系的,应当实行双向保护原则,审慎作为犯罪处理。由于未成年被害人不仅身体受伤,更为严重的是精神、心理受损,故在整个追诉、审判过程中,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对被害人实施特别、优先保护,避免被害人受到"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犯罪防控思想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其矛盾学说及其正确认定犯罪的思想;二是其所确立的依靠群众实现犯罪防控的群众路线;三是其对稳、准、狠打击犯罪基本对策的有关论述;四是其对罪犯改造的思想。毛泽东犯罪防控思想极其丰富,且独具中国特色,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犯罪防控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是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种必然现象。人口流动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不可避免的对城市的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相当突出,形势严峻。而当前流动人口犯罪所出现的组织化趋势对流动人口犯罪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组织化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从而针对流动人口犯罪组织化这一特征来构筑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人的行为、思想、情绪反应方式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影响。个性形成除了受先天因素作用外,主要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当后天环境中的压抑因素对个性心理带来关键性影响时,将导致个性压抑的产生,这些压抑因素包括儿童早期经历中的压抑、社会环境中的不良观念影响等。长期遭受个性压抑的主体,不但使其个性不能健康发展,形成诸如偏执型人格、回避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等异常人格,同时还会导致压抑型犯罪的产生,给社会安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