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腐败是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根源,“遍观历朝兴废事,成由节俭败由奢”,古往今来,克服和消除腐败,始终是不同统治阶级追求清明政治,巩固本  相似文献   

2.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历数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性因素,更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得以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强大精神力量。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呈加快增长这一良好趋势,但曾经的勤俭持家、节俭治国这一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却被一些人抛在脑后。人浮于事、面子工程、奢靡之风等一系列极端功力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3.
“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个历久不衰的老理儿,齐家与治国皆可适用。但中华民族奉为至宝的这种勤俭观念,今天正在经受着奢靡之风的无声浸淫。 放眼四顾,社会上一浪未退一浪又起的追求浮华奢侈的风气,确实令人咋舌:哗众取宠、好大喜功、图好看、搞形式主义者有之;夸富比阔、讲排场、图享受者有之;花天酒地、穷奢极侈、挥金如土者亦有之。出则名车,衣则华裳,食则豪宴,声色犬马,玩物丧志,如果是掏自己腰包,败自己的家,自可另当别论,倘若开销的是公款,那就是腐败,就是误国了。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掌握着大大小小权力的干部,挥…  相似文献   

4.
杜亚泉"奢俭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节俭"。首先,"节俭"对人类文明有着重大促进作用;其次,奢、俭之判定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及消费所产生的影响;"节俭"并不等于悭吝;第三,根据国情,中国仍需秉持"节俭主义"。杜亚泉倡导的"节俭",实质是理性消费。他强调消费要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并结合近代中国实际,强调"节俭"对于经济发展与安全、政治清明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在消费旺盛、物欲横流的今天,倡导理性消费这一宝贵的思想遗产仍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4,(4):4-5,8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楚汉相争”。说的是力量比较弱小的刘邦经过艰苦的征战,最终打败了力量强大的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胜利后的刘邦,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曾说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筹集粮草、保证运输畅通,我不  相似文献   

6.
刘诚龙 《各界》2011,(1):3-3
据说,道光皇帝是个好皇帝,别的不说,他很富有中华民族的节俭美德,“观国史所载,帝节俭之德,亦不可及,至暮年尤甚”。这话说的是道光皇帝之节俭美德是没人可比得上的。“然帝或思食一物,而知其价甚昂,则止而不索”。他想吃东西了,都要先问个价,如果价格很高,他就不吃了。比如他想吃鸡蛋,内务府给的价格是每枚七八两银子,道光皇帝就常常省着不吃。  相似文献   

7.
汪金友 《党政论坛》2010,(17):56-56
红军初创时期,一个刚刚加入工农红军的青年战士问胡耀邦:“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想了想,郑重地回答:“让我看,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拥护你。”  相似文献   

8.
王元 《各界》2013,(3):39-43
西汉的袁盎,是历史上颇有魅力的人物,他能言直谏,意气慷慨,既为朝廷重臣所佩服,也为江湖大侠所敬重。司马迁称他“好声矜贤,竟以名败”,最终却因为名声而死,是“善谏而不顾身”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绵绵“汽车链”———旅美札记●杜跃进友人相聚“侃大山”,聊起这样一则故事:有贼窃车一辆,销往乡下,获赃款若干;买主低价得车,颇占便宜;失主索赔于保险公司,得赔款后又买新车一辆,可谓塞翁失马;汽车制造商因此多产多销,自然帐上黑字有加;保险公司信守合同,...  相似文献   

10.
“说时容易做时难”。把理论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理论化,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非在备课时下苦功夫、花大气力不可。所以,我总结的第四句格言就是:“备课精益求精,讲课洒脱轻松。”只有精益求精地认真备课,对所要讲的问题都真正嚼烂吃透,方能在讲课时胸有成竹,得心应口。备课怎样才算是精益求精呢?我体会起码要做到“四熟”: (1)思想观点考虑成熟。就是把讲课内容中所有的思想观点,都从实际出发,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思考。想了正面想反面;想了历史想现实;想了此域想彼域;想了在逻辑上能否讲得通,还要想在…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则故事:西汉时候,有一天,汉文帝在召见群臣以后,向右丞相周勒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一年要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要进多少钱粮?”周勃又支吾着回答不出,满脸羞愧,急得汗流泱背。汉文帝转而又向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皇上买了解这些情况,请询问具体管理这些事的官员。”文帝问:“那么到底去问谁呢“’陈平说:“是上要知道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可以问廷尉(中央司法官);关于钱粮的事,可以问票内史(中央主管钱粮的官)”。文帝紧接着又问:“按照你说的,各个方面的事都有…  相似文献   

12.
一位市委领导在某乡检查工作时,问这个乡的党委书记,乡里有多少人,上年人均收入有多少,全乡有多少个党支部、多少名党员,在乡里工作多年的党委书记竟张口结舌,答不出实数。 由这位糊涂的乡党委书记,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个叫笼统哥的人,生于浑沌国含糊省糊涂县囫囵村。一次,笼统哥来到京都,谈话间,有人问他:“多大年纪?”,答说:“几十岁了”;“有几个儿子?”答说:“好几个”;“一个月赚多少钱?”答说:“不多”;“一顿吃多少饭?”“答说:“不少”;“贵国离这里多远?”答说:“很远很远”。 笑话当然是夸张…  相似文献   

1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修得也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依德,他想进一步和她接触,便对她说道:“你喜欢看电影吗?”  相似文献   

14.
励慧芳 《党政论坛》2009,(19):47-49
一、中华廉洁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安邦治国的重要社会政治文化基础 二千多年来,以儒学为理论基础的中华廉洁文化,从对人们的人生的价值取向的影响来说,至少有着四方面的规范意义:一是全社会成员部适用的“正心、修身、齐家”的节俭思想;二是对于基层官吏强调艰苦奋斗的勤政思想;三是对于高级官员强调廉洁自律的廉政思想;四是针对最高统治者中华廉洁文化强调爱国爱民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与业余时间的利用有很大关系。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不但使工作业绩有区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古往今来,大凡事业有成的伟人、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他们的成才无不与业余时间密切相关,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伟人毛泽东,为了多读书,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把点滴时间称为“零头布”,他利用两年多的“零头布”写出了16万字的名著《仿射微分几何》。因此,业余时间可以使一个人成才,也可以使一个人沦丧,它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一个人每每成也在业余时间败也在业余时间,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16.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一首《咏史》诗里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这里说的是封建社会皇朝更替、兴衰荣辱的历史经验。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位大诗人不可能从本质上揭示历朝历代兴衰更迭的根本原因。但是,他毕竟从一个十分重要的侧面,说明了执政者由‘玩物’而至‘丧志’而至‘亡身’、‘亡国’的普遍规律。今天,对于我们同样有借鉴作用。 明末李自成的实例,人们已耳熟能详。他创建的大顺朝,占领北京只有四十三天,就被迫仓惶退  相似文献   

17.
封五昌 《各界》2013,(5):60-60
电影《一九四二》中,说陕西话的国民党军队,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打“败仗”后撤途中,不但抢夺难民的粮食,还强征难民的车驴;一次是鸣枪不准难民西行逃入陕西。总之,是一群“横行霸道、欺凌百姓、不近人情”的“散兵游勇”。然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对反腐倡廉的表态掷地有声:“为官发财,应 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区分“两道”,划出了一条红线:想从政,就不能发财;想发财,就别来从政,决不能脚踩两只船。  相似文献   

19.
骂驴     
小伙子赶着毛驴进城,驴闯红灯,罚10元。老农喝驴子:“你以为你是县长的车啊!想闯红灯就闯红灯?”  相似文献   

20.
养廉靠什么     
如何养廉有二说:一说是要“高薪养廉”,“物质促廉”。二说是要“以德养廉”,“精神促廉”。笔者在二择一中赞成后说,养廉靠德。共产党的每一位党员,人民政府的每一位官员,理该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理该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理该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焦裕禄、孔繁森之所以成为当代的清官廉吏,之所以成为党员楷模、公仆模范,不在于薪多薪少,靠的是人格优秀,官德高尚。胡长清、成克杰之所以成为贪官污吏,之所以成为党的叛类,公仆败类,不是因为薪俸不高,腐在贪欲高,败在品德劣。即使让胡、成之流的薪俸再加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