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人士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实现形式。从提高政协参政议政实效的要求出发,在政协提案工作中注重民主党派的组织力量,发挥党派的组织作用;而在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时,突出政协委员个人的作用和特长的发挥;在开展专题调研时,强调调研题目的选择性和报告出炉后的政协专题议政会议功能等等,都是需要重视的工作。这些工作做得好坏,对于政协参政议政实效的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是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共性和不同群体的特点,分别从综合评价和分类评价两方面设置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从政治素质、专业成就、群众基础三方面分别设计一级、二级考核指标和权重,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的量化结果。分类评价根据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岗位特点和不同属性确定每类党外代表人士考核的侧重点,党外代表人士是教师岗位的,侧重于评价教学能力、学校评估、师生反映等;党外代表人士是科研岗位的,侧重于评价科研层次、数量、成果及转化等方面的表现;党外代表人士是管理岗位的,侧重评价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等;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价侧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对民主党派骨干侧重于评价其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服务社会及本职工作等。本文认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必须建立党委领导、统战部牵头、各部门配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严谨、科学、合理的信息采集流程,注重考核评价结论的运用和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3.
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可以参照选拔任用党内干部的一些做法,但也要考虑到党外干部的差异性。从实践工作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党外代表人士选拔任用的十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力度,认真贯彻党外代表人士安排的政策要求,不断健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党外代表人士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作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非中共人士。作为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党外代表人士具有反映社情民意、整合社会利益关系、引导社会风气、参与社会政策制定等社会功能全面把握我国党外代表人士的特征及功能,对于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商关系是古今中外的一个历史话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的人民政协,联系着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新型政商关系构建的科学性,增强反腐的实效性,积极推动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开展包括党外政协委员在内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贯政策主张,也是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新时代党外政协委员教育培养必须遵循党外人才成长规律,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彰显人民政协特色,通过加强统筹规划、政治引导、差异培训、实践锻炼和发挥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等途径着力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8.
无党派代表人士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加强这部分人士的工作是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要不断拓展工作领域,搭建参政议政的平台,完善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无党派人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作为主要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政治群体,在政治思想、价值取向、能力水平、代表性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鲜明特点。由此决定了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基本路径,包括培养发现、举荐使用、发挥作用等阶段,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意加强政治引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强化实践锻炼,提升合作共事的能力素养;注重培养提高,增强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发挥导向示范作用,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士团结合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场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各级政协在同级党委的领导支持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推进大学治理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要求,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党外代表人士在参政议政中始终与党同心同行,在促进大学治理结构优化中具有独特优势作用,并且党外代表人士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够助推大学治理创新。应从坚持党委领导、加大人才发现培养和选拔任用、强化人才管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视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巩固党与党外人士的政治联盟,既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长期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也是加强人才工作部署、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广东云浮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为例,分析了云浮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发展中呈现的个体文化程度高,专业造诣深,但代表性不够;整体政治素质好,参政意识强,但引导参政议政不够;民主党派、无党派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但总体规划不够等新特征,提出要统筹规划,综合考评,培训培养,制度性引导参政议政等建议,切实推进云浮市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围绕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广西社会主义学院自2010年以来连续10年在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运用行动学习法,将行动学习促进学员成长的价值追求融入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能力的目标要求之中,结合行动学习流程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实地调研、创造性集体解决问题四个阶段,在促进师的有效引导下,在实现教学主题目标的同时,也促进了学员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党外代表人士深刻理解“同心思想”的科学内涵,树立同心理念,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推进新时期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增强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协商民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这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安排既是对当代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回应,更是对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总结。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一主要职能,为开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也就是说,协商民主离不开人民政协的广泛参与,而人民政协又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它是由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所决定的。特别是人民政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加强同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方针,而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则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体系构建必须要有科学、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坚持始终的基本原则,并依据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归属和群体归属两个方面分类进行。体系的运行则必须确立评价的领导主体、工作主体和协评主体,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信息采集与评价结论的运用及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民主党派和党外干部的“人才源头”,汇集了一大批党外代表人物。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统战工作,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干部在学校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以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中的作用,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立科学实用的指标体系,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素质、专业成就、群众基础进行综合评价,能够为选拔党外人才提供客观依据.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课题组建立了一套较实用的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加强党外代表人士这一群体意识形态的引导尤为必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理论培训,培育意识形态宣传有生力量;完善党外政工干部培养任用制度,扩大意识形态宣传影响力;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密切联系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渗透。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摇篮,是培养选拔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源头,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通过了解福建省18所本科高校的工作实际,发现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研究解决对策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