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子 《台声》2002,(5):20-21
带着一路的歌声,台湾原住民“新世纪文化艺术团”走进了阳春三月的云南、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美丽壮观的山川,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纯朴、好客的少数民族兄弟,给团员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向兄弟民族展示他们民族艺术的同时,这些第一次来祖国大陆交流、访问的台湾原住民团员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热情与温暖。充满活力的原住民艺术团与以往自发式的原住民表演团体不同,“新世纪文化艺术团”是个有组织的艺术团体。有感于原住民在台湾的弱势状态,为挽救和保留原住民的文化艺术,1998年2月4日,在利珍团长的努…  相似文献   

2.
台湾原住民过去被称作“番”,“番”字带着强烈的中原汉人的沙文意识。原住民生生世世在台湾的延续和传承,成就了台湾文化的多元。前不久,就台湾少数民族的保护和发展等话题,台湾原住民发展协会理事长华加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鲁洪柯 《台声》2009,(2):34-36
2008年11月中下旬,应台湾原住民基金会邀请,全国台联“台湾原住民系列丛书编委会”一行在台湾各地进行了参访。除了在台北拜访有关机构外,参访团还分组深入到原住民各民族聚集的地区参访。作为访问团成员之一,笔者有幸第一次踏上美丽宝岛,耳闻目睹到的,自然主要是和台湾的原住民有关。  相似文献   

4.
“闽南语挂号中,客语在急诊,原住民语住加护病房”,坊间流行的这句话是在形容台湾本土语言逐渐消失的情形。台湾原住民语言是累积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智慧财产,对于这份“财产”的现状,语言学家表示忧心,“再不赶快抢救,依目前世界上的语言每月约有1~2种消失的速度,大概不出50年的光景,也将会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5.
李颖  王尊旺 《求索》2011,(12):241-244
清代台湾原住民政策主要包括设立理番同知、实施通事制度、推行教化政策、实行封山禁垦制度等。清代台湾的原住民政策,深刻地影响到原住民的生产领域和精神世界。同时,该政策对促进台湾的民族团结和加速台湾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清统一台湾期间,随着台湾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清政府注意力的转移,其治台政策也有一个沿革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清代台湾原住民政策是从属于整个治台政策的,它是清政府治台政治、经济、教化政策在理番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匆匆 胡德夫     
赵辉 《台声》2007,(7):60-63
如果说罗大佑是台湾民谣音乐的丰碑,那么胡德夫应该被称作传奇。“台湾民谣之父”与“台湾原住民运动先驱”这两张标签,代表着胡德夫过去30年唱过的那些歌和那些社会运动。然而,对我们来说,胡德夫和他的那些歌其实远超过这些。他的歌是一种咏叹。是一种对人世美丽与悲哀的咏叹,是一种满怀乡愁与理想的青春热血。他的歌也是一种祝祷,一种对生命源头和天地恩惠的祝祷。那么自由又那么深沉,那么豪放又那么温柔,像是山里最深的一处,是诗歌,是音符,是你所不能遗忘的。 2005年,55岁的胡德夫出版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匆匆》。距离1974年李双泽为他策划台湾现代民谣运动史上第一场个人演唱会“美丽的稻穗”。胡德夫已被大众整整遗忘了31年。 2007年5月22日,胡德夫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音乐会。这也是胡德夫第二次来到北京。音乐会后胡德夫接受了《台声》杂志专访。他向记者讲述了过去30多年中他的那些歌和争取的原住民权利运动。  相似文献   

7.
张立峰 《台声》2007,(7):52-53
2007年4月19日至4月26日.北京市台联邀请“2007年台湾原住民头目参访团”一行22人,赴北京、云南等地交流参访。访问团由“中华两岸少数民族文化经贸交流协会”、“台湾原住民族头目协会”组团,“交流协会”理事长陈文龙(巴湃.拉拉格狮)先生任团长,“头目协会”理事长林明发先生任副团长,  相似文献   

8.
在“台独”的诸种分裂理论中 ,有人企图利用原住民的“血统祖先论”作为构建“台湾民族”的“本土”依据。该论以所谓“学术性”的方法推导出当代台湾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原住民的血脉后裔 ,企图从种族、血统的脉络上割断台湾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通过夸大 17世纪台湾原住民的人口基数 ,以编造数据和篡改史料等手段进行所谓的血统“证言”。本文通过史证的分析 ,证明了所谓“血统祖先论”完全是伪造的证言。  相似文献   

9.
台湾现有居民2300万人口,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强,少数民族大约在40万人左右,约占2%弱。在台湾,是如何称呼这些少数民族的呢?台湾当局的正式称呼是“原住民”。并在“行政院”专门设置一个相当于部级的机构“原住民委员会”,以处理台湾的少数民族事务。  相似文献   

10.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原住民一直是日本殖民主义者严酷镇压和杀戮的对象,在被杀戮与反抗的过程中,“蕃人”(原住民)被改造为“高砂族”。由于太平洋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殖民主义者多次征召原住民组成“高砂义勇队”奔赴南洋各个战场,充当战争的“炮灰”。随着日本的战败,台湾回归中国,这些原住民组成的“高砂义勇队”也便成了历史难以体认的存在,因为他们从被屠戮者转变为受人驱使的杀戮者,这成为了历史的吊诡。历史学者有责任拨开迷障,揭示历史的真相并给予正确的评判。  相似文献   

11.
日本舆论界总喜欢把2300万台湾人民分为“本省人”和“外省人”,并以此来理解台湾的现状和未来。这个划分法很不正确。所谓“本省人”、大陆人(即所谓“外省人”),除了百分之二台湾原住民外,其他都是汉族,论起血缘、文字、语言、宗教信仰,都是一样同源同根。不同的只是来台湾时间的早晚而已。不少外国学者还有台湾当局都以为“本省人”就是主张“台独”派,有分离的倾向,大陆省籍就主张统一。但事实上并不如此,很多“本省人”同胞也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2.
邀请我们赴台访问的是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副董事长徐瀛洲先生.徐先生是台湾原住民——山胞(大陆称高山族同胞)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在台湾被传媒尊称为“土著文物大师”.他毕生研究台湾原住民各部族的文化,还是台湾专门保存原住民文化艺术——九族文化村的创办人之一.他恳切地希望我们去游览日月潭时一定要先去九族文化村,说来台  相似文献   

13.
赵辉 《台声》2009,(11):28-31
提起台湾原住民歌手,人们会想到老一辈卑南族的万沙浓、邬族的汤兰花、卑南旋的胡德夫、布农族的高胜美,以至中青代卑南族的张惠妹、泰雅族的徐若瞌、阿美族的张震岳。而如今新生代原住民歌手在乐坛上也早已是星光灿烂,而戴爱玲绝对是其中最闪亮的一个。听过她的声音你一定不会忘记,拥有原住民与生俱来的嗓音与肺活量,低音温柔香醇,高音清亮爆烈,唱起歌来有如活火山般的爆发力量,也因此戴爱玲有着“铁嗓公主”的称号。  相似文献   

14.
台湾原住民的“族称”演变,是两千年来以“汉番(原汉)”关系为主轴的跨文化互动与认知的反映。由于台湾原住民缺乏本民族自身的文献历史,族群历史的被动记忆保留在异文化的文本中,从汉唐宋明时期“化外”接触中的“夷”、“番”,清代“理番教化”中的“生(野)番”与“熟(化)番”,日据时代“皇民化蕃政”下的“生蕃”与“高砂族”九族,光复以来“山地行政”下的“山胞”十族,从笼统、概括的“统称”到各族群的识别与相应“族称”,都是它文化视野下的认知符号。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原住民运动”过程中“正名”的“原住民”十四族,则潜伏着来自原住民族群以外的“台独”政治用力。  相似文献   

15.
乘舆忽过此,触目心胆碎; 忠勇大和魂,华表特标志。 黑旗诸将士,遗骸埋何处? 安得有心人,搜寻泐石记! 这是当年吴德功在乙未之后,重游苗栗东畔大山战场,见表彰阵亡日军,而悼袁锡清、林鸿贵的五言古诗。今日读之,不禁令人有今昔之感。 抗日英烈被诬蔑为“流氓” 小林善纪的《台湾论》中译本发行以来,引起了台民的激烈抗议,其中对慰安妇和原住民的部分已有王清峰“妇援会”的抗议,“高砂义勇队”也有原住民团体的抗议,而唯许文龙、小林对台湾抗日先烈的诬蔑未见批判。 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之嫌,兹将小林记述许文龙诬蔑台湾抗日先…  相似文献   

16.
应中共中央台办邀请,由高金素梅率领的“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一行于8月19日抵达北京,展开为期3天的参访活动。这是首次由台湾原住民族组团形式参访大陆,又值“莫拉克”重创以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主的南台湾地区,参访团受到了祖国大陆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17.
朱玉华 《台声》2002,(11):22-23
2002年9月9日至15日,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交流团一行29人,应台湾原住民文化艺术永续发展协会邀请,前往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这是海南省少数民族同胞首次组团赴台交流。9月9日,代表团乘坐的飞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台湾原住民知名人士林春德先生(泰雅族)早已等候在飞机舷梯口,接机大厅挂着“热烈欢迎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代表团来台湾访问交流”的横幅,当天晚上还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欢迎晚宴。虽然已是初秋时节,但台湾朋友的热情却让访问团的成员感到春天般的暖意。9月10日,“…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9,(12):42-55
第六章 原住民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据考证,在远古时代,台湾地区和大陆本来是连接在一起的大陆板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陆地下沉成为海峡,台湾变成了海岛。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的石器、黑陶和殷代西翼式钢镞等大量文物证明,台湾与大陆同属一脉。因而台湾原住民与祖国大陆也就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台湾当局将台湾的少数民族称为“原住民”,这反映出其有意强化“本土化”意识,隐藏着政治意图,其用心一方面是制造省籍矛盾,一方面是妄图通过所谓“住民自决”的途径,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20.
崔晓阳 《前沿》2013,(3):181-182
1895年至1945年间,日本在台的殖民政府——台湾总督府,对台湾进行了疯狂的殖民掠夺。台湾原住民地区多为山地,而山地丰富的林业与矿产资源就成为日本殖民掠夺的重要方面。台湾总督府的“理蕃政策”与山地殖民掠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