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2〕26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全省涌现出一批超百亿产业集群。超百亿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省产业集群的主体和所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对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全省产业集群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为表彰综合评价较好的超百亿产业集群及所在园区对全省产业集群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省政府决定,对沈阳大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东陵(浑南)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沈北手机(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康平塑编及纺织产业集群、金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鞍山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抚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了永康市为核心,以周边武义、缙云等县市为辐射区的产业带,成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该集群被省政府列入全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成为"双跨"(跨行业、跨地区)产业集群代表。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扣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在新起点上推动江西崛起新跨越。1-4月在城镇投资中,全省3000万元及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19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38亿元。其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4.
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李鸣 《今日浙江》2010,(17):25-27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统一部署,各地将通过加大对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财政等支持力度,促进其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并创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围绕加强战略筹划、优化空间布局、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专业化配套协作、强化项目带动、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集群品牌、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鄂经县域[2008]19号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县(市、区)经委(经贸局):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7]69号)精神,省经委制定了《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管理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经济委员会二○○八年一月二十九日  相似文献   

6.
《湖北政报》2009,(16):13-14
<正>鄂政发[2009]3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经过多年发展,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形成了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环保和消费电子等五大产业集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五大产业发展,打造湖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升  相似文献   

7.
加快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尤其是带动武汉周边城市发展”决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8.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竞争力提升,是加快浙中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针对浙中制造业“低、小、散”格局,金华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提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强调要以产业集群模式推动区域块状经济向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发展模式创新带动工业经济乃至整个浙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到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2578亿元,重点培育的八大主导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和利润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1.1%和97.4%。工业经济的快速崛起,带动全市农业及三产的迅速发展,浙中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保持了在全省追赶发展的强劲态势。  相似文献   

9.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3):33-33
长兴岛碌为瓦房店市的一个海岛乡镇,2005年6月9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开发长兴岛的重大决定。长兴岛的开发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长兴岛正在开始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集群、船舶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港口物流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正甘政办发[2017]206号2017年12月30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加快陇药产业发展,提升陇药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培育全省经济转型发展新增长极,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支持陇药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通知如下:一、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支持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医药产业创  相似文献   

11.
豫政〔2 0 0 4〕 2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2 0 0 3年是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快速发展的一年 ,全省各级政府及省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决策 ,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按照我省重点项目责任制的有关规定 ,在问卷调查、省政府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综合考评的基础上 ,省政府决定对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南阳市和省交通厅等 7个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郑州市等 7个单位能够严格落实…  相似文献   

12.
<正>鲁政办发[2015]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科技厅《关于加快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月2 3日关于加快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省科技厅为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动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开拓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现就加快推  相似文献   

13.
<正>陕政函[2015]4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4年,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三个陕西"战略目标,按照"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思路,全面加快县城建设步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产业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带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公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更好地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大力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启动、建设、竣工了一批骨干工业项目、大型旅游房地产项目和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2005年推动的“十项工程”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十一五”期间,海南还将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了使“十一五”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2006年省政府初步安排了37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5亿元。2005年12月16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长卫留成表示,抓好这些重点项目的开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认真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全省小城镇建设规模聚集效益日见成效,对带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全省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2000年底,全省城镇实际居住人口由1978年的595万人增加到1665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2.6%提高到27.8%。一、抓好小城镇规划省建设厅先后制定了《安徽省小城镇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和《安徽省中心镇规划编制及管…  相似文献   

17.
株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方红 《湖湘论坛》2007,20(4):17-19
推进株洲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株洲"十一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举措.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工产业集群、陶瓷产业集群、服饰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株洲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集群.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株洲产业集群可以分别选择市场创造、外商直接投资形成、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的集群组织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引导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长短结合的政策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但相比来看,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和创新驱动的带动作用依然不强.  相似文献   

19.
时讯     
《创造》2016,(10)
正云南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启动云南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最近正式启动,这是云南省《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全省首个以8大重点产业发展为主题启动建设的产业示范园。云南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位于安宁工业园麒麟片区和禄丰工业园土官片区,发展定位为研发与转化并重,产业空间聚集、产业链协同创新并进的  相似文献   

20.
江仕敏 《创造》2015,(1):20-21
每一次新年伊始,都是一场梦想的酝酿.农村危房改造,圆的是群众的安居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圆的是群众的畅行梦;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圆的是群众的就业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圆的是群众的健康梦…… 2014年,全省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2015年,省委、省政府对群众的梦想和期盼有哪些回应?在民生安排上又将推出哪些新举措、新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