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奇燃 《当代贵州》2022,(51):42-43
<正>册亨县秧坝镇板用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党员+种植大户+农户”的组织方式,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对接市场与农户,农户发展产业,真正达到建好一个合作社、壮大一条产业链、带动一方经济圈、致富一方老百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村以"三聚焦三强化"深入推进"千人帮千社,千企带千社"工程,实现产业发展、利益联结、增收致富三位一体持续推进,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聚焦组织建设强化统筹引领。从夯实基层党组织,建强合作社机构,完善联系指导机制着手。坚持党建引领,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组织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发展产业作用。  相似文献   

3.
段清娟 《当代贵州》2020,(11):40-41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有效的组织尤为重要。近年来贵州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让农业生产从分散走向集约,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小农户牵手大市场组织方式是产业革命“八要素”的粘合剂,而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则是这剂粘合剂的秘方和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繁峙县信用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把支农作中心工作,在发放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重点采取了个人贷款企业担保的方式,突出扶持了“公司+农户”和“公司+农户+基地”等涉农企业,取得了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98元,较上年增收662元,创近五年最高,为农民奔小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农村信用社自身也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近三年累计投放支农贷款达23亿元,特别是2005年,累放贷款达9.85亿元,支农贷款占比达99%,各项存款达到7.1亿元,…  相似文献   

5.
方林 《当代贵州》2022,(51):32-33
<正>兴仁市鲁础营乡清水河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成功激活了村里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村里产业发展走上了高速发展轨道。作为黔西南州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之一,清水河村将在产业发展和村庄环境改造上持续发力,让清水河村真正成为美丽宜居的现代乡村。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北京国企将实施“三三三”战略,推进“两个退出”,实现“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布局优化,实力增强,比重下降,总量增加,质量提高,作用提升”的“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三三三”战略,即致力发展“三个板块”:重点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服务业,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中的骨干企业,选择发展有技术、有品牌、有产品、有市场的都市产业。加快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国有资本向优势的产业集中,向优势的企业集中,向企业中的主业集中。努力打造“三层格局”:积极  相似文献   

7.
祁连县找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融合点,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培育和生产经营中,通过延伸组织触角、强化组织带动、发挥组织作用,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畅通,使党建工作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延伸组织触角,党建引领发展。注重在产业集群链中建立党组织,通过织密组织、部门联动、人才下沉的方式,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组织覆盖强发展。积极探索“党支部+产业党小组+群众”“支部联姻+党群结对+群众”的党组织建设,培育发展“党支部+专业合作社”189个,“党支部+电商”产业党小组46个,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地区振兴优势,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8.
文叶飞  施平 《当代贵州》2022,(38):72-73
<正>沿河自治县晓景乡积极推广“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等组织方式,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金秋送爽,又是一年秋收时。走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沿河自治县晓景乡七三村,青山绿水环绕下的特色田园综合体园区,好似丹青妙笔勾画的一幅绝美图画,  相似文献   

9.
<正>沿河自治县坚持优化区域布局,细化发展目标,着力优化能繁母牛和肉牛品种,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与培育,努力实现全县肉牛产业百亿级发展目标。和煦的秋阳下,沿河自治县晓景乡七三村的能繁母牛培育基地里,上百头膘肥体壮的安格斯能繁母牛在悠闲自得地吃草,不时发出“哞哞”声。“我们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户参与’的运营模式,建立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链,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福泉市探索出"双公司+双订单+双保险"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发展联合体,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发展。近年来,福泉市把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探索出"双公司+双订单  相似文献   

11.
正普定县精准选择韭黄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现韭黄变"黄金",探索出一条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路。普定县按照省委"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求,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选择韭黄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构建起发展韭黄产业共同体,实现韭黄变"黄金",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自营经济,是实现“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目标的重要途径。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划分自用地为突破口,以抓基地建设为重点,把自营经济的发展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一、“龙头+基地+农户”是自营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张斌练 《党建》2009,(6):47-47
按照“支部把脉定规划、协会搞好三服务、基地牵头壮产业、会员带头做示范”的思路,麟游县委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推广和深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党建促发展工作模式。各村党组织立足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本村人才、资源等现状,牵头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田秀才”、“土专家”等成立协会,吸纳农户积极加入协会。根据产业协会、产业基地、产业链等关键点上党员分布情况,对符合党章规定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适时建立产业协会党支部或党小组,大胆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7,(8)
<正>汤原县按照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部署要求,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富民强县兴企目标,以扶强扶壮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实施菌业立县,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了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2014年以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引进和支持黑龙江亮子奔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全力打造黑木耳产业发展"旗舰",推动企业顺利完成了一期、二期工程建设,两年来共为菌农提供黑木耳菌包4000万袋,使菌农  相似文献   

15.
宜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在过去的岁月里,宜城市的粮棉生产曾闪耀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吨粮田”和“双百棉”。“小胖子县”的美誉驰名全省。多次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嘉奖。在新形势下,我们按照“农业突出工业化”的思路和方向,大胆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把过去田间→企业→市场的工作流程转变为由市场→企业→田间的工作流程,走政府政府支持企业、企业适应市场、市场决定生产的路子,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重点抓具体生产环节转向重点抓政策落实、信息引导、服务指导和基层组织建设;二是由重点抓农户转向重…  相似文献   

16.
正点赞丰收:修文县谷堡镇副镇长顾庆军今年是个好年头,我们谷堡镇的猕猴桃产量预计达3.5万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让镇里2000余户贫困农户,57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7年全镇猕猴桃总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3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0%,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目前猕猴桃产业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二是"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负责销售、贮藏加工和技术培训,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指导和管护及物资购买等。  相似文献   

17.
<正>还在农历二月里,祁连县八宝镇东措台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韩金良通过微信视频、抖音直播等方式,联系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将13000多只精品羊羔整车发往云南、西藏等地后,正在积极申报政府部门的出栏奖励补贴。祁连县坚持“三色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支部+机制”“教育+培训”“联盟+发展”三项行动,细捻组织、人才、产业“三条线”,拧成协同发展“一股绳”,聚起干事创业“一股力”,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相似文献   

18.
<正>初秋的清晨,1000多头壮硕的肉牛在养殖大棚中怡然自得地吃着草,工人们则忙着拉运饲料、清理牛舍……这是龙江县杏山镇东六九村肉牛规范养殖小区日常的忙碌景象。2022年,龙江县通过对上争取资金建起了规范养殖小区,采取“村党组织+项目+农户”的方式,村集体用资源入股企业,每年保底分红40余万元,农户也通过到规范养殖小区务工实现了增收。  相似文献   

19.
鄢杰 《探索》2003,(6):120-122
西部民族地区民居接待产业化是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次产业创新;民居接待产业化需要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和金融组织的大力支持以及少数民族农牧民市场观念的树立;"两会+农户"、"公司+农户"、"政府+公司+移民工程"是民居接待产业化发展的三种主要的可选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贵州利用本地优质品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优质优价的中高端贵州黄牛、贵州山羊、贵州土猪品牌。围绕产业重点县,以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推动贵州省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