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商标反向混淆是一种特殊的商标侵权行为.在反向混淆案件中,法院通常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通过对现有知识产权侵权不停止裁判情况的分析,商标反向混淆案件的裁判规则突破传统侵权救济模式,以判令"侵权不停止+替代措施"的方式替代传统侵权救济模式中的"停止侵权",将更有利于实现商标权人与侵权人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在著作权纠纷案件中,不断涌现以支付合理使用费代替停止侵权的判例,大头儿子案可谓是“以支付合理费用替代停止侵权的典型案例”.因此,有必要对著作权领域中侵权不停止的适用进行研究,明确停止侵权责任设立的目的以及法理依据,以及停止侵权责任转化必须符合严格的社会公共利益、利益平衡原则、有利于社会的经济效益标准,并且在适用侵权责任转化的过程中要防止对私权的不当限制、对公权的肆意扩张,最后达到私益与公益之间的平衡,实现现代著作权从激励创作到激励商业发展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李澜 《电子知识产权》2008,(7):46-49,52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美国法院就永久禁令特别适用的是“一般规则”,即对有效专利的侵权事实一旦确立,法院几乎“自动地”签发永久禁令。美国最高法院在eBay案件中认为这种特殊的禁令规则并不合理,重新确立了传统禁令适用的“四要素检验标准”,使永久禁令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签发比以往要严格许多。为建立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法制度,我国专利诉讼中侵权民事责任的适用也应有其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实际需要,尤其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时,即便专利侵权主张成立,法院仍可以判决不支持专利权人要求停止侵权的诉讼主张,而要求侵权行为人赔偿已经实施的行为及将要继续实施行为给专利权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关于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侵权与否,学者有各自不同观点。实践中百度案、雅虎案也反映出法院、原被告各自视角。认为不侵权的理由包括:仅链接、不复制,非实质性侵权用途规则等。本文认为,不复制观点不能成立,非实质性侵权用途规则适用应有前提。搜索引擎服务商的问题关键不是在侵权成立问题,而是复杂在侵权要件确定方面。因为这关系到权利人、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及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证据保全措施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的适用情况(一)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申请证据保全措施的常见类型司法实践中,近几年来因侵犯商业秘密而起诉的案件数量相对稳定,占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比例一直比较低,因而真正采取了证据保全措施的案件数量也比较有限。经过对相关案件分析,我们认为,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申请证据保全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原告往往申请法院保全被告的财务账册、记账凭证、合同、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以证明被告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晶源诉日本富士化工、华阳电业一案为例,在分析我国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探讨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支持权利人关于“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的诉求.通过比较公共利益强制许可与法官做出继续执行判决的起因、二者适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等,探讨了以公共利益为由责令不停止侵权与公共利益强制许可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对武汉晶源案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和修改专利法相关规定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谢新胜 《行政与法》2006,(11):122-123
合同与侵权竞合的现象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非常普遍,但对竞合案件,依照合同识别与依照侵权识别将适用不同的管辖权规则和冲突规则,最终的判决结果也可能不同。为保护当事人利益,法院对此类案件的识别应避免模糊,并且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共利益条款作为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之一,长期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法院在适用此款时常带有很大的任意性。本文选取近年来我国法院在适用该款方面的若干案例,以实证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公共利益所应具有的內涵以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美国联邦第九巡回法院肯定了联邦地区法院作出的被告GROKSTER 公司和 STREAMCAST 公司不应对侵犯原告音像制作组织(METRO-GOLD-WYN-MAYER,下称 M-G-M)音乐作品版权的行为承担责任的判决。而该法院2001年2月对美国唱片协会和唱片公司诉 NAPSTER 版权侵权案的终审裁决是:认定网站构成帮助和替代侵权,要求 NAPSTER 公司停止侵犯版权人合法权利的行为。上述两个案件均涉及于P2P 技术形式,由于服务形式存在实质性差别,法院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裁判,究竟是美国法院的态度改变,还是法律规定使然?!本文通过对两起美国案例的评析,提出我国对P2P 技术涉及帮助侵权与替代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案件的涉外性和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在法律适用上较为特殊。受到审判经验不足和法律渊源不完善的限制,我国法院往往简单地将我国法律直接适用于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从对国内外相关司法实践和理论学说的讨论中可以得知,我国法院在此类案件中应当以适用请求保护国法为原则,同时在遵守现有法律渊源的基础上,适当发挥司法能动性,对于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等问题加以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1.
It is often stated that the protection of names, brands and trade marks on the Internet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owners. However, while tales of infringement abound, there have been few court cases. IP specialists looking to establish a policy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mes on the Internet need to assess the scale of the problem. What evidence of infringement or abuse exists? How are trade marks at risk-just in the domain name system or on other parts of the Internet? Can the courts or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be relied upon to support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 Is affordable net protection a myth or a reality for trade mark owner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quantify the risk of infringement or ab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 examine measures of control proposed by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and to suggest policies that can be adopted to minimise the risk of infringement and to maximise the chance of successful action against infringers.  相似文献   

12.
沈世娟  刘海锋 《知识产权》2012,(2):42-46,89
因文字语言表达的限制,专利权人较难通过权利要求足够好地描述其发明构思,在权利要求公示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等同物来扩大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发明构思,成为各国的通行做法。在构建等同侵权的要件、确认等同侵权的例外方面,遵循公平原则始终是平衡专利权人与公众利益的标杆。现有技术抗辩中采用"容易推导"代替"新颖性"标准,等同侵权中以"置换容易性"代替"无创造性"要件,法官在评价"容易推导"及"置换容易"时参考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专家证言,可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全有全无原则"在处理新型侵权案件之时,难以平衡加害人和受害人的利益,比例责任作为"全有全无原则"的补充则能较好地平衡加害人和受害人的利益。比较法上,主要是在责任成立阶段,通过引入概率因果关系理论,结合损害的酌定,建构比例责任理论。我国侵权法上,比例责任还适用于责任范围的确定上,如多数人侵权"共同因果关系"案型,但是该层面的比例责任不宜扩展至单独侵权。两种类型的比例责任具有不同的教义学基础:前者的基础是《侵权责任法》的公平责任原则,其能在特殊案型中对因果关系和损害重新解释;后者的基础则是《侵权责任法》第12条。应当认识到比例责任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度,其只能作为传统侵权的补充。产品侵权、医疗侵权、环境侵权和"共同因果关系"数人侵权是我国侵权法上典型的比例责任适用的案型,相关理论仍然需要进一步厘定。  相似文献   

14.
李扬 《法律科学》2012,(1):168-177
当然无效抗辩是指,在专利权侵权民事诉讼中,被告可以直接主张原告专利权"当然无效"因而抗辩自己的行为不侵害其专利权。当然无效抗辩具有独立价值,它赋予了法院在个案中认定专利权是否存在无效理由的权力。当然无效抗辩的提出只要具备专利权无效理由这个要件即可,但在除斥期间经过后,被告无权再提出当然无效抗辩,专利权无效审理非适格请求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也可以主张当然无效抗辩。由于宪政体制、司法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暂时尚未具备采纳美国赋予法院最终确认专利权效力做法条件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在专利权确权机制方面,我国专利法有必要吸纳当然无效抗辩。  相似文献   

15.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the abolition or restriction of plea bargaining has raised many issues. Of primary concern is the impact on court systems and case dispositions. This research note looks at the Coast Guard military justice system and its 1975 decision to abolish pretrial agreements, effectively eliminating plea bargaining in that system. Studying criminal cases from 1973 to 1978, we determine if that intervention in a time series exhibits any potency. Specifically, what difference did the abolition of plea bargaining make? We find that the abolition of plea bargaining did not make much of a difference to the Coast Guard military justice system, similar to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studies of civilian courts.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5条以一般规则的形式宣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全面确立。抓紧落实惩罚性赔偿是知识产权司法面临的重大课题,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是其中的主要问题。基数难以确定,倍数的确定缺乏统一标准,法定赔偿滥用,惩罚性赔偿、法定赔偿、酌定赔偿适用混乱,地方性裁判指南规定的数额标准不一致导致"类案不同判"等,都是当前损害赔偿数额确定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为准确定惩罚性赔偿的基数,侵权获利或者许可使用费倍数作为对权利人实际损失的推定;明确实际损失的构成,在损失计算方法上适当借鉴域外经验;统一侵权获利的确定标准,同时考虑技术分摊问题;明确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可以作为惩罚性赔偿的基数,明确许可使用费确定时的考量因素;惩罚性赔偿的基数不应包括权利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开支;酌定赔偿可以作为惩罚性赔偿的基数;满足一定条件情况下的法定赔偿可以作为惩罚性赔偿的基数。综合考虑刑事罚金、行政罚款、惩罚性赔偿的关系。出台司法解释、发布指导性案例,规范地方法院裁判惩罚性赔偿案件数额标准不一致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孙那 《科技与法律》2014,(5):850-864
我国现行商标侵权案件的损害赔偿存在着判罚数额低,法定赔偿被过度适用,商标侵权赔偿的酌定情节泛化等问题。在我国新《商标法》出台后,确立了商标侵权案件的损害赔偿应坚持四步骤的赔偿计算方法,使得法定赔偿成为最后的衡量依据。在商标侵权案件的归责原则上应确立过错推定原则为主,以过错责任为辅的二元归责原则,即在商标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上以过错推定责任为依据,在适用商标惩罚性赔偿时,适用过错责任。在惩罚性赔偿适用的证明标准方面,应适用比一般民事侵权案件更高的证明标准,以防止权利滥用。最后,在商标损害赔偿额的计算和衡量方面,先要对商标的价值进行评估,进而对不同种类的商标适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在补偿性赔偿的基础上如果侵权人主观恶意明显且证据足以达到"清晰且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时便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以最大限度地弥补被侵权人的损失,同时防止侵权人未来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吴英姿 《法学研究》2009,(5):111-130
我国法院从司法改革初期积极扩张司法权的一端,转变到面对社会矛盾复杂性而采取自我限缩策略的另一端,暴露出司法权运作边界模糊的问题。社会需求决定了司法的供给,但司法权的能力是有限的,其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条件,而且当事人人数的多少、案件的复杂程度等都会影响司法权的能力。司法权应当恪守自己的边界。对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保持克制,是司法权威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Brussels Ibis Regulation governs the jurisdiction of Member State cour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The reference for a preliminary ruling coming from the Estonian Supreme Court in the Bolagsupplysningen case offered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another opportunity to develop its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ecial ground for non-contractual obligations (article 7.2).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s Grand Chamber ruled that legal persons, like natural persons, have the option of bringing a claim based on the infringement of personality rights by an online publication before the courts of the Member State where their centre of interests is located. It laid down that the centre of interests of a legal person pursuing an economic activity is determined by reference to the place where the company carries out the main part of its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victim of a tortious internet publication can only seek an order for rectification and removal of the incorrect information in the courts that have jurisdiction over the entirety of the harm sustained and not before the courts that only enjoy jurisdiction with regard to the damage suffered in their territory.  相似文献   

20.
王霞  吴勇 《河北法学》2007,25(11):151-154
尽管肯尼亚设计了精巧的宪法机制控制公共支出,但肯尼亚公共资金管理不善的情形仍然大量存在.在肯尼亚政府公共资金支出的政治调控远远不够的情形下,法院接受纳税人诉讼以阻止公共资金的非法支出所引起的对公众的损害.纳税人诉讼是指任何已经为其不动产或动产缴纳了税收的人代表所有的纳税人所提起的诉讼.法院享有足够的裁量权去决定哪些案件里纳税人有诉讼资格,这使法院能够在对政府行为进行审查和保证政府正常运作之间保持平衡.纳税人诉讼将不仅大大有助于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而且也给予政府足够的财政空间实施其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