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幽默大王     
禁止近亲结婚一对夫妻不和,经常争吵不休。一次,在吵架中愤怒的妻子大声对丈夫吼道:“我就是跟魔鬼结婚,也比跟着你强!”丈夫马上反驳她:“这办不到!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淡而无味有一个老书生,每听了别人的讲话,总摇头说“淡而无味”。一天,老书生与客人谈话,问客人:“有新闻乎?”客人回答:  相似文献   

2.
铁骨柔情     
王小润  德红 《检察风云》2002,(20):26-28
九月的豫西,大地似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显得格外厚重和成熟。星期天,女检察官屈新与丈夫一道,带着刚满2岁的女儿来到市人民公园。难得的一个星期天啊!屈新挽着丈夫的臂膀时而在林荫道上散步、谈心,时而抱起刚学会走路的女儿到动物园看孔雀跳舞。突然,屈新的传呼机“嘀、嘀”地叫了起来。只见上面显示:“犯罪嫌疑人有重要情况向你交代,请速来看守所”。正在她犹豫之时,丈夫那只宽大而有力的手落在她的肩上,“去吧,孩子由我照顾,还愣着干啥。”她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只觉得鼻子一酸,热泪不由自主地溢满眼眶,然后扑簌簌直下……  相似文献   

3.
曾晓芳 《人民调解》2006,(10):37-37
退休女工陈某某泪眼汪汪地走进南昌市东湖区某社区调委会,紧紧握住人民调解员的手说:“主任,你们要为我作主呀,我这么大的年纪,他还这样打我,真活不下去了。”调解员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纠纷。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上门找到其丈夫潘某某,其丈夫语气粗鲁,并威胁调解员说:“我打我老婆,不要你们管闲事,再管的话,别怪我不客气。”说着要赶调解员走。调解员通过多次的上门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终于使陈某某的丈夫认识到这是对妇女的侵权,是违法行为,承诺今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行为。丈夫打妻子在某些人眼里是自家的事,是他人管不了的事。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提醒我们在调解家庭纠纷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4.
杀夫认尸     
后汉张杲卿任润州(今江苏镇江)知府时,有一妇人的丈夫外出数日,没有回来.一天,有人报告在菜园的井里发现一具尸体.妇人听说,赶忙跑到井边,看了一下便嚎啕大哭起来,说:“这就是我的丈夫啊!”于是就告诉了官府.  相似文献   

5.
关于生育权,众说纷纭。有人说:“生育权,就是生孩子的权利。”也有人说:“丈夫不生育,哪来的生育权?”还有人说:“只有结婚才有生育权,法律不允许非婚生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生育权,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对它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误区。误区一:生育权,就是生孩子的权利。生育权常常被字面化地理解为仅仅是生育的权利。实质上,生育权是公民依法决定是否生育子女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两种状况:即“不生育的自由”和“生育的自由”。首先,公民能自行决定不生育并拥有为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必要措施的权利。在生育自由的状况下,…  相似文献   

6.
模拟画像与法医人类学等学科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模拟画像作为侦查破案的锐利武器,属于公安应用技术范畴,它是根据目击者的记忆性陈述来刻画犯罪分子相貌特征的一门技术,具有专业性强、实用性好、见效快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刑侦部门的青睐,也屡见奇效。但就其作为一门特殊学科而言,模拟画像的理论体系尚不健全,经验成分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模拟画像事业的发展,这也是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为数不多的原因之一,笔者在近年来的模拟画像实践中,为铁路及地方公安机关的如“5.9”温州中国银行被骗案等50余起案件进行模拟画像,其中有“12.11”,“11.7”等7起均直接通过模拟画像辨认获得…  相似文献   

7.
浅析摹拟画像在侦破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丽 《刑事技术》2003,(4):44-46
摹拟画像是根据受害人或目击证人的回忆,口头描述罪犯或嫌疑人面貌特征,通过操作人员整理后用手工绘画的方法再现其像貌。史料记载:我国西周时期,奴隶制专政的国家机关已采用摹拟画像这一方法缉拿罪犯,时称“画容图形”。现在摹拟画像在刑事侦察工作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刑事技术的发展和要求运用的更加广泛、更为科学,作者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略谈对摹拟画像的粗浅认识。1摹拟画像在案件侦破中的成功运用1998年12月9日晚,某镇一名女学生在回家途中被歹徒劫持强奸,由于该镇人口众多、人员流动量大,单纯的摸排工作收效甚微。一星…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3,(3):25-25
洞房花烛夜,对新娘子来说,都是不能忘记的。过了一夜,将开始新的生活。在这新的一天早晨,世界各地的新娘子,会和她的丈夫说些什么?德国新娘:“汉斯,你睡着了吗?”法国新娘:“亲爱的,我美吗?”  相似文献   

9.
模拟画像是一门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刑事技术,根据目击人所描述的犯罪嫌疑人特证,勾划出可视的形象画面,其对缩小排查范围、确定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模拟画像从古至今都是破案的一个途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也更加突显。制作一幅高质量的画像,必须掌握画像的刻画要素。  相似文献   

10.
近日,人民论坛杂志社在征求数百位党政干部对“官油子”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为“官油子”画像,这正像当年毛泽东亲自为自由主义画像帮助人们认识自由主义以克服自由主义一样,  相似文献   

11.
酒事儿     
她是我的同学、好朋友,比我大两岁,时常保护我,她常说:“你这么内向,将来丈夫欺负你,怎么办啊?”我说:“找你帮忙啊。”可是结婚后,  相似文献   

12.
幽默大王     
近视盗贼的苦恼盗贼甲:我非配一副眼镜不可了。盗贼乙:为什么突然有这个需要?盗贼甲:昨天我进入一家豪宅试开保险箱,正在旋转字盘时,突然发出很大的声音,原来我旋转的是收音机。自主权年末,丈夫存了一年的私房钱被妻子发现,妻子火起,一拳打在丈夫的眼镜上。丈夫捂着脸,委屈地说:“都什么年代了,现在搞市场经济,开放搞活了,你还用计划经济那一套管我,让我没有一点自主权。”“自主‘拳’在老娘这里!再搞活,也得打击经济犯罪!”音乐爱好者有人向警察局报案:“警官,我丢了一把大提琴。我是个音乐爱好者,我每晚都要拉,请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  相似文献   

13.
“您在城管有熟人吗?小张的三轮车被没收了.”几年前的一天,许勤英焦急地在电话里对我说. 许勤英曾是我的采访对象,她所说的小张是其丈夫张治河.2004年9月,这对来自河南农村的打工夫妇因为生育了三儿一女四胞胎,原本平静的生活中仿佛出现了一个“无底洞”.  相似文献   

14.
15岁的儿子幺壮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4个月后,40岁的丈夫幺清又被诊断为尿毒症。去年12月的一个晚上,丈夫告诉妻子马淑芳,决定把家里仅有的费用让给儿子治病。考虑到儿子不可能接受这一方案,夫妻俩决定通过“抓阄”来说服儿子。把儿子叫到面前后,马淑芳说:“既然你和爸爸都想让对方先治病,那么我们就抓阄决定吧。”阄是妻写的,惟一特别的是,两个阄上写的都是“幺壮”。这是《济南时报》不久前刊载的一个真实故事。因为缺钱,父亲舍命让儿子治病,儿子舍命让父亲治病,最终不得已而“抓阄”。身为人妻、人母的马淑芳说,那一刻她的心都要碎了,“我不愿意  相似文献   

15.
他刚把妻子痛打了一顿,喘着气对前来的邻居诉说:“外面都说我是个好人:不抽烟,不喝酒,也从不追逐别的女人。但是,就是说我经常抽打妻子,甚至使她昏迷过去。”象他这样常打妻子的人,在美国是司空见惯的,估计每隔18秒,就有一个女人挨了丈夫或男友的打。纽约市妇女教育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说,“男人打妻子简直随心所欲”。许多男人认为自己有权有责管住自己的妻子,可以随时欢喜,也可以随时打骂。他们不许妻子和别的男人交往,丈夫一出门就把门铃摘掉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到一幅漫画,题为“不要乱‘讲话’”。画中两个妇女对膝而坐,一个说:“今天咱姐妹讲讲心里话。”另一个纠正道:“咱俩说的是心里话。‘讲话’,那是领导!”看后不禁莞尔一笑。时下领导逢会常作重要讲话,主持人一介绍就是请领导作“重要讲话”,似乎“讲话”权属领导,其他人  相似文献   

17.
石志坚  梁刚 《检察风云》2011,(15):52-53
在国际禁毒日前夕,监狱内举力、了一届“珍爱生命,净化灵魂”服刑人员禁毒美术作品展。其中有一幅装饰画设计得特别新颖,用红色的纸剪成了一朵硕大的罂粟花,下面的两片叶子,每边各贴着男女青春肖像的卡通画。这幅画像是一棵植物,  相似文献   

18.
被告人黄年桂,女,二十六岁,四川省璧山县人,现为湖北武昌县农民。一九七七年,黄年桂从四川到湖北,与武昌县一个农民结婚。一九八一年元月,被告与丈夫回原籍探亲。临行前,被告对本村农民马××(男,二十七岁)说:“我回四川探亲,带个姑娘给你做媳妇,行不行?”马说:“可以”。被告说:“那你给我钱做路费”。马即付给被告现金一百一十五元。被告同丈夫到四川后,对表妹陈××说:“湖北生活条件好,我带你去找个对  相似文献   

19.
约会     
不久前,我和另一位男士约会, 其实那还是我丈夫的主意。有一天他说: “我知道你很爱他。”我很惊讶,立刻争辩道: “但我爱的是你呀!”“我知道,但你也爱他呀!”我丈夫要我去看的男士是我的父亲,他已经“寡”居了9年,然而忙碌的工作和身为人妻人母的责任,令我招架无力、分身乏术,以至很少有时间和他相聚。那晚,我打电话给他,邀请他第二天和我一起吃晚饭和看戏“有什么事吗?这段时间你还好吗?”他声音颤颤地说,父亲是那种  相似文献   

20.
桑德春 《政府法制》2013,(23):41-41
时下,有人对干部作了一个画像,说大抵分为三种类型,即栽树的、种菜的、捕花的。这一比喻难免有局限性,但其中的道理却发人深思。说到“栽树干部”,眼前就会浮现焦裕禄、谷文吕、孔繁森等优秀领导干部的形象。他们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和奉献精神.树立起人民公仆的巍峨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