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     
我看《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不断创新从事政工工作30多年来,《共产党员》杂志始终伴我成长,伴我进步,伴我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我觉得,《共产党员》杂志最大的特色是创新,创新使《共产党员》杂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共产党员》杂志自去年改版后,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编辑工作创新,刊物活力增强。如今年第4期刊发的《整治商业贿赂:板子还得打在“权”上》,第5期《唱响“八荣八耻”》中的“荣辱榜”,第6期《书记面对面》等等,都很新颖、有创意,深受广大党员群众的好评,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国第十九冶…  相似文献   

2.
正欣闻河北《共产党员》创刊60周年,仔细回想,我与《共产党员》结缘已34年,最让我难忘的,还是30多年前订阅《共产党员》的日子。1984年,我作为县委宣传部驻乡通讯员,参加工作伊始就接触到了河北《共产党员》杂志。因为工作关系,每期新出版的刊物发行到乡里后,我都会第一时间阅读,那时的刊物在内文  相似文献   

3.
力量的源泉     
我参加工作16年,与刊物结缘最深的莫过于《共产党员》了。这不仅是因为我的名字两次上过《共产党员》杂志(获《共产党员》1988年和1996年有奖阅读测试三等奖和二等奖),更重要的是她对我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名有21年党龄的党员,在办公桌上始终放着《共产党员》杂志,学习阅读《共产党员》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一件无法替代的乐事。我清晰地记得,看到的第一本《共产党员》杂志是1991年在东沟县工商局大东工商所,老所长王长宽每到所支部学习会时,都会从当月的《共产党员》杂志上选出一篇上级文件或典型经验,领着所里的党员干部学习,那时我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当1996年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支部给我定期发放《共产党员》,我如  相似文献   

5.
我的挚友     
1984年以来,我一直是辽宁《共产党员》的自费订户和热心读者、编外通讯员。1994年底,因工作调动,我由湖南内地调到广东惠州工作,失去了订阅《共产党员》的机会,总觉得在思想上缺少了什么似的,在工作中也缺少了一个好参谋、好帮手。去年10月下旬,我在报纸上看到《共产党员》征订启事后,我马上到邮局订了一份。当我收到今年第1期《共产党员》杂志后,内心感到十分高兴、亲切。我忘记了吃饭、睡觉,从头到尾将全期文章  相似文献   

6.
正算下来我这大半辈子干了40年的新闻工作。20年在《河北日报》,20年在《共产党员》。在《河北日报》干得好好的,为什么又办起了党刊呢?说起来很有意思。1979年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耀光和新闻处处长叶俊卿安排复刊《共产党员》,委派冯锡普组织筹办,我知道后很兴奋,主动找老冯要求参与。为什么会这么主动?是因为对《共产党员》复刊我早有想法。在《河北日报》工作时,有一天我帮通联部拆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陪伴     
正在河北《共产党员》迎来创刊60年之际,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竟然是随着《共产党员》一路走来的。于是,一份永久珍藏的感动悠悠地在心里弥漫开来。可以说,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共产党员》一直伴随着我,时至今日,那些与《共产党员》相关的点点印记,不曾忘却,那些与《共产党员》有关的人和事,那些曾经的美好记忆,在岁月的研磨中,不仅没有淡去,反而愈加鲜活,愈加明亮了起来。记得那是20世纪80年代,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的同事都住在镇上,下班后回家,宿舍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测试     
《共产党员》开展的有奖阅读测试,伴我走过了11个春秋。《共产党员》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1986年,我从部队转业到锦州电厂的一个基层单位做党务工作。岗位的变化,有许多新东西需要我从头学起。在我实习地方工作的初始阶段,有同志把一摞《共产党员》杂志推荐给我。多年的军旅生活,耳濡目染的大都是军事  相似文献   

9.
欣闻《共产党员》杂志在今年3月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我这个与《共产党员》打了多年交道的共产党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同贵刊多年的情谊油然而生,溢于言表。我曾从事10多年的组织工作,不仅负责各种党刊的订阅、发行,而且还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上世纪80年代从部队转业到现单位工作的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拜读《共产党员》已经有十多年了。《共产党员》一直伴随着我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共产党员成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从一名党务工作者成为一名基层党组织领导。 《共产党员》不仅是我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1.
结缘     
那是1995年12月的一天,车间杜书记在一次学习会上号召大家订阅《共产党员》杂志。我立刻忐忑不安地问道:“不是党员的也可以订阅吗?”杜书记回答:“不但可以,而且热烈欢迎。”说句实在话,我一直认为《共产党员》是党内发行的,只有共产党员才有资格订阅呢。每当有人拿着《共产党员》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就从心里羡慕他(她)。我想:他(她)一定是一名共产党员。因此,听了杜书记的话后,我便毫不犹豫地订阅了一份《共产党员》。就这样,我与《共产党员》相识了。 如果说当初订阅《共产党员》是为了响应号召的话,那么现在我却是从心里喜欢上她了。刚开始拿到《共产党员》的时候,我只是盲目地随便看看,可是这一看不要紧,我是越看越爱看,于是便认真地学了起来。通  相似文献   

12.
从五六十年代起,我就开始从《共产党员》那里吸收滋养,她使我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对我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改版以后,我与《共产党员》就越来越密切了。我不仅喜欢、热爱《共产党员》,还积极参与办刊,为《共产党员》撰写文章,其中有两件事特别使我难忘。记得1979年,《共产党员》发表了关于张志新  相似文献   

13.
正初识《共产党员》是在1998年,当时我刚刚由一名民办教师回到家乡——新民市姚堡乡中腰堡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角色的转换、陌生的工作,使我迫切需要一些可以学习、借鉴的工作经验。一天,我在姚堡乡组织办看到了一本《共产党员》杂志,拿起来一翻,杂志上刊登的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特别是众多来自基层一线的党建经验,让我这个基层党务工作的"新兵"眼前一亮,就好像找到了"航行坐标"。在征得同意后,我把几期《共产党员》带回了家,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从农村到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大连管理处大连收费站工作的合同工,我们站长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经常把《共产党员》杂志借给我看。通过阅读《共产党员》,我对党的认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最近,我被单位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感到很高兴。单位领导  相似文献   

15.
十五年情结     
1982年,一次过组织生活时,我看到党支部订有一份辽宁出版的《共产党员》杂志,阅读之后立即被这份省外党刊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从1983年开始,我便自费订阅了《共产党员》。此后,不管我的工作由基层转到县城,从一般干部到担任企业领导职务,还是从1995年退休以后到现在,我都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书橱内,珍藏着一本《汉语小词典》。每当我拿起这本词典,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与《共产党员》的一段情缘。 那是1986年,我在本单位一个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 《共产党员》是我的老师和伙伴。在她的指导下,我们的支部工作有声有色。年终,我又认  相似文献   

17.
我是《共产党员》杂志的老读者,迄今为止已有30余年的阅刊历史。喜闻贵刊创刊500期,我也谈谈自己多年来的阅刊感受,以示祝贺。最早接触《共产党员》是在1979年,那时我正在积极要求入党,但是,由于自己工作性质的原因得罪了一些人,在入党问题上遇到了一些挫折,不禁为自己的工作被  相似文献   

18.
在《共产党员》50华诞即将到来之时,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限感慨。我由衷地感谢《共产党员》,是她,校正了我的人生坐标,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 记得在少年时代,我对《共产党员》就情有独钟。那时,我们院子里住着一位老党员杜伯伯,每到傍晚乘凉时,我都会看到他坐在小凳子上,聚精会神地翻看着装订厚厚的几十本  相似文献   

19.
请您评刊     
1999年底;我下岗了,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是《共产党员》让我眼前一亮。贵刊刊登的一篇篇关于共产党员失业不褪色,下岗不离党,自主创业、催人奋进的事迹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于是,我把党组织关系转入了社区,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在自谋职业过程中,《共产党员》始终与我风雨同行,从未间断。2007年.我进入街道工会工作,仍坚持订阅(供产党员》,学用结合,劲头不减。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共产党员》让我的工作有的放矢今年年初,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单位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可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学习活动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来说,真是一件难事。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我收到了《共产党员》杂志第1期。刊物上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栏目及时刊登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相关文章。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