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苏联政府为支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在中国广州帮助创办了黄埔军校。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黄埔军校和1921年4月创办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培养的干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苏联政府又决定在莫斯科再办一所专门训练中国革命干部的学校。1925年3月,孙中山不幸逝世。为了纪念这位对中国革命和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伟大人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中山大学是一所在俄国首都开办,为中国大革命培养政治理论骨干的特殊学校。它的成立与黄埔军校有相似的背景,它的作用和对中国革命影响之大甚至超出黄埔军校。学校的由来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的产物,也是苏维埃俄国支援中国革命运动的一个成果。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运动进入高潮。1924年5月,苏俄帮助下创立的陆军军官  相似文献   

3.
从1925年成立到1930年宣布停办,莫斯科中山大学虽然仅仅存在了五年时间,但却为在中国完成苏维埃式共产主义革命储备了人才。从其建校背景、课程设置以及发展历程看,不少党的领导人后来的道路选择与当年留苏学习时的所学所得、所思所想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对于国共两党关系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和外交政策更是打下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中山大学始自1925年,止于1930年。短短的五年时间,从这所学校里走出了很多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如中共方面的邓小平、张闻天、杨尚昆、叶剑英、王稼祥、陈绍禹(王明)、秦邦宪、陈伯达、陈昌浩、李立三、林伯渠、左权、吴玉章、徐特立、何叔衡等;国民党方面的蒋经国、郑介民、谷正鼎、谷正纲、邓文仪、屈武、刘泳尧、肖赞育及名誉学生冯玉祥、于右任等。这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周重礼 《世纪桥》2003,(3):39-41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上,对其影响最大的“洋学府”恐怕要数“莫斯科中山大学”了。这所由俄国人出资创办的,并冠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名的异国学校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曾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之精华,中国政界要员也曾在这里频频亮相,从这里走出来的骄骄学子在“取经”回国之后,  相似文献   

6.
陈明又名陈少微、陈明之,福建龙岩白土乡人.1904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陈明任书记。1928年12月,党中央通知保送陈明与周肃清一同前往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深造,这是陈明一段鲜为人知的岁月。  相似文献   

7.
正莫斯科中山大学是1925年由苏联政府出资承办,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的一所特殊大学。虽然其办学时间仅有5年,招收的学员也仅有1000多人,但这里人才辈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之大,是历史上所罕见的。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缘起与筹建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创建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此时,正处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屡战屡挫的困境中的孙中山,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希望。因此,他十分关注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洋学府"恐怕要数"莫斯科中山大学"了.这所由俄国人创办并冠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名的异国学堂,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曾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精英,中国政界要员也曾在这里频频亮相.从这里走出来的佼佼学子在"取经"回国之后,陆续成了中国两大政党的风云人物.曾是国共两党领袖人物的王明、博古、张闻天、邓小平以及蒋经国就是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多少年来,"莫斯科中山大学"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而邓小平与蒋经国的一段交往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创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莫斯科中山大学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很多政治干部。《国际评论》作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内部第一本中文周刊,为中国学生了解当时国际大事以及共产国际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很大帮助。解读这本刊物内众多文章,提炼其中关于中国革命的观点,可管窥1926—1927年期间中国革命形势的走向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从侧面了解共产国际眼中的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06,(6):85-87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上,对其影响最大的“洋学府”恐怕要数“莫斯科中山大学”了,这所由俄国人出钱创办的并冠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名的异国学堂,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曾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的精英,中国政界要员也曾在这里频频亮相,从这里走出来的骄骄学子在“取经”口国之后,陆续成了中国  相似文献   

11.
1978年,邓颖超同志对一位外国友人说:“你从三十年代以来,一直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你们的这种精神使我们深受感动。”这是邓颖超同志对一位曾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生活九年、半个世纪以来致力于研究中国革命,写出了卷帙浩繁的报导集和论著的作者所作的高度评  相似文献   

12.
1924年1月,在国民党的“一大”上,孙中山提出了著名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不久,他又给派往苏联考察的蒋介石的手札中写道:“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在苏联的援助下,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了改造,吸纳了大量的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彻底改变了他屡战屡败的历史,很快在广州站稳脚根。正是中国民主革命需要他的时候,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一直把文艺当作革命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了的,摆好了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在纪念我们党成立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认真对文艺和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关系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对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是不无裨益的。一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彻底铲除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也发出了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和运用的先声,在三民主义尤其是民生主义的阐释过程中带有浓郁的社会主义色彩。辛亥革命所开创的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即民族振兴、民权自由、民生幸福和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中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革命的概念及其阐释革命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革命概念是指一种暴力性政治参与,它一般以夺取政权和恢复正义的政治秩序为目标。西方18世纪政治思想家一般都是运用的广义革命概念。洛克认为,政府的合法性并非来自上帝的授意,  相似文献   

16.
香港业已回归祖国,澳门问题旋即成为中外关系中举世瞩目的热点。 澳门旧称濠镜澳、香山澳,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北距广州150公里,东临香港约60公里。  相似文献   

17.
林庚白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1年至1928年,是他以少年"超人"的心志,积极拥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投身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1927年北伐成功、国共分裂后,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林庚白处于彷徨奋进时期,这一时期,他热心于学习马克思的著作,同情社会主义的主张,对国民党内部"党敝"有所批评,并同情"左翼"文学,与左翼作家交往频繁。他既擅长古典诗词创作,又不排斥白话文学创作,在自身的创作实践中提出有独特见解的"文学革命"的主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至1941年12月19日,林庚白积极投身抗战,号召全民坚定抗日,并对在陕北的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寄予厚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林庚白被日本宪兵枪杀在香港九龙,以身殉国。林庚白短暂而又雄奇的一生,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对他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辛亥革命史,也有助于推动对中共党史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周笑洒 《党史文汇》2017,(10):57-60
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萌芽时期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在这一阶段中共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明确了革命的领导权、动力、对象、性质、目标、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写了很多著名的文章来阐述他的革命理论。其中最具代表的是:1925年12月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冬写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  相似文献   

19.
从 1922年到 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作为当时世界革命的指导中心,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但也有一系列失策和错误。  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它是继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之后,由列宁领导成立的又一个世界革命组织。第三国际是世界革命形势发展的产物。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围绕革命和战争的问题上,各国革命党人发生了深刻的分化。以考茨基为首的德国社会民主党逐渐堕入机会主义的泥坑,被他们把持的第二国际也变成了机会主义的大本营。而以列宁为代表…  相似文献   

20.
1921年6月3日,一艘由欧洲远渡重洋的意大利劳尔·特利斯提诺公司的阿切拉轮缓缓地驶进了中国的上海港。 甲板上,一位身材高大、连鬓胡子的荷兰人正热情地眺望着这座他从未涉足的东方大都市。他就是后来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荷兰著名革命者,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尼夫列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