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物权法》设定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它的运用给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贷款和融资带来了新的便利,但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权法》中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规定进行剖析,提出完善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设定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它的运用给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贷款和融资带来了新的便利,但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权法>中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规定进行剖析,提出完善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浮动抵押灵活的制度价值和对融资金融的益处,我国在物权法中引入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本文分析了浮动抵押的制度价值,并对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不足及完善途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二战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担保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浮动抵押制度是较能顺应其发展变化趋势的担保形式之一。由于我国立法上长期未确立浮动抵押制度,实践中造成了诸多不便。《物权法》首次确认了浮动抵押制度,这对担保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评物权法规定的浮动抵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浮动抵押是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物权法虽然最终规定了浮动抵押,但纵观物权法,明确规定的只有区区三条,其他情形则适用一般抵押的规定。浮动抵押制度甚为复杂,三个条文的规定不但有粗陋的嫌疑,而且其合理性也是有疑问的。浮动抵押的设立主体、抵押物的范围、抵押的效力和实行等规定有待商榷,而相关配套措施的缺失使得物权法对浮动抵押的规定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对债权人利益欠考虑。  相似文献   

6.
徐建平 《法制与经济》2008,(12):8-10,12
二战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担保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浮动抵押制度是较能顺应其发展变化趋势的担保形式之一。由于我国立法上长期未确立浮动抵押制度,实践中造成了诸多不便。《物权法》首次确认了浮动抵押制度。这对担保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露 《法制与社会》2013,(20):32-33
本文通过对浮动抵押的概念、特征进行阐述,并就浮动抵押的不同模式,及浮动抵押与相近制度的比较进行探讨,希望对了解和加深认识浮动抵押制度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在《物权法》中引入了浮动抵押制度,但通过对条文的解读可以发现,我国的浮动抵押与国外通行的做法有所不同。这一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在运用和完善浮动抵押制度时需要更加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浮动抵押     
中国在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创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逐步完善了我国的担保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浮动抵押固有的缺陷,浮动抵押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困难重重,尴尬不断。为此,笔者根据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以期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在《物权法》中引入了浮动抵押制度,但通过对条文的解读可以发现,我国的浮动抵押与国外通行的做法有所不同。这一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在运用和完善浮动抵押制度时需要更加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阶段,动产浮动抵押担保的发展趋势,人们对于动产浮动抵押担保的关注也在逐步加强.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关于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概述以及现在的实行状况;然后重点分析了动产浮动抵押担保的风险问题;最终提出了关于动产浮动抵押担保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动产浮动抵押担保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英格兰的衡平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适应企业融资需要,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规定了浮动抵押制度。本文从浮动抵押的涵义、特征等方面并结合我国的规定对浮动抵押制度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3.
浮动抵押起源于英国衡平法,其制度特征是抵押物不确定,抵押人可以利用处分抵押物,实行抵押权须以抵押物确定化为前提.我国<物权法>将浮动抵押普遍适用于所有商事主体,同时,又将可设定浮动抵押的标的物严格限定为有限动产,增大了浮动抵押制度所隐含的交易风险.从保障抵押权人担保利益的角度出发,应将浮动抵押人限定为公司,抵押物应包括抵押人现有和将来所有的全部或部分财产.  相似文献   

14.
浮动抵押制度自19世纪在英国出现以来,已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普遍适用,并为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所采纳。浮动抵押制度能够促使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符合法理上关于法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从浮动抵押的发展历史入手,对浮动抵押的概念、特点以及浮动抵押与其它担保物权的关系、浮动抵押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杨娟 《法制与经济》2013,(12):88-89,91
为方便农业户和中小企业贷款的现实需要,我国在2007年新制定的《物权法》第181条中首次规定了浮动抵押制度。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和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立法的欠完善,银行适用该制度办理贷款时还存在较大的风险。实践中银行可通过谨慎选择抵押合作人、完善抵押合同、设定限制性条款、配合使用其它担保方式等作为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仰光 《法治研究》2012,(11):86-91
对我国《物权法》第181、189及196条所规范的制度的性质存在两种观点:动产浮动抵押及特别动产集合抵押。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原因在于对浮动抵押制度界定的差异。浮动抵押制度的特征在于标的物的浮动性、抵押人处分抵押物的自由及可转化为固定抵押,依据这三个特征可以确定,我国《物权法》第181、189及196条所规范的制度为动产浮动抵押。创设特别动产集合抵押制度并不利于我国对这三个条款所规范内容的理解及适用。  相似文献   

17.
陈业业 《法制与经济》2013,(7):81-84,86
2007年施行的《物权法》所确立的浮动抵押制度,扩大了抵押制度的适用范围,对浮动抵押的主体、客体和实现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这样一种新的抵押制度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但在中小企业具体应用浮动抵押进行融资的时候也遇到了问题。文章就主要从浮动抵押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浮动抵押在中小企业融资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入手,分析浮动抵押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所面临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一、第一百八十九、第一百九十六条对担保物权中的"浮动抵押"做了明确的规定,首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具有我国的特色的"浮动抵押"制度。这一制度的创设,是我国物权法上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对浮动抵押制度的源起、概念、特征作出相关介绍后针对我国的浮动抵押制度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确定了一项新制度即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现行<物权法>仅在第181条和196条专门针对动产浮动抵押问题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却缺乏相应的执行依据,本文试对相关规定进行剖析并借鉴他国的做法子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是从浮动抵押的标的物范围和抵押权实现时如何确定抵押物的范围两方面解决浮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浮动抵押制度中,抵押人可以将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设定担保,浮动抵押制度扩大了可以抵押的财产范围,这大大提高了抵押人的融资能力,但正是由于浮动抵押标的物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处在不断变化中,这给抵押权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浮动抵押制度的融资能力和风险问题是浮动抵押制度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对矛盾,抵押人融资能力增强,往往伴随着抵押权人的风险在增加;如果确保抵押权人的资金安全,抵押人的融资以及日常经营行为将收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如何很好的解决融资和风险问题是浮动抵押制度在实践中实施好坏的关键,也是实现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双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