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舆情在虚拟空间的映射,监管治理不当极易引发舆情危机,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更容易对社会信任基础与和谐稳定造成冲击。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善治,必须从情感融入入手,分析舆情生成的根源诉求,畅通民意表达的机制和渠道,平衡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建构舆情风险信息的风险防范机制,进而从源头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实现有效遏制;必须通过技术赋能建立起长效的网络舆情监测、追踪、标识、评估、调控机制,增强对网络舆情演化发展过程的中端控制;必须规范网络舆情法律规制流程,建立舆情信息交流体系,依法监督和依规惩治净化网络空间舆情,完善网络舆情末端处置。  相似文献   

2.
3.
刘张霖 《山西青年》2023,(6):190-192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储备,其心理因素始终是我国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震荡。大学生在此影响下,由于受到自身防控知识了解有限、社会活动减少、网络舆情控制难、心理认知匮乏、心理疏导活动欠缺等因素影响,十分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了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正确认知,文章首先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此原因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能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和化解风险,是判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新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复杂的趋势特点,近期新冠疫情的防控实践,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家治理的强大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一些治理领域的短板。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成为新时期国家治理的重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共识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法治化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的法律规范体系,重点推动紧急状态法的出台,并做好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衔接协调。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措施的运用,确保做到合法适度;特别是,对于法律规范没有明确授权的治理措施,要从比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等多个维度加强规范和监督。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行为应当接受审查监督,基层组织以及个人协助政府治理危机的行为责任当由政府承担,对公民个人和单位违法责任的追究应当遵守“过罚相当”“一事不再罚”等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共识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法治化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的法律规范体系,重点推动紧急状态法的出台,并做好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衔接协调。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措施的运用,确保做到合法适度;特别是,对于法律规范没有明确授权的治理措施,要从比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等多个维度加强规范和监督。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行为应当接受审查监督,基层组织以及个人协助政府治理危机的行为责任当由政府承担,对公民个人和单位违法责任的追究应当遵守“过罚相当”“一事不再罚”等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离退休干部群体具有丰富的治理经验、坚定的精神品质和充足的闲暇时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重要力量。调研发现,离退休干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可以发挥专业支撑、秩序维持、公益宣传和后勤保障等作用。但由于参与的制度体系不健全、自身防护知识薄弱、行动意愿受阻和社会宣传不及时等,也会影响离退休干部参与治理的成效。因此,需要从制度保障、工作安排、技能培训和宣传报道等方面,完善离退休干部参与治理机制,提升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应对对基层治理提出严峻挑战,在对疫情防控风险、安全风险及舆情风险进行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升疫情风险防范与应对下的应急管理质效、卫生安全韧性、风险沟通能力十分必要。在贯彻党对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全面领导的过程中,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等“五力”建设,能提升党员干部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强化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治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政府敢于公开危机信息,主动借助媒体,及时、真实地公开事实,让媒体在传播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仅有利于危机事件的解决,而且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当前,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有着明确的法律条文与依据,其有助于我国政府机关在疫情面前各司其职、有效应对。政府在实施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即及时性、准确性、合法性。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存在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备、公开披露不及时、政府对谣言流言处置不当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在疫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优化:依据法律规定依法公开、增强民众所需主动公开、服务社会稳定及时公开、考虑国家发展按需公开。唯有如此,可以更好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是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国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也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是统筹处理好发展与安全问题的重要体现。从转危为机的视角来看,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是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重大疫情发生凸显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坚持以改革创新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推进疫情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健全权威高效的公共卫生安全制度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制造者通过情感动员方式,如煽动负面情绪、放大"威胁"、悲情叙事、恶搞戏谑、冠以权威之名、煽动公众民族情绪等,使公众极易被谣言蒙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不透明、不公开的环境是谣言滋生的沃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特别是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谣言表象的背后,是公众对当前危机情境的不确定和对真相的渴望。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治理的引导策略,政府应考虑公众情绪,科学辟谣;媒体应慎用煽情报道框架,着力于消除未知;公众要避免情绪化,理性思考,做谣言的过滤器。  相似文献   

12.
罗大蒙 《理论建设》2020,36(3):13-19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后,我国以举国体制开展疫情防控,坚持全国一盘棋,进行全民动员,建立健全了集中决策机制、对口支援机制、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机制、资源统一调配机制等,凸显了我国强大的组织决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资源统一调度能力和制度执行能力等。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显著体现,是打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刘伟亮  谢红 《理论建设》2020,36(1):11-14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环节、重要手段和重要任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契机与教育素材。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例,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分析入手,重点阐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意义、重点内容与方法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民能否有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直接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方向与最终结果,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参与主体多以公民为中心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公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公民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产生的行为效应,将其参与分为四种模式,并对其主要行为进行具体梳理与分析。针对公民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从依法治理、社区为本、政府公关、媒体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有效应对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危机背景下的敏捷治理是各国政府面临的热点话题和重要问题。新冠疫情这场公共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危害和挑战,也为地方政府部门的治理和创新提供了机遇。面对疫情,中国各省政府令行禁止,快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体现了特有的"中国速度"。本文以四川省的疫情防控工作为例,通过复盘典型案例揭示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捷性机制。主要贡献为:(1)将敏捷性的内涵与特点拓展到公共部门的应急管理领域,识别出公共组织敏捷性体现为危机识别、流程以及双元敏捷性;(2)提出危机治理能力和高效的管控方式的动态匹配是获取敏捷性的核心要素,其中危机治理能力是实现敏捷性的基础,高效的管控方式是实现敏捷性的关键手段;(3)归纳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捷性机制过程模型。本研究结论为各省政府的制度建设以实现敏捷治理提供有益指导,也进一步丰富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21,(1):16-31
整体性治理思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整体性治理是策略路径,精准指向是靶向目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紧急程度、公共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属性是驱动整体性治理的刚性约束;中央高层自上而下的动员部署,统合“党政军群”一切力量,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是整体性治理的运转轴心;地方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约束力,塑造体制联动效应以回应治理任务是整体性治理的纵向逻辑;寻求社会共识构建和资源支持,调动社会主体参与是整体性治理的横向逻辑。“精准防控”和“科学救治”是整体性治理的精准靶向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7,(6):36-37
省民建部分委员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机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强基层”战略推动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抓手。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构成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时间高度紧迫、医疗需求骤增的情境下实现有效应对,成为实务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聚焦整体性协同与组织重新整合两项核心元素,以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改革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一改革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阐释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县域医共体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基层的应对能力,改革的完成情况与防范预警、医疗救治两个应对阶段的表现紧密相关,能力提升通过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与需求驱动的资源统筹机制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H1N1”)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下简称“H7N9”)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主体,其应急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从而有力地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正值我国民法典制定之时 ,民法学界对民法典内容、体系编纂等理论问题存在较多的争议 ,文章认为 ,编纂民法典内容、体系的标准既不是民法调整对象的“重要性”、民法典的“创新性”或“进步性” ,也不是民法调整对象与“人”和“物”的“关联性” ,而是民法调整对象自身固有的属性。为此 ,作者提出民事主体资格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组成部分 ,其共性问题应当规定在民法典的总则部分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结果而非民法调整的对象 ,并构成民法典的全部内容 ;民法典的分则部分可由产权编、债权编、继承权编和人身权编组成 ,其中产权编包括物权和知识产权 ,人身权编包括人格权和亲属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