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期。对特大杀人案被告人邱兴华的刑事审判引起了国内媒体、社会公众和法律界人士以及精神病学家等的高度关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就本案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和辩论。二审法院是否应当对邱兴华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人们争议的主要焦点。而围绕该焦点更深层面的讨论,则涉及到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否具有司法鉴定的启动权。在法院拒绝接受刑事被告人或其辩护人的鉴定申请时.辩方是否有权自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尤其是在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剥夺生命时。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司法精神病学中的观点分歧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瞻培 《法医学杂志》1991,7(2):24-25,43,26
中华医学会于1987年在杭州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之后,我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工作在全国普遍开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理论认识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1989年10月24日~27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了第二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参加代表340名,不但有司法精神病学工作者,而且还有法医及法律理论工作者,可以说是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3.
<正> 第五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于1996年4月29日至5月3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公检法司机关、精神卫生医疗科研机构、高等法学和医学院校系等部门的15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43篇。 本届大会回顾了自1987年首届学术会议以来十年间我国司法精神病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当前司法精神病学及其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即: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国家法律规定不配套,如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级问题、醉酒人实施危害行为的责任能力问题等;从事司法精神鉴定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司法鉴定中与法学关系最密切的一种鉴定,其中涉及的法学问题多样且复杂。笔者试从法学的角度给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作以下定义: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人综合各种证据,运用其专业知识(主要是医学和法学)进行医学诊断及分析论证,最后证明相关法律事实的过程。本文以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为视角,讨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涉及的证据和证明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相关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在医学界,特别是精神医学领域被许多关注病人权益的团体特别关注;在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伦理学问题导致了对鉴定人、被鉴定人相互关系的特别关注。本文拟参考国外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伦理学的发展和运用,结合当前鉴定工作规范和实践,从鉴定人能力、知情同意、回避、保密等方面阐述当前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领域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震惊全国的邱兴华杀人案再一次让我们不得不关注我国尚待改革的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相关制度。本案中暴露出我国的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存在的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法律职业群体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专家为调研对象,就刑事程序中的精神病鉴定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运用访谈、问卷、阅卷、调取司法统计数据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目前我国刑事程序中精神病鉴定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展开了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司法精神病鉴定主体与鉴定管理体制,鉴定程序的启动,公安司法人员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国,在开展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工作中,涉及得最多的是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问题。可是国內法学界对这个重要问题恰恰研究得较少。要为此而责备法学家是不公平的,因为这项任务的完成不可能由一家承担。现实情况赋予了司法精神病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深入探讨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已迫在眉睫。司法精神病学的研究不可能脱离精神病学和法学,本文围绕这两方面的知识,对如  相似文献   

9.
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东  程雷  孙皓  潘侠  杨剑炜 《证据科学》2011,19(2):193-215
本文以法律职业群体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专家为调研对象,就刑事程序中的精神病鉴定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运用访谈、问卷、阅卷、调取司法统计数据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目前我国刑事程序中精神病鉴定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展开了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司法精神病鉴定主体与鉴定管理体制,鉴定程序的启动,公安司法人员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对...  相似文献   

10.
《证据科学》2008,16(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向司法机关提供科学、客观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结论,指导和规范我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工作,使我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特制定本大纲.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司法精神病学专业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当前国内外一些专家已明确认识到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对于取得正确鉴定方结论的重要意义,并集中很大精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从对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特殊性与困难性的认识,司法鉴定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以及重复鉴定的研究三个方面,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认识和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司法鉴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五章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前面讨论的是所有司法鉴定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致力于研究适用于各种鉴定学科的一般规律。而在此之后 ,还必须将其运用到各种鉴定学科中才具有实际意义。而在司法鉴定学各论部分众多的鉴定学科中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最特殊的 ,其中的问题最多 ,对此的非议也最多。因此 ,本文设专章讨论。第一节 精神病人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制度一、精神病人的法律问题精神病人的法律地位是一个涉及精神病学的法学问题。从法学原理上讲 ,精神病人的法律地位取决于其精神能力的完好程度。由于其精神能力的缺失 ,在法律上对其主体资格进…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二院三部公布的关于精神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指出,鉴定人员应是“具有五年以上精神科临床经验并具有司法精神病学病学知识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很明显,临床精神医学的工作经验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中,也常常可以遇到一些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基本见不到或尚未被充分认识的情况,这些情况也少见于或几乎不见于临床精神病学研究。本文对几个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为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急性醉酒间回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  相似文献   

14.
试论民事案件中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民事诉讼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2002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数量之比为10∶1。与之相应,民事案件所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也逐年递增。笔者就几年来民事案件中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归纳、总结,以期抛砖引玉。1民事案件中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种类民事案件中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一般可分为三类:(1)被鉴定人所患精神疾病与民事侵权事件的因果关系;(2)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伤残评定。1.1被鉴定人所患精神疾病与民事…  相似文献   

15.
司法精神病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和演变与法学的主旋律始终保持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是司法精神病学的主要构成部分,英国1843年的麦克·纳顿条例是专门就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法律规定,它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立法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美国最近20多年处理违法精神病人的法律改革对现代诸国的司法精神病学完善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所以研究英美两个国家这一方面的司法精神病学的历史和现状对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王朋 《人民检察》2013,(19):16-19
受审能力审查是修改后刑诉法尚未规定、在实践中又亟待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专业性较强,对受审能力审查的探讨以往多集中在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主要从受审能力鉴定角度进行研究,缺少法学意义上的研究和相应的审查机制构建。本文从受审能力概念出发,根据我国刑事诉讼特点,分析了对受审能力进行全程、司法化审查的必要性,从主体范围、举证责任分担、证明标准、权利保障等角度,就建立受审能力预判、综合评定、分类处理、复查等一体化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贺小军 《证据科学》2016,(1):96-108
随着精神病学的进步与繁荣,精神病鉴定成为连接精神病学与刑事司法的重要纽带,刑事司法的精神病学化特质开始显现.然而,精神病鉴定的悖论是司法正义面临危机与构建绝对他者的危险.域外纾解悖论的路径有:设定较为合理的鉴定内容,采用科学的鉴定标准,明确启动鉴定的规制程序,设置较为科学的鉴定意见审查机制及建立重大案件鉴定后的处置风险预警制度等.考察我国的精神病鉴定制度,可以发现,鉴定范围显得逼仄,鉴定标准不明确、不统一,鉴定程序的启动设计不合理,鉴定意见审查机制不健全,重大案件鉴定过程及其后续处理受制于案外因素的影响等.通过参考域外制度的某些合理因素,可完善我国的精神病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刑事案件的鉴定无疑是最重要的,各类报导较多,而有关民事案件的文章则较少。作者在鉴定实践中,发现最近几年诉讼者因一方患精神病而要求离婚的案件越来越多,精神病人的离婚问题日益成为突出问题,在司法鉴定中占较重要的地位。我室自1986年9月~1990年12月共受理司法精神病学鉴定132例,其中离婚案22例,占15.5%。现将22例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的相关研究 ,包括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老年犯罪问题等也应该受到重视 ,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尤其缺少对老年精神病人犯罪的研究 ,目前尚未见到老年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报告。本文就老年精神病人的犯罪问题及民事问题进行研究。一般资料一、案例组成本研究对 1981年至 1998年在我室作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年龄在 5 5岁及以上者 72例作回顾性分析。这类案例占同期鉴定 175 5例[1] 的 4.1%。 72例中鉴定被告 6 0例(83.3% ) ,鉴定受害者 6例 (8.3% ) ,民事鉴定 6…  相似文献   

20.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工作方法及思维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对司法精神病学专业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当前国内外一些专家已明确认识到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对于取得正确鉴定方结论的重要意义,并集中很大精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从对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特殊性与困难性的认识,司法鉴定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以及重复鉴定的研究三个方面,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认识和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一、对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特殊性与困难性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合理地解答说明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与本人违法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司法人员明确刑事被告人实施违法行为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