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少药物都有致过敏的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地塞米松米是常用的抗过敏性休克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者较为少见,笔者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中遇有1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休克猝死的法医学鉴定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敏性休克猝死的法医学鉴定7例黄飞骏,刘世沧(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四川610041)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有相当的困难。现将近10年来我系鉴定为过敏性休克猝死的7例尸解材料进行分析,并就过敏性休克猝死的诊断问题进行探讨。1资料分析1.1一般情况死者...  相似文献   

3.
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特点.方法 对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与62例非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血清Ig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敏性休克死亡大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占77.46%.采用单纯静脉给药方式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占53.5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生前治疗药物中占有重要比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多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非过敏性休克死亡组的血清IgE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死因鉴定应根据案情、解剖检验结果及血清IgE水平等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相似文献   

4.
一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医疗问题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性休克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及关键点,从而为审判提供划分侵权责任及医疗赔偿的科学依据。方法详细报道一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两级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学鉴定及二次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的医疗纠纷案例。结果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均认为该例属医疗意外,不属医疗事故,一审判决驳回起诉。法医学鉴定认为在对该例的抢救过程中确存在不当之处;患者确因药物(低右)过敏性休克死亡,未发现院方有违反医疗常规的行为,对该例的治疗方案属非必要治疗措施。在抢救过程中,肾上腺素没有作为首选用药,肾上腺素应用不及时,药量不充足。因抢救地点的限制致使抢救质量不好。据此,二审判决被告院方对患者方予以赔偿。结论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应注重:①全面审查所提供的详细医疗材料,分析整个医疗过程的临床变化特点;②全面尸检;③进行药品检验、毒物分析;④排除疾病及其它死因;⑤进行确证死因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死因及医疗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如存在医疗不当之处,分析此种医疗不当在患者的死亡中的关系比例,并适当表述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性休克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及关键点,从而为审判提供划分侵权责任及医疗赔偿的科学依据。方法 详细报道一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两级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学鉴定及二次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的医疗纠纷案例。结果 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均认为该例属医疗意外,不属医疗事故,一审判决驳回起诉。法医学鉴定认为在对该例的抢救过程中确存在不当之处;患者确因药物(低右)过敏性  相似文献   

6.
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分析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休克是一类以急性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病理反应,其病因复杂,多数为药物所致,最常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为青霉素、半合成和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本文就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件的法医学特点和鉴定要点进行讨论,希望为相关案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皮试“阴性”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试“阴性”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1例邓世雄,孙云林(重庆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四川630046)青霉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产生药物过敏最多、过敏最为严重的药物。尤其是临床上皮试假阴性的患者,用药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些药物过敏性休克致死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检测水平的变化,探讨TNFα检测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尸体心血中TNFα的水平。结果实验组TNFα检测值为(131.6±9.4)pg/mL,感染性疾病对照组TNFα检测值为(87.3±6.4)pg/mL,正常对照组TNFα检测值为(17.2±4.5)p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检测可以作为高度怀疑药物过敏性休克案例的死因鉴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Du ZB  Zhu Y  Tan H  Guan DW  Wu X  Li RB  Gao WM  Mao RM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11,27(2):125-128
目的 探讨头孢类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件的病理学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05年4月-2009年8月受理的20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90%的案例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后至休克症状出现在30s~150min,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心、肺及空肠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免疫荧光表达的强度,为过敏性休克死亡提供法医学鉴定依据。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心、肺及空肠组织进行类胰蛋白酶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Image-pro plus6.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并计算阳性颗粒数,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心、肺及空肠组织中类胰蛋白酶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高度怀疑过敏性休克但无法获得满意的血液标本时,检测其心、肺及空肠组织中类胰蛋白酶的免疫表达可作为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鉴定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猝死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少药物都有致过敏的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地塞米松米是常用的抗过敏性休克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者较为少见,笔者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中遇有1例,现报导如下。案例钟某,女,54岁,教师。因乏力、盗汗、低热、食欲减退二十余天、皮肤淤斑7天,于1998年6月2日在某医院门诊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收入血液科。6月3日行骨髓穿刺术,6月4日骨髓细胞学报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确诊后按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在注射干扰能后出现了常见的发热反应和皮疹、瘙痒症等,口服抗过敏药后皮疹瘙痒治疗无效。6月19日上午临时加用1次…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休克法医学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敏性休克致死者因常规尸检未能发现特异性的病理改变,故确诊是否由于药物等因素所致过敏是法医学鉴定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对过敏性休克的诊断指标和方法学(包括检测IgE、组胺、类胰蛋白酶、糜蛋白酶、P物质等指标在血清中的浓度以及它们在组织中的免疫表达)进行综述,试图寻找一些稳定、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药物不良事件及其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T  Ru XP  Gu SZ  Han W  Jia XD  Gao Y  Zhang QC 《法医学杂志》2007,23(1):26-29
目的研究药物不良事件的法医学鉴定原则及注意事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并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对33例药物不良事件法医学鉴定案件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药物不良事件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原则及注意事项。结果药物不良事件的法医学鉴定案件有增长趋势,患者以女性多见(20例,60.6%)。33例药物不良事件中,以医疗过错鉴定案件多见(21例,63.6%),21例医疗过错鉴定案件中,只有1例(4.8%)与医院过量使用药物有关,其他均未发现医院存在医疗过错;非法行医案8例(24.2%),均与使用药物不当有关。法医鉴定类型以活体鉴定为主(27例,81.8%),死亡案件6例(18.2%)。结论药物不良事件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在不断增加并具有自身特点和复杂性,应引起鉴定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I型超敏反应,肥大细胞是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细胞,因此能较好显示肥大细胞变化的染色方法可成为过敏性休克诊断鉴定有效的技术手段。本实验参照龚志锦等[1]所用方法,应用俾士麦棕(B ismarck brown)、碘绿(Iod ine green)和马汀黄(Martius yellow)进行组合染色(简称BB-IG-MY组合染色法),对参与过敏性休克发生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进行观察。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标本收集本教研室1999~2004年排除其它死因、确诊为过敏性休克猝死的15例尸检肺组织标本蜡块,作为实验组;以排除其它死因、确诊为冠心病猝死的20例肺组…  相似文献   

15.
静脉给药致过敏性休克死亡27例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P  Bao CS  Wang LX 《法医学杂志》2006,22(4):305-306
分析了1996 ̄2005年间某地区因静脉给药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并经尸体检验的27例案件,结果显示静脉给药引起过敏性休克以速发型为主,个体诊所和非法行医者处多见,抗生素类和非抗生素类药物均可引起,部分尸体检验可不检见明确病变,说明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应综合临床用药、临床表现以及尸体检验结果等各种因素全面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一直是法医学死亡原因鉴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尸检中缺乏特异性的病理学改变,案情调查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过程和病情进展及既往过敏史不详,且患者常患有冠心病、肺炎、哮喘、皮肤过敏等疾病,死亡时间长导致血清过敏指标的降解等因素,是检案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本文拟对过敏性休克的鉴定现状和诊断指标,包括病理形态学改变、特殊染色、免疫组化、血清学检查等实验方法在过敏性休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为过敏性休克的诊断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器官中IgE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ong ZQ  Xiao F  Feng Q  Xu XM  Zheng J 《法医学杂志》2006,22(1):18-20,F0004
目的寻找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后0,6,12,24h等4个时间点的心、肝、肺、肾、脾、胃、肠、气管及扁桃体组织中的IgE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肺及气管组织IgE呈阳性表达,脾组织IgE呈弱阳性表达,以死亡即刻表达最强,且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各时间点的显色信号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其它器官及对照组9个器官均无表达。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gE在肺、气管、脾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肺及气管组织IgE阳性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提示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应尽早尸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人体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对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进行检测,同时以10例CO中毒死者为对照:采用图像分析仪及Image—pro plus 5.0.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计算阳性肥大细胞数及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荧光表达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休克死亡人体肺组织中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的表达增强.可作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形态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过敏性休克急死豚鼠死后在4℃冷藏条件下血清IgE含量和肺组织内IgE的免疫表达随死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探讨过敏性休克急死的法医学鉴定的客观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多人混合血清注射建立过敏性休克急死的动物模型。豚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死后0、12、24和48h组,每组8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豚鼠血清IgE含量,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豚鼠肺组织IgE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豚鼠血清IgE含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死后0、12、24和48组血清IgE含量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豚鼠肺组织IgE有阳性表达,对照组豚鼠无IgE表达。结论过敏性休克急死豚鼠血清IgE含量显著升高;在4℃下冷藏,死后48h内血清IgE含量和肺组织中IgE无明显变化。本结果可为过敏性休克急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案例在法医学实践中常有发生,然而由于缺少特异的病理形态学指征,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面临一定的困难。IgE作为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关键介质,其死后生化学检测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具有辅助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血液等检材常受溶血等死后变化因素影响,尤其我国尸体保存以冷冻为主,溶血程度更加严重,对IgE等生化学指标的检测造成极大干扰。本文就目前IgE死后生化学检测的研究现状、生物学检材的选取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现实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