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姚婷 《工会论坛》2008,14(6):117-118
在我国的新破产法立法中,破产企业如何清偿,尤其是职工债权与有担保债权的优先清偿顺序应如何确定,一直是一个重大的争议问题。新破产法将债务人所有财产一并列为破产财产,清偿财产的同一性使得有担保债权的清偿不能成为独立于破产清偿顺序之外的清偿,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有担保债权与其他具有优先性的债权之间孰先孰后的问题。新法确定的破产清偿顺序不仅限制了有担保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而且将使有担保债权人的受偿时间大大拖后,清偿结果更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2.
在2006年人大的立法规划中,新破产法草案如能通过审议,将要很快颁布和实施。其中职工劳动债权的优先清偿顺序应如何确定,在立法过程中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企业破产时对职工劳动债权应当予以充分清偿,这是职工在破产法上应享有的重要权利。但是草案将范围如此之广的职工劳动债权全部放在物权担保债权之前清偿的立法模式显然违背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也没有法理依据对其支持,更是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不符。  相似文献   

3.
抵押权对抵押权人的效力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押权人的权利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抵押权保全的权利、抵押权处分的权利和优先受清偿权。其中抵押权保全的权利包括停止侵害请求权、恢复价值请求权和增担保请求权;抵押权处分的权利包括对抵押权本身和抵押权次序的处分权;优先受清偿权包括优先于普通债权人和后次序的抵押权受清尝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4.
法院在民事执行中,应确立对被执行人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多个债权,劳动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在两种特定的条件下享有优先清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试析破产企业职工工资债权清偿优先的理由及其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破产企业银行担保物权与职工工资债权清偿先后顺序,我国赋予破产企业职工工资债权清偿优先权有充足的理由。为了实现银行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平衡,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的“部分优先原则”的理论基础上,设计符合国情的工资债权优先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合同法第286条规定了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解决拖欠工程款的有力武器,但司法适用中在性质、主体、范围、行使期限、行使对象等方面存在诸多疑难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应当是法定优先权,而不是留置权和法定抵押权。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不应当成为优先受偿权的主体,分包合同、转包合同实际施工人应当享有优先受偿权。窝工损失和垫资款应当纳入优先受偿权的范围。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期限的性质应当是除斥期间。当实际竣工日期和约定竣工日期不一致时,应当以实际竣工日期作为行使期限的起算点。在中连停建和更挟承包商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对未竣工建筑行使优先受偿权。不能一概认为政府机关工程属于不宜折价、拍卖的工程,拆迁安置房应当排除在优先受偿权之外。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破产时,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一般较低,优先受偿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支持了未起诉的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则可能损害广大普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否决了未起诉的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则可能损害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文中结合实例和《破产法》、《物权法》、《担保法》等探讨未起诉的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相似文献   

8.
对生育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育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具有普遍性、平等性的人格权。妇女生育权说、夫妻生育权说均存在局限性。生育权的行使发生冲突时 ,应优先保护女性的生育权。生殖技术的运用是生育权实现的重要方式 ,不能一概否定 ,而是应通过立法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9.
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应为建设工程的总承包人,分包合同和转包合同中的实际施工人不享有优先权。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成立应当以有效合同为前提,因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请求权不能优先受偿。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不包括勘察、设计合同的承包人,一般也不包括装饰装修合同的承包人。  相似文献   

10.
就业权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是实现劳动权的基础。农民工应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但事实上农民工没有资格成为城镇国有企事业和行政单位的正式职工,许多城市在劳动就业方面对农民工设置了许多制度性门槛,城市农民工有限的劳动就业权亦受到诸多侵害。应从实现平等机会权、同工同酬权、工资支付保障权等几个方面着手实现农民工劳动就业权。  相似文献   

11.
从立法精神、法律冲突及立法技术、立法目的等方面看,《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2条中被侵害人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可以通过信访、举报、控告等方式提出救济,但不享有复议权和诉讼权。  相似文献   

12.
论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法理依据及其行使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示》第286条规定承包人就工程款债权而对工程享有优先受偿权,其法理基础是法律的公平原则。正因此,承包人优先受偿权应该得到充分的行使。然而也正是为了公平的缘故,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行使又应该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是:建设工程性质的限制;建设工程受让人权利的限制;发包人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等特殊支付关系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人自主权。实践中,企业行使用人自主权,常常限制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因此,应加强相关的立法,以真正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刑事诉公中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立法、司法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并针对证人是否享有拒证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是否应该享有民事行政诉讼权,是近年来立法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方面。从国外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我国对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立法规定层面,探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法理基础,并分析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地位、民事行政诉讼权的范围等,可进一步明确我国检察机关民事行政诉讼权。  相似文献   

16.
证人是否享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在境外法治国家的立法中呈现三种不同的类型。相关国际公约正在逐渐认可证人享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我国应当明确承认证人享有此权利。由于证人与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同,两者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在行使条件、保障程序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为了平衡真实发现与保障证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的关系,我国应当赋予证人有限的罪行豁免,严格限定豁免案件的适用范围,并完善证人作证的豁免程序。  相似文献   

17.
同一责任主体既有正当债务需要清偿、又因违法或犯罪被处以罚款、罚金或没收财产,如其现有的财产不足以同时满足清偿债务和承担罚款、罚金及没收财产责任时,应如何处理?我国以前的法律对此没有规定。现在,公司法第228条及修订后的刑法第60条对此已有所规定,这些规定,不仅从立法上弥补了我国法律的漏洞,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民事责任优先的原则、即同一责任主体的财产不足以同时满足清偿民事债务和承担财产性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时,民事责任优先适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作为三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知情权与经营者商业秘密权冲突,以主体双方分别对相关信息享有权利为前提,是由于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交叉性导致了主体间的权利矛盾。协调两权冲突的原则主。要有:利益衡量、保护弱势等六个原则。应从立法完善、诉讼外和诉讼内来协调两权冲突。  相似文献   

19.
《合同法》对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确立,在我国尚属首次。由于《合同法》规定得过于笼统,导致司法实践尤其是民事执行实践中出现很多不同意见和相差甚远的处理结果,损害了司法的统一性和权成性。虽然,2002年最高院在给上海高院的《批复》中对一些争议的问题给予了统一解释,但仍存在不足和尚待完善之处。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实践中遇到的涉及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执行案件类型入手,以各类案件的处理为切入点,着重论述建设工程承包人能否在执行程序中直接申请主张优先受偿权,并在得出肯定结论的基础上,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疑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美国的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是构成两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必然要求三权之间进行相互制衡,而三权部门自成体系的工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衡关系。《美国法典》对联邦政府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就使得工资的支出和执行严格依法办事。我国《公务员法》虽然对公务员的工资进行了规定,但对工资的参考标准、调薪程序、与物价指数挂钩等内容规定相对模糊,缺乏可操作性,造成我国公务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缺乏硬性的规范,缺乏透明度。因此,我们应该从立法上进一步规范,杜绝财政外的不合理收入,君冀哉国的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