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浅谈禁忌语     
语言的禁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试从禁忌语的起源、产生原因和范畴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对这一语言现象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2.
禁忌,或者说忌讳,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对于神的或不洁的、危P-a-~事物所持的禁忌心理及行为。禁忌作为以信仰为核心的心理民俗,凝结着人类最原始的心理状态、基本愿望和潜在幻想,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文化导向。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是一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语言现象。只有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言的基本类型,语用特征以及运用方法,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克服因禁忌而导致的文化障碍,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禁忌,或者说忌讳,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对于神的或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产生的忌讳的心理和表现。禁忌作为一种心理民俗,是以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信仰为核心的。它体现着人类最原始的心理状态、基本愿望和潜在幻想,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文化导向。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是一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语言现象。只有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言的基本类型,语用特征以及运用方法,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克服因禁忌而导致的文化障碍,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学语用预设理论是指文学作品利用语用预设,将作者和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该理论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方向,文学研究者能通过解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来探求文学作品成功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注意两种文化的差异,就有可能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禁忌词语和禁忌话题的分析,探讨了违反语言禁忌而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本的开放性及由此形成的召唤结构是文学作品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不同作品因其文本召唤结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艺术特色。话剧《雷雨》由于在冲突组合、人物设置和语言运作上都强化了召唤力量,从而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本文从文本与读者反应的互动中分析了《雷雨》的召唤结构,由此也从新的角度阐述了剧作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刊特稿论人权和刑事司法的关系…………………杨宇冠(1.3)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禁忌现象解析…………………………………孙炜许嘉璐(2.3)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问题…………………………………………王来法(3.3)模糊综合评判取大取小算法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周学松苏为华(4.3)中国物权法制定的现实性与科学性…………………………………………孙宪忠(5.3)举证责任转移的内在机理及其程序化…马贵翔(6.3)法学前科制度的理论根据探讨…………………吴平(1.9)增设虚假医疗广告罪的理由分析和立法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活动中,读者的接受活动应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阅读和产生意义的基本要素.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读者批评具有不同于其他枇评方法的理论特征.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读者的性质,强调文学史的接受因素,更要关注读者的阅读模式.当然,如何恰当地评价读者在文学作品产生效果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如何把握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确立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能动性,提出"召唤结构"和"期待视野"两个核心概念"。召唤结构"留下的空白和缝隙需要读者去填充,它们是沟通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并形成文学文本的基本结构;"期待视野"是读者过去的阅读记忆和经验、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理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审美心理定势。它不仅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还影响作者的创作活动。用接受美学的理论对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夏洛克的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直接对象。文学与其他一切人类创造物一样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表现。作为文学活动的直接产品———文学作品存在着二重性的特点。文学作品以语言为载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存在的特殊性。从存在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对文学作品作为独立的存在个体的尊重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读者理论,文学作品是敞开的文本,存在召唤结构,因而读者在作品意义的构成中起重要作用.优秀文学作品常常立意不大,关注人类情感和人性,同时隐含着作者同读者对话的愿望,因而审美价值较高.经典作品留下的意义空白给我们的阅读实践开辟了道路,重读经典时我们要重点关注这些意义空白,参与作品的意义生成.通过改变审美经验重振人文精神是一种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校图书馆要根据党校的特点,充分发挥现有特色文献资源的作用,遵循整体性原则,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建设有利于共建共享的特色信息资源库,提高对读者的服务能力,同时为我国的社科信息资源建设和国家的社会信息化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翻译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翻译界、出版界与读书界对俄罗斯文学的热情高涨实有其因:人们从中发现旧俄专制的国情与中国传统社会颇为相似;中国启蒙先驱者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获得鼓舞,确认了由文学启蒙到思想革命对于社会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俄罗斯文学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最让中国人感动;俄罗斯文学犹如大草原一般宏阔、雄浑、苍凉、悲怆的整体风貌,优秀作家千姿百态的独特风格,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审美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学报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审美追求应成为编辑的自觉追求。作为联系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一种重要载体,学报不仅应向读者传递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应使读者得到高尚的审美享受。立意高、胸怀大、特色鲜明是学报出境界的主要条件,和谐美、简单美、形式美是学报的审美表现。  相似文献   

15.
试论学报的版面语言、版面设计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报的版面语言具有评价稿件、表达编辑思想 ;美化版面、吸引读者 ;展现个性、指导读者的功用。同时作为版面语言的设计须遵循内容与形式、编者与读者的互动、规范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思想性原则和整齐划一、对称平衡、虚实对比、组合分割的艺术性原则。美化学报版面应从封面设计、版式设计两方面入手 ,探索其蕴含的美学特征 ,提高版面形式的审美价值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法制文学具有独特的普法作用。其通俗特性、审美特质使众多的读者能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法制文学的形象性使法律宣传更加生动 ;而其道德教化作用又使之具有远比法律条文更为宽广的普法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初期创造社同人的文学创作贡献给现代文坛的是自我文学的全面拓展。郭沫若融会一切的大我焕发着无穷的浪漫精神,他诗歌创作中的泛神论在本质上是自我思维的体现。郁达夫执著于自我欲望的书写,而张资平则将肉体之我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精神之我到肉体之我,初期创造社三位同人的文学创作恰好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序列,为现代自我主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 throws light upon the emergent situation in England near the close of the 19th century, when the necessity to “import” Russian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of the prose of A. Chekhov was gradually becoming a prominent factor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Europe. Figured in this process of the reception of Russian literature, intermediaries from both Russian and French literary circles become the objects of special attention. The Russians, such as L. Tolstoy and O. Novikova, are given as examples of those who played key roles in direct literature contacts between Russia and England, meanwhile, the French authors, like Maupassant and Zola, are considered as the front runners for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literatures. The typological parallels between Russian and English literature are explained through A. Veselovsky’s theory of the “meeting of opposing currents”. The concept of a double, complex reception of Chekhov in England will be developed. On the one hand, Chekhov’s reception will be linked with his evolving reputation in Russian criticism (first, “Russian” Dickens, later “Russian” Maupassant) and, on the other hand, associated with the multiple,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needs of the English literary community (including writers, critics, and readers). These responses can be identified in part by those English participants attending to contemporary French influence in the Russian “flood” and others approaching uniquely English problems by directly seeking out Russian literary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关注法律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法律与宗教是辩证地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不能缺失另一方。在非洲,传统宗教与习惯法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展示一幅水乳交融,共同发展的图景。非洲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仰和神话,所以传统宗教有关至上神、祖先祭祀、图腾崇拜、禁忌和巫术等的信仰,以及口耳相传的表现形式不仅成为习惯法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习惯法从古至今都被非洲大部分国家所沿用的原因所在。可以说,非洲传统宗教对习惯法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表现形式上,口述传承色彩浓厚;在管理模式上,体现非洲人特殊的价值理念;在诉讼审判中,奉行神明裁决;在刑罚观念上,崇尚神威惩罚。  相似文献   

20.
参考咨询工作是图书馆以馆藏文献信息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提供信息产品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的工作。它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深化与发展,是发挥图书馆情报功能、开发文献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图书馆参考咨询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参考咨询人员、参考咨询信息源、参考咨询平台、参考咨询规范、后台的知识管理等几个要素.各图书馆应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协调各项参考咨询要素的建设与配置,力争构建一个全面、高效、优化、开放的参考咨询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