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西广宁县西南角、怀集县西部和南部、封开县北部,以及广西贺县东南部与广东封开接壤的一些山区,居住着一个人数众多操“标话”(或称为“标语”)的人群。1986年八九月份,一些语言工作者曾在怀集县诗洞、永固一带作过深入调查。认为这些“标语”乃属于壮侗语族的一种方言;与壮泰、侗水两语支接近。“标话”的单词与“拉珈语”(笔者按:即广西中部茶山瑶所操的语言)同源词更多。语言工作者并认为“标语”与“拉珈语”都归入水侗语支,更为合适一些。(参阅张均如《标语与壮侗语族语言的比较》。刊于《民族语文》1989年第6期。)  相似文献   

2.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表示数目“一”的数词有两个——it和deu′。本文准备探讨布依语数词?it~7和deu~1的用法特点,同时通过它们与同语族和汉语异同的简略比较,表现布依语数词“一”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方言俚语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在一定地域内语言分化的结果,使之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形成了地域特色。有些方言的使用区域很广,例如中(行、可以)、盘缠(路费)、搬亲(结婚)、抬杠(争辩)等,在河南全省通用。还有许多方言只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内使用,范围很小,外人须经过解释才能理解。 南阳的方言俚语属北方方言的一种地域分支,虽然大部分已溶入北方方言语系,但至今仍保留着它独具的特色。其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趣味性强,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例如:把开玩笑说成是“打渣子”,把滑稽说成是“焦毛”,把顽皮说成是…  相似文献   

4.
汉藏语系     
从狭义来讲,汉藏语系包括汉族语言和藏缅诸语言,从讲这一语系语言的人数来讲,它属于世界第二大语系(仅次于印欧语系),包括300多种语言以及许多方言。从广义来说,汉藏语系还包括傣、克伦以及苗瑶诸语言,甚至还包括西伯利亚北部的叶尼塞奥斯加克人(Yenisey-Ostyak)语言(其关系好象有些勉强)。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东南亚语系或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波里尼西亚语)与汉藏语系有亲属关系,或者该两语系均与汉藏语系有亲属关系,因此有人建议使用一个尽可能把这些语言都包括在内的术语-“汉澳语系”(Sino-A…  相似文献   

5.
执法语言和个别谈话是监狱人民警察经常使用于两种不同语境的语言。因为都是口头语言,所以二者倾向于使用短句(包括短分句)。但是,由于使用语境不同,二者又各有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执法语言中表身份的主题词“警察”相比于个别谈话语言使用有显著性差异;第二,“不得”这类表强制语气的词一般只在执法语言中出现;第三,个别谈话中表疑问的标点(问号)、疑问词(组)、语气词出现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湘南桂北地区的瑶族人大体可分为两支:一支生活在高山峻岭,操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从事以林为主的农耕生后,俗称“高山瑶”;另一支居住在山脚平坝地带,操当地人称作“土话”的一种汉语方言,从事稻作农业,俗你“平地瑶”。尽管他们的语言和生活环境略有差别,但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英语和法语虽然同属印欧语系,但前者属日尔曼语族,后者属罗曼语族。在数百年的互相接触中,两种语言各取所需、从中受益,得到丰富和完善。本文拟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对法语和英语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接触互相丰富的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略论白语的系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展较早的少数民族。白族有自己的语言白语。白语属汉藏语系。但这个语言属于哪个语族,哪个语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国内外对白语系属的看法就有六、七种之多(国外有些说法,不是什么学术见解,而纯粹是帝国主义侵略分子别有用心歪曲、捏造,妄图达到他们的侵略目的的谰言)。现在,就国内而言,也还有三种不同看法: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4):48-48
台湾当局继大幅修改历史教科书后,近日又拿岛内民众日常使用的语言开刀.以“尊重语言平等”为名,大力推动“去国语化”。制订“语言发展法”草案,把现行的国语改称“北京话”,与闽南语、原住民语等十多种语言,都称为“国家语言”。阴定未来将去除“国语”、“方言“的概念.让上述语言“一律平等.禁止歧视”。如此.“国语”的提法将在岛内成为历史名词.其在台湾作为惟一“官方语言”的地位.正进一步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0.
姚同发 《黄埔》2008,(3):104-107
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种语言,目前还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一般估计,大约有七八十种之多。按国内语言学界的传统看法,这七八十种语言分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印欧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重要的语言,它包括七大方言,即官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其中,闽语在台湾地区的覆盖面最广,人们通常所说的台湾方言(或台语、台湾话)指的就是台湾的闽南方言(或称闽南语、闽南话);客家话在台湾也有相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从壮侗语族同源词看语音的稳定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已知的语言里,任何一种民族语言它的词汇的构成,除了一些本民族语所特有的词和借词外,都有一定数量的与其他民族有渊源关系的“同源词”,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台语也不例外。在台语的各个民族语言中也都有许多数量不等的同源词。这些同源词,有的可以看出它们跟本语族的所有语言都有渊源关系;有的只跟本语族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有渊源关系;有的除了跟本语族所有语言都有渊源关系外,还可以进一步看出它们跟汉语及其他语言也有渊源关系。我们把跟本语族所有语言都有渊源关系的词称为“语族同源词”。  相似文献   

12.
四川的羌族     
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羌族人活动的记载,现有人数198252人,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以及绵阳市北川县等地。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自称"尔玛"或"日玛",没有本民...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使用语言材料研究民族学,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重视,有的在研究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特别是使用语言材料研究没有文字的若干少数民族族源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为语言民族学这门新兴的学科,作出了有益的实践。《贵州民族研究》一九八○年第二期上发表《侗傣语族族源与“百濮”、“百越”之关  相似文献   

14.
黄梅天     
《上海支部生活》2010,(8):59-59
上海地区气象名称。又写作“黄霉天”。江南地区的阳历6月、7月之间,北方冷空气和东南方的海洋温湿空气处于对峙状态,气候多雨聚变、雨晴难测。上海地区一般把芒种(一般在阳历6月6日)后的第一个“庚”日作为“出霉”;把小暑日(一般在阳历7月7日)叫做“断霉”。  相似文献   

15.
四川的傣族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地。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多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除云南以外,四川也是傣族人口较多的省份。据1990年的一次统计,四川的傣族人口约6000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会理、盐边等县和攀枝花市郊,与汉、彝、傈僳等民族杂居。四川的傣族在明朝洪武年间,云南景东傣族土司奉调来建昌(今西昌)参与平息元降将月鲁贴木儿叛乱后出现。叛乱平息后,这位土司就地改兵为民,婚娶耕种,并成为长官司、土千户、土百户。新中国成立以前,傣…  相似文献   

16.
布依语是汉藏语系侗泰语族(原称壮侗语族)壮泰语支的一种语言。她具有汉藏语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有丰富的量词作为名词和数词的中介。本文准备介述布依语贞丰话的主要特点,以示布依语量词之一斑。 一、布依语量词与汉藏语系语言类同之外: 1.量词可分名量词、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又可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不定量词、度量衡等小类。例如:dan~1“个”、Pn~3“本”、to“群”、ku~6“双”、sam~3“些”、“石十斗”、Sam~1“庹”、Pai~2“下一下”等。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是贵州高原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文史籍中曾以“越”、“濮”、“僚”、“夷”、“仲”等来指称该民族的先民。直到近现代,在布依族民间仍流行“夷家”、“仲家’等来自汉语的称谓,而同时又以本民族语自称pn49jai‘。本文通过与布依语及其同语族语言进行广泛的语音比较,并参考汉语历史文献记载、民间传说等资料,对“越、濮、僚、夷、仲”等出现在汉文史籍以及布依族民间的民族称谓与现代布依族本族语自称Pu_4Jal_4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实现对外交流的主要区域、中国海洋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地区,闽商则是通过海洋传播中国文明的主要载体。近年来的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还表明,福建是“南岛语族”的重要发源地。长期的对外交往与商业活动不仅遗留了大量福建人在世界各地、海外交通、异域风情的书籍;而且,西方许多国家也将“福建”作为了解中国的窗口,他们以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写下了他们眼中的福建。  相似文献   

19.
布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没有方言的差别,只有土语的区分。全民族的语言现在共有三个土语。布依文方案(修订案)是以布依语第一土语(又称为黔南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布依话的语音为标准音。罗甸布依话和布依文修订方案的标准音同属一个土语。 罗甸、望谟两县毗邻,地处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交界地方,也处于这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常常面临着分类管理的情况。从阶级成分看,曾经有过“红五类”“黑五类”之分,其实“黑五类”原先只有四类,叫“四类分子”,即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四类,简称“地富反坏”(“分子”本指个人,却往往兼指其家庭了);后来又打出若干右派分子,于是有了“地富反坏右”这“五类分子”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