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法国商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商法作为世界三大商法法系之一,别具一格,自《商法典》颁布以来,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和完善,在大陆法系中处于领先地位,与英美法系相比也有明显的自身优点,许多国家受其影响而制定了商法典。在会计规范方面,法国商法不仅确立了会计行为规范,还设立罪名以追究造假者的刑事责任。一、法国商法建立的会计法律制度法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形成于十九世纪上半期,在二十世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典式会计”的现代会计法律制度体系。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强调了人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1804年…  相似文献   

2.
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解放后我国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长盛不衰,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思想解放的洪流触发了人们的新思维,在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基础上,人们对大革命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许多新的见解不断提出,呈现出生动活泼、观点纷呈的局面。一、法国大革命的性质(1)长期以来,我国学者认为十八世纪法国革命是一场旨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其以王养冲等为代表。(王养冲:《关于资产阶级大革命分期的若干问题》,《历史学》1979年第4期。)直到目前,这似乎仍然是…  相似文献   

3.
法国语言政策一直强调国家干预,面对强势语言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冲击,法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维护法语的纯洁性。法语被视作是法兰西民族身份认同的强标记,语言是其民族文化的本质。法国语言政策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本文对法国语言政策进行了一个历时分析,概述了从高卢罗马时期至法国大革命前后几个重要时段的语言政策,力图呈现政策在内容及变化中的连贯、稳定,以突出语言政策所代表和体现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4.
简评《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段德智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具有世界意义的政治大革命,是法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盛大节日。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这一点,甚至说它“并不是”“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仅反映了它本身发生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法国大革命之前的1780年代,知识分子发现催眠术可以作为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一种方式,并能够治病,于是发展为一项社会运动。本书是达恩顿教授第一部法国史论著,以历来为史家所忽略的催眠术这一时尚科学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大量书信、手稿、手册、报刊等史料,追寻催眠术运动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变迁轨迹,探讨催眠术与激进思想、政治运动、民众心态、  相似文献   

6.
在19世纪,法国广大农村民众对大革命存在相当负面的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在大革命中诞生的共和国的政治基础,甚至导致共和制度两度为帝制所颠覆。为了扭转广大农村民众对大革命的负面认知,巩固共和制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大革命教育,树立大革命的正面形象,为共和思想在法国的根深蒂固提供了巨大的助力。第三共和国学校大革命教育凸显出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对稳固政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89年以来,东欧的局势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如何评价东欧的剧变,各种观点,五花八门,现在还难以作出定论。这里,作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今年1月15日美国杂志《每周新闻》有一篇文章把1989年东欧的剧变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文章说,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处决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杜瓦内特,而东欧事变的高潮则是罗马尼亚处决齐奥塞斯库总统夫妇。其实,只要对法国革命史作稍为深入一点的分析,就可以看出,1989年东欧发生的事变,与其说类似于法国大革命,倒不如说  相似文献   

8.
李倩 《法国研究》2012,(4):36-46
克莱蒙-托内尔伯爵是法国大革命初期自由派贵族的重要代表人物,堪称最早参与革命又最早对革命进程进行反思的人之一。他的宪政主张未能见容于革命政治导致了他的失败,但是其部分观点在革命后的法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他试图调和革命与君主制的君主主义倾向及其最终与君主制一同覆亡的命运为理解自由派贵族与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1890年第三共和国特赦巴黎公社战士作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止点。以生息资本作为法国传统的经济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阐述法国大革命使生息资本运行模式及其性质发生根本的转变,也改变其所有者的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10.
张莹 《法国研究》2013,(2):85-89
法国大革命通常被视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原生形态",大革命及其之后法国社会所经历的民族主义可以被归结为两种:"开放的"和"狭隘的",这两股民族主义的思潮和运动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存在着过渡、汇合甚至是妥协。今日法国深陷社会、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在面对欧洲一体化、全球化、外来移民等问题时,民族主义思想在法国大行其道,其中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逐步崛起极具代表性,它意味着"狭隘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在法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法国民法典》(或称《拿破仑法典》)是19世纪以来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民法典。这部法典的制定掀起了经久不息的“制典运动”(Codification Movement),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拟在前人探讨基础上,拾掇有关材料,对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某些重要问题试作进一步论述。一、法国民法典的产生1799年雾月18日,一代枭雄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成为法国的最高统治者。1800年,拿破仑正式下令编纂法国民法典。关于民法典的编纂,众多学者多归因于法国大革命,认为是法国大革命导致了民法典的问世。窥诸史实,此说当然不无道理,但细思之,又似失之偏颇,流于…  相似文献   

12.
.怎样评价法国大革命中以罗伯斯比尔为代表的恐怖行为,这一直是各类史学作品中的争论焦点。本文作者博采各家观点,论述了法国著名作家阿那托尔·法朗士的《诸神渴了》这本历史小说的新颖之处。法朗士不是把法国大革命看成“铁板一块”,而是把他真诚拥护的1789年原则和他深恶痛绝的1793牟暴行区别开来,将人物的政治行为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思想背景、文化环境联系起来,通过清晰的分析和批评,不仅重建了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而且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公民的理想和怀疑,使这本小说成为众多描写法国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在法国成为一种信仰。信仰式自由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信仰和现实之间的张力:一方面要执着地捍卫信仰,同时还需要现实对其进行“拗救”。法国式自由的发展正是在信仰的主题下,从以上两个维度展开。前者以卢梭、涂尔干和萨特为代表,后者以孟德斯鸠、贡斯当和阿隆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法国大革命——人类历史长剧惊心动魄的一幕,给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提供多少可供回顾、深思、研究和表现的内容;法国大革命——充满血与火的人类命运转折,在人心深处激起多么猛烈的情感风暴。二百年来,无数的绘画、雕刻、戏剧和小说诗歌对其或讴歌、或诅咒、或诘难,抒发着或悲、或喜、或恨、或惑的千情万绪。自1789年后到1871年这八十多年是法兰西革命精神得到淋漓尽致发挥的八十年,也是以  相似文献   

15.
巴黎圣·马丁街292号座落着一个颇具特色的博物馆——法国国立工艺博物馆。它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由当时国民公会于1794年10月10日创办。近两个世纪以来,工艺博物馆为法国树立起一座科技进步的丰碑,成为法国工艺发展的见证。国立工艺博物馆不只是一座仅供游人们参观的场所,而是集展览、教学、科研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即博物馆——学校——研究所。说它是博物馆,因为在这里人们可以详  相似文献   

16.
法国在政治理论和实践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众多模式与启示,左右两大派的分野便是其中之一。这一政治分野在大革命后逐步形成,在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意识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并成为法兰西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内社会政治生活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兰西民族原有的政治特性,如中央集权传统、共和同化原则、特立独行的外交路线等均受到新因素的影响,左右两大派的分野也不例外。考察和分析法国左右两派的分野、变迁及前景有益于我们深入理解法国正在经历着的政治文化重组。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革命把戏剧舞台变成了宣传革命理想的讲坛,而同时代的戏剧作品又成为了革命忠实的记录者和推动者。本文以大革命时期的戏剧为研究对象,浅析法国大革命和同时代戏剧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单一制国家的政府间纵向关系体制可以分为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类型。1982年至2003年,法国在20余年的时间内,将其政府间纵向关系体制由原来的集权型转变为集权型与分权型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双轨制"。这场改革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推进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改革的启示是:改革前提是从理论上厘清政府权力的各个层面;改革目标是实现政府权力行使权在政府间的合理化配置;改革路径是经由权力下放实现制度性分权;改革保障是把握好改革内容的系统性和进程的策略性。  相似文献   

19.
两百年前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时代,而且深刻影响了欧美各国19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国的辛亥革命,就曾深受法国革命的启迪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法国大革命进行思想准备的伟大人物,无论启蒙思想家或百科全书派(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及霍尔巴赫等),都曾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定影响,其中许多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过肯定或批评的深刻生动的评论。在这个意义上可说法国大革命与中国有一定的关系。原来他们多系耶稣会出身而富有反叛的思想精神,而耶稣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