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件简介2001年3月1日凌晨,某工厂值班室发生一起持枪报复杀人案。在现场勘查中从死者胸腔中提取到制式猎枪弹塑料弹杯一枚。经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并通过李某口供从其村附近一机井内将作案用五连发猎枪起获。本案李某在作案后便将弹壳带回并烧毁,能与现场提取的猎枪相关  相似文献   

2.
1简要案例 某年10月,在某地一条小路边发现停有一辆三轮机动车,车辆被烧毁,距该车50 m左右有一具男尸,系死者余某。死者颈部有损伤,他杀致死,且手脚被塑料扎带捆绑,经勘验,提取到塑料扎带8根。同时,在现场附近的水泥杆旁提取到塑料扎带1根。办案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时,办案人员还在另一名失踪人员的面包车内提取到塑料扎带四根及嫌疑人家中提取到的塑料扎带一根。  相似文献   

3.
制式霰弹是用塑料弹杯盛装错弹丸,弹林底部装火药(多为有机火药),用机械压制而成。其弹林前端似“花瓣”状,多为四个“瓣”,故在创道内或现场提取到塑料弹杯域在射入口创线检见弹杯损伤,可确定该创为制式雷弹枪射击所致。霰弹创鉴定射击距离是法医学检验的一个难题。射入口创缘弹杯损伤的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有关,利用弹杯损伤可较准确地推断射击距离c笔者曾遇一例,现报告如下。实例李某,男,3O岁。1996年10月20日被人用制式霰弹杀死,死后15h尸检、死者上衣衣领右侧翻领处见一2.4×1.6cm的缺损;右胸上部有一4.2×2.7cm的横…  相似文献   

4.
1案情简介1993年3月26日,某部组织实弹射击考核,在返回途中,走在最后的金某(男,22岁)因枪击不治身亡。经侦查确定为,该战士因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乘实弹射击之机,用配发的五六式冲锋枪自杀。3月27日,对死者金某的尸体进行检验,发现子弹入口在第七肋骨缘距腹中线6.5cm处,创口直径0.7cm,皮缘内卷,周围有5cm×4.5cm类圆形弹晕,稍有隆起,呈烧焦状,为紫褐色,触之发硬;创口周围有火药颗粒附着。死者衣着完整,枪弹入口对应的衣着,从外向内依次为:帆布质冲锋枪弹匣戴(四层)、冬季作训服、白色羊毛衫、米黄色衬衣极短袖衬衫;弹匣戴破口呈星芒状,孔洞内…  相似文献   

5.
1案件资料 某年3月,昆明市某小区一房间内发现一名女性死者。经现场勘查,在涉案玻璃瓶外壁上提取到指印1枚。将提取到的现场指印置于马蹄镜下观察,发现该枚指印反映出部份中心纹线,且整体纹线清楚、连贯,具备比对条件(见图1)。  相似文献   

6.
1案件简介 2006年5月,山东省滨州市某县砖厂发生一起凶杀案,该厂一名职工被杀死在矿,一宿舍内的床上。对尸体进行检验,在死者颈部伤口部位发现不规则异物颗粒(见图1)。后在犯罪嫌疑人宿舍内仅发现水果刀和铁锨各一把。  相似文献   

7.
1简要案情2004年7月18日,某农场水稻田埂处发现一具女尸,经现场勘查,确定为一起杀人案件。家住某镇的宗某(女,29岁)于7月17日晚到某农场水稻田中心渠道内抓蚂蟥(中药材)未归,第二天上午家人寻找后发现死于农场水稻田埂上。现场勘查时发现尸体附近水稻田内有秧苗倒伏及搏斗痕迹,抽干水稻田内水,发现有多枚立体鞋印,用石膏灌模提取,分析是两类秧靴鞋印,经工作其中一枚为死者所留,另一类为犯罪嫌疑人所留。2鞋印特征经对鞋印进行研究,该鞋印为水中立体秧靴(当地比较普遍使用质地较软的橡胶靴)左脚鞋印(见图1),长26.5cm,前撑最宽处9.21cm,后跟最…  相似文献   

8.
1案件资料 案例1某年2月,河南某村村民田某被枪杀致死,从死者体内提取到1枚弹头。该案发生近10个月后,办案民警从湖水中打捞上了1支嫌疑枪支,要求鉴定死者体内提取的弹头是否为该嫌疑枪支所发射。经检验,死者体内提取的弹头为有铜质披甲的非制式弹头,长约11.76mm,圆柱部直径约7.42mm,重4.1g,圆柱部有平行于弹轴方向的擦划线条痕迹。  相似文献   

9.
1案件简介王某,男,41岁,其妻于2003年3月3日报案称:王某死于自家卫生间内。现场观察死者倒在血泊中,尸体旁有一支崭新的小口径运动步枪,现场不凌乱,无撕打及搏斗痕迹。在随后的现场勘查中,刑技人员发现5.6mm变形枪弹一枚,5.6mm枪弹弹壳一枚,并在房间顶部发现一弹着点。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10.
刘刚 《刑事技术》2006,(1):10-10
自勒死亡的案例较罕见,现报告如下。1案例简介2004年8月,在北京宣武区某旅馆内,发现有一男子死亡。现场勘察见,死者位于旅馆地下室一客房内,门锁完好。死者仰卧于单人床上,衣着整齐,无搏斗痕迹,颈部缠饶多圈尼龙绳,尼龙绳一端悬吊一暖水瓶。床头桌上留有写上遗言的3张卡片见图1、2。2案例分析死者将尼龙绳对折,用绳中部套住左臂后,将两端的绳头拉直经胸前,到右颈部,缠绕颈部4圈后,将绳端连一暖水瓶斜吊于床边。床高40cm,暖水瓶中有少量水,重1·5kg见图3。尸体解剖表明死亡原因为窒息死亡。常见毒物检验为阴性。图1死者死亡状态;图2死者遗言…  相似文献   

11.
韩冰  殷瑞英 《法医学杂志》2002,18(4):245-245
1案例袁某,男,35岁,马某,女,35岁,两人系夫妻。某日被发现死在家中。袁某尸体检验见右额、面部眼眶上下15cm×11cm内有30余个小创口,右眼眶有2cm×2cm挫伤;前正中线右侧4cm平第一肋间有4.6cm×3.8cm类园形创口,创缘有挫伤,周围有火药烟晕,并见散在小创口,范围14cm×14cm,胸腔内检出塑料弹杯一枚,弹丸数十枚,弹杯已翻转,变形。解剖检验见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孔状骨折,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右锁骨下动静脉破裂,右肺、食管、气管破裂。马某头发内粘附一塑料弹杯,右耳、枕、顶部在11cm×10cm范围内有30余处小创口,其中右耳廓…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定向反射照相技术拍摄卫生纸上指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7日,宜阳县某村玉米地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件,死者系一名摩的司机,被骗至此杀死后肢解,现场惨不忍睹。现场勘查过程中,在尸体附近的玉米地内提取一个深红色布提兜,并从中发现提取了残缺揉皱的白色卫生纸少许,根据调查访问和分析,判定这个布兜是犯罪嫌疑人带到现场的,从卫生纸揉皱卷曲的形状,分析是犯罪嫌疑人用来包裹作案用的凶器。利用茚三酮显现技术在卫生纸上显现出1枚残缺指纹,运用多种拍摄方法,反复试验,最终成功提取该指纹。专案组围绕着这枚指纹,大面积排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破获这起恶性杀人案件,并从中带破杀人积案2起。在卫生纸上显现拍摄指纹具有特殊性,值得研究,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霰弹弹塞损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 例在一凶杀案件中 ,A、B两名男性头部均被霰弹枪击中死亡。A尸体浸在水中 ,顶枕部有 1 4cm×1 2cm洞状缺损 ,创口向下有 2 8cm头皮撕裂 ,向左有 1 8cm头皮撕裂 ,对应颅骨有一洞状缺损 ,内板缺损大于外板。于枕骨斜坡及枕骨大孔周围提取数枚金属弹丸 ,从枕骨大孔向下可探及金属异物粒。在枕骨大孔处发现圆形多层片状纸垫 ,总厚度 1 8cm ,直径2 1cm。B尸体俯卧于地面 ,在其周围提取圆形霰弹密封纸垫数十片 ,每片直径 2 1cm。死者身穿两层衣服背部均有散在的 8处 0 3cm× 0 4cm的破口 ,并有一枚弹丸嵌在领口…  相似文献   

14.
王军  张良 《刑事技术》2013,(6):55-57
1案件简介某年8月19日,某镇一机井中发现一疑似女尸,经现场勘查证实死者为郑某,死者双脚及右手被尼龙绳捆绑,口部被胶带缠裹后头朝下投入到该机井中,现场勘验人员在胶带上提取指纹1枚(见图1)。  相似文献   

15.
张斌 《法医学杂志》2013,(6):489-489
1案例案例1:某年8月,某县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村民俞某(女,30岁)及儿子耿某(男,6岁)被杀死在家中,2万余元现金被劫。技术人员通过对现场的细致勘验,在死者俞某的一枚指甲缝内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极其微量的生物检材,经DNA检验,得到常染色体STR的基因分型(为死者俞某与一男性混合)和Y—STR基因分型(为一男性)。公安机关据此开展了Y—STR数据库建设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DNA数据检索比对。  相似文献   

16.
1案件简介某年16日20时许,某居民住宅小区内发生一起持枪杀人案,被害人被枪支击中头部后死亡,案发后经过慎密侦查,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当场在其家中搜出自制枪支3支、黑火药1包、“二踢脚”3枚、铜制弹壳3枚、射钉器射钉弹1盒、发令弹3盒及大量的钢珠。其中1支自制枪支为射钉枪改制,可发射霰弹弹丸,为该案的作案工具,另两支为自制左轮枪,只可发射单发弹丸。  相似文献   

17.
汪旭峰  李忠  王文斌 《刑事技术》2010,(5):61-62,72
案例1 2009年3月1日21时许,犯罪嫌疑人窜至一小店,将店主何某杀死后逃离现场,致何某头部有刀伤,现场提取一只塑料钱罐,上有犯罪嫌疑人杀人后翻动现场留下的血迹,隐约有纹线。利用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其它光学检验技术手段拍摄提取检材上手印数枚,  相似文献   

18.
一弹形成两创或多处创口,在日常办案中不很罕见,但若涉及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对枪弹损伤形成机制的鉴定就显得非常重要。作者报告1例通过确定一弹两创形成机制成功进行现场重建的案例。案例简要案情:某日傍晚,在抓捕劫持人质的逃犯过程中,有一犯罪嫌疑人拒捕驾车沿一南北向公路  相似文献   

19.
1 案情简介 2005年10月24日,我市一较偏僻的农村,村民王某被人杀死在自己的小卖部内,部分现金被抢走。现场勘查中,在死者木质拐杖上提取1枚血指印,分析为犯罪嫌疑人所留。该指印纹线清晰,特征明显,有较好的比对鉴定价值。根据现场情况,结合周围环境、尸体检验及调查访问情况分析,决定对周围村庄内符合条件的人依法进行指纹采集。经过大量的工作,本案于30天后破案,犯罪嫌疑人为受害人的邻居王某。  相似文献   

20.
利用Y-STR检验直接侦破强奸杀人案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案例资料易某某(女,8岁半),2006年1月27日失踪。3天后被人发现死于该村一废旧房屋内,死者下身赤裸,阴道口扩张,且多处撕裂,阴道口及臀部有大量分泌物,案件性质确定为强奸杀人。提取死者的阴道擦拭物等生物检材和排查出的12名重点犯罪嫌疑人血样,进行DNA检验。经检验从死者阴道擦拭物中检出精斑,但精斑与送检12名重点犯罪嫌疑人的基因型均不一致。进一步行Y-STR检验,结果12位犯罪嫌疑人与精斑的Y-STR基因型仍不一致,12名犯罪嫌疑人连同他们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个体均被排除。在进行更大范围的摸排后,再次送检16个父系个体的血样,进行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