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罪推定”原则不能否定——与张子培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三期刊登了张子培同志的《“无罪推定”原则剖析》(以下简称张文),所持观点,个人有些不同看法,下面谈点浅见与张同志商榷,并与政法战线上的同志共同探讨。法的阶级性不能否定“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经济纠纷案件的调解,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让有理的一方放弃某些利益,做出让步,以求得案件的解决。这其中,有的是出于当事人的自愿,合法行使自己的处分权力;也有的是当事人认为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为了求得案件的解决,被迫作出不情愿的让步。如何正确理解经济案件调解的让步,是经济审判工作中应慎重对待、认真研究的问题。这里我们刊登了邢威同志的文章,供读者参考。也希望广大读者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使经济案件的调解真正达到明辨是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项建新同志的《漫谈经济纠纷案件的附条件调解》一文后,相继接到一些来稿,对该文的观点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选登部分来稿,供读者分析、参考。也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发表意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律师世界》998年第9期刊登了吴友礼同志撰写的《此案的执行异议成立》一文(下称吴文),笔者对吴文中的观点有着不同的见解,特提出与其商榷。首先,笔者对吴文关于开发区农行和金属总公司间的以土地抵押贷款的低押行为因未办理登记手续而归于无效的观点表示赞同;其次,对吴文关于上述两单位所签订的土地转让协议系合法有效的观点亦表示赞同。但对吴文关于此案执行异议成立即该土地转让协议能对执法院查封的观点不敢苟同,理由是:关于土地等不动产物权的移转,法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登记要件说,即认为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合法移…  相似文献   

5.
近读《人民司法》1989年第7期《一则“寻人启事”引起的侵犯名誉权纠纷》(以下简称《案情》)和刘强的《此案没有构成侵害名誉权》(以下简称《刘文》)两篇文章,很受启发。我们认为,原一、二审人民法院对魏家文诉重庆艺文仪器打字机修配厂(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人民司法》1990年第10期刊登了邢威同志写的(经济纠纷案件调解中的“原告让步”》一文(以下简称《邢文》),读后颇受启发。目前,审判实践中对经济纠纷案件的调解,确实把“原告让步”做为调解成功的突破口,且已形成一种倾向。有相当一部分审判人员为求得案件的及时审结,多在使“原告让  相似文献   

7.
《人民司法》1999年第8期刊载了李鹤贤、庞世耀同志《谈以民事判决书质押的法律效力》一文(下称李文)。文中介绍,甲企业与乙企业因购销合同纠纷诉至某区人民法院,区法院审理后判决乙向甲偿付违约金人民币30万元。乙企业提起上诉,市中级法院判决维持原判。此后,甲企业因经营资金短缺,以该二审判决书为质押向某工商银行申请贷款。该行审查后与甲企业签订了书面质押合同并向甲企业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届满后,甲企业未能如期还本付息。该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根据质押合同,判决由乙直接向该行偿付贷款本息。关于本案中…  相似文献   

8.
<正> 法人能否犯罪?这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价值的问题。徐建同志的《法人不会犯罪吗?》(以下简称徐文,见《法学季刊》八二年第三期)一文,对此作了肯定的论证。读徐文,得益非浅,然而对徐文所持观点却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犯罪行为总系犯罪主体所为,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是解决法人能否犯罪的关键。本文从此出发,谈点个人浅见,与徐建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9.
《法学评论》于去年第二期,第四期分别发表了两篇案例讨论文章,对两份贷款合同是否有效问题进行了讨论。读后觉得这个讨论十分有意义。我认为两文的争论除了具体内容上的出入外,关键还是一个如何对待法律与政策关系的问题。汪雄同志的文章对此有一些模糊观点,我想就此发表点意见。一、政策与法律的基本关系政策与法律的基本关系是什么?这个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新宪法和党的章程中实际上巳作了明白清楚和准确的规定。现行宪法序言指出:“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该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  相似文献   

10.
《政治与法律》一九八五年第五期刊载了俞宏武,鲍遂献的《违法行为也是法律行为》一文(下称《违文》)。笔者对该文提出的“法律行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示赞同。但对该文提出的“违法行为也是法律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提法,笔者甚有异议。本文就《违文》所述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法律行为,已成为法理上的概念,但狭义上的法律行为仍仅为民法所特有。它最早由德国法学家贺左在一八○五年研究罗马法时,为了适应资本主义法律的要求首先提出来的,后来逐渐为世界各国民事立法所采用。如:苏俄民法典,捷克斯洛找克民法典等都对法律行为设专章规定。法律行为,不是因其名词术语的构词本身而为世界上的学者所赞同承受,而是由于它的特定含义以及这种含义在民法中的特殊地位,才使其传为后世。法律行为又称民事法律行为,它的内涵自贺左  相似文献   

11.
读了《光明日报》今年二月九日刊载的潘念之、齐乃宽二同志《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文章,很受教益。但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它在社会主义法制中到底是一个司法原则?还是既是司法原则又是立法原则?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本文想谈一点粗陋的看法,以求取得对问题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与鲁迅》,是郭沫若同志于一九四○写的一篇专论,提出了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古代哲学家庄子与鲁迅思想、创作的关系。郭老认为:“鲁迅颇受庄子的影响”;“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书中的故事为题材而从事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有多多少少庄子的反映,无论是顺是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法通则》第184条规定的“扶养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这一冲突条款,要求法学界回答关于扶养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按我国法律对扶养这一概念进行识别?换言之,如何确定我国《民法通则》中所规定的扶  相似文献   

14.
权利本位论——兼与封日贤同志商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权利本位的基本含义是,义务来源于权利,义务服务于权利,义务从属于权利。权利本位的基本标志是,着眼于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角色的权利。权利本位观与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无矛盾,同时它也不同于个人本位,而是相对于义务本位而言的一个观念。本文并回答了封曰贤同志的七条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法学研究》一九八六年第六期刊登张令杰同志所著《论刑事责任》(以下简称杰文)一文,对刑事责任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了大胆的探索,使人读后很受启发。但是,文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故著此文,愿与张令杰同志及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法条竞合不能从重选择——与冯亚东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亚东同志在今年《法学》第四期上的《论法条竞合后的从重选择》一文(以下简称《冯文》)提出了法条竞合应从重选择的见解。我认为法条竞合不能从重选择,特为商榷。《冯文》所举案例为:粟登荣制造、贩卖假药骗取购药款三万余元。病人服后,无作用。一、《冯文》的实质在于废弃法律条文《冯文》写道:“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严格按照犯罪构成的理论来处理该案,则适用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是最恰当的。”“当普通法条与特殊法条竞合时,应该首先选用特殊法条。‘特殊法条优于普通法条’这可以作为执法的一个具体原则确定下来;如果普通法条优于特殊法条,则特殊法条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与立法的本意不符。据此,对上述粟登荣的处理应适用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这个特殊法条。如果对制造、贩卖假药的行为按刑  相似文献   

17.
<正> 刑诉证据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这是当前法学界对刑诉证据特征的两种对立意见。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刑诉证据有没有法律性特征?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认为,法律性不是刑诉证据本身的特征,它只是认定证据的诉讼程序问题。如果认为法律性也是证据的特征,那就是给证据本身硬塞进某种主观因素,势必会动摇和削弱证据的客观性。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不  相似文献   

18.
<正> 《现代法学》1991年第3期发表了龙宗智同志的《刑事诉讼的两重结构辨析》一文(以下简称龙文),这在我国诉讼法学研究上尚属首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刑事诉讼的“三角”和“线形”相结合的两重结构理论,读后颇有启发。但在一些问题上,笔者持不同见解,现提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1998年第8期刊载了冯英菊同志的“试论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定罪问题”一文,该文从对寻衅滋事罪法条渊源及与之同时从流氓罪中分解出来的聚众斗殴罪法条进行分析比较入手,从罪刑相适应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出发,提出:寻衅滋事罪不能包容重伤、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一篇值得注意的法学文章 张光博同志的《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一文(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以下简称“张文”),以醒目长标题引起了众多读者的注意。 一位法学界人士说:当他猛一见这个标题,以为是《中国法学》发表社论。这可能是张文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张文标题的口气是否过大,姑且勿论。但看上去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与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