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对江苏、四川两省983名农村青年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同地区的同龄非独生子女为参照对象,描述和分析独生子女的就业特征,并检验独生子女的文化水平与就业状况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职业技能状况更好,就业半径更宽,非农职业转移更彻底,但两类青年在就业比例和经济收入两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的教育优势强化其上述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职业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二者的差异之处要远远少于其共同之处.在职业观念的影响因素方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都受个人的性别、家长的职业观念、老师的性别观念以及媒体中表现的性别角色的显著影响,但在具体细节方面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络与青少年”研究述评沈汝发/青年探索.-2001,(6)提要: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对青少年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已引起许多青年学者、社会学者和教育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总结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学者关于网络与青少年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此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罗凌云、风笑天/青年探索.-2001,(6)提要:本文从家庭互动、家庭期望、家庭观念和家教方式四个方面比较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四过”现象仍然…  相似文献   

4.
随着年龄的增长,18-30岁青年经历了职业流动周期由短到长,职业流动速度由快到慢,职业由不稳定到相对稳定的变化.随着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提高,职业流动周期曲线的走势呈"倒U"型,大专、本科文化程度青年职业稳定性最强,月收入在1201-5000元范围青年职业的稳定性要强于月收入低于1201元和高于5000元的青年.职业流动周期反映了青年职业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当代青年的职业发展过程可分为社会闯荡期、职业磨合期和事业起步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媒体宣传和社会舆论关于已婚独生子女不做家务不做饭、独立生活能力弱的观点,利用全国12个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已婚独生子女在上述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与同龄的已婚非独生子女相差无几。现有的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的上述看法与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苏南京、河北保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五大类行业1028名城市在职青年的调查资料,探讨了青年择偶模式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青年在择偶时间、择偶途径选择、择偶条件自评、择偶标准、择偶参谋以及择偶地域范围上具有较为显著的行业差异。此外,不同行业间的青年拥挤感差异显著,择偶拥挤感与择偶结果存在一定关联,但从事教育业的青年在强烈的择偶拥挤感之下呈现出"假象"。青年是否存在择偶烦恼与青年所属行业关系不大。新型择偶方式能否取代自主择偶成为主流择偶途径、择偶标准差异与择偶结果的矛盾关系、行业对青年择偶地域范围的影响是否会持续下去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城市青年职工住房分层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8年兰州市城市青年职工住房状况抽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兰州市城市青年职工的基本住房状况,发现城市青年职工的住房状况与其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以及家庭情况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城市青年职工货币支付能力的差异和购房准入机制差异的客观存在,不同层次的城市青年职工获得住房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尽相同,城市青年职工的住房状况出现分层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当前城市青年安全感的现状,采用自编的安全感问卷对531名城市青年实施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城市青年的安全感处于中等水平,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感偏低;男性各方面的安全感高于女性;未婚和已婚青年安全感存在结构性差异;城市青年安全感随学历提高而提升,但本科学历的城市青年的职业安全感最低;城市青年安全感在收入上呈现"V"形,中等收入的城市青年安全感最低。研究结果给我们诸多启示:城市青年安全感的总体现状既令人欣慰,又给人以警示;城市青年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感亟待提升;要重视群体差异,增强提升城市青年安全感的实效;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形成提升城市青年安全感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青年的住房状况和主观阶层认同是关系到青年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住房负债(包括正规金融借贷和非正规金融借贷)会显著降低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提高青年阶层认同向下偏移的概率;(2)“有房无债”的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显著高于“无房无债”的青年,但是“有房有债”的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与“无房无债”的青年并没有显著差别;(3)机制分析表明,住房负债主要通过降低青年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削弱青年的主观幸福感来影响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4)异质性检验表明,住房负债对主观阶层认同的负向影响在城镇、教育水平较低、中等以下收入的青年群体中更加突出。本研究揭示了住房负债对青年主观阶层认同的深刻影响,拓宽了住房分层研究的视野,对青年的家庭资产配置、债务管理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山东青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职业差异张华职业是影响青年思想道德水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以及满足个人需要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青年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因此,每一职业的青年思想道德状况在整体上常常呈现出有别于其它职业青年的特...  相似文献   

11.
通常认为,改善营商环境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但改善营商环境对国家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程度究竟是怎样的?哪些阶段、哪些地区营商环境改善措施对就业的影响更加显著有效?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未给出实证性结论。本文采用2009—2019年全球10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准入-运营-退出为主要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营商环境改善理论分析框架,检验营商环境改善对就业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1)营商环境改善与就业率增长、失业率降低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改善营商环境对降低失业率的正向影响更大。(2)准入、运营和退出环节环境改善,对就业率增长、失业率降低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运营环节相关系数更大。(3)营商环境改善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于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就业、降低失业的效果显著性水平更高。这些回归均采用就业率与失业率做替换测度,说明结论具有稳健性。上述结论表明,改善营商环境能促进就业增长,并在全生命周期中呈现“倒U型”结构。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及2021年新青年市民群体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描述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重点分析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影响因素的时期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有所改善,表现为其在业比例较高且较为稳定、职业层次略有提升、就业稳定性有所改善、工作收入持续增加、劳动保障水平在波动中上升,但是也存在工作强度普遍过高、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和队列差异依旧明显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变化是农民工就业保障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等宏观背景以及个体人力资本、家庭经济禀赋和家庭压力等微观因素共同形塑和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认为需要健全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构建多元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个体化”向“家庭化”转变,以切实和系统地推动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职业心理是个体关于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现象以及关系到职业活动的个性心理倾向,对于广大青年军官而言,职业心理集中表现为:青年军官如何看待自己的军旅生涯和军队生活,是否认同和追求军人的社会价值。在新世纪新阶段,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新一代青年已经成为青年军官的主体,他们对于军旅生涯和军事职业价值的认知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苏元元 《前沿》2013,(22):183-184
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某大学“90后”大学生495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依次为安全型、拒绝型、先占型、恐惧型.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在文理科及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而依恋回避在生源地及性别上差异显著,依恋焦虑在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差异显著.(2)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文理科及年级上差异显著.(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省1192名职业青年进行的一项情绪情感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青年的国家自豪感、幸福感等积极情绪体验强烈,不合理、不满意、愤怒等因收入和社会环境引起的负面情绪体验广泛存在,且职业青年的情绪情感体验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社会管理和青年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武汉市600名18-30岁青年的调查资料,对独生子女的择偶观念与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类青年在择偶观念与行为方面的一致性远远多于相异性.其中在择偶模式、择偶标准等方面两类青年基本是一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的理想恋爱年龄早于非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在择偶时更看重父母意见.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调查显示,199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人均5854元,比上年增长7.9%,增幅高于上年2.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3%,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上海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人均突破10000元,为10932元,成为我国收入最高的省区市。从31个省、区、市年收入分布看,位居全国前5位的地区分别是上海(10932元)、北京(9183元)、广东(9126元)、浙江(8428元)、天津(7650元);而位居后5位的省、区、市分…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我国新的基本国情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客观了解国人的养老需求、积极应对老龄化是当下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独生子女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迈入养老阶段,独生子女在传统家庭养老中正面临持续压力。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对独生子女的分布特征进行整体性描述,进而深入分析独生子女群体对其父母养老偏好的差异性特征。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模式;在独生子女内部,非农业户口、东部地区、女性、更高学历和更高收入的群体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模式。进一步了解独生子女的养老责任观念,有利于客观认识传统孝道文化中家庭养老的影响,为独生子女群体父母的养老谋划更为友好的养老政策和保障措施,以更好地迎接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型和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9.
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就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和城市的竞争力,也影响着他们的城市融入程度。青年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是一个城市关联知识获得与运用的过程。通过对"Free MBA"公益项目的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以及项目效果的分析发现,参加"Free MBA"培训,对于青年外来务工人员转变职业观念、提高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育社会资本,以及提升企业绩效和文化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知识屏蔽,促进青年外来务工人员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于当前社会工作开展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提升城市青年外来务工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有利于培养青年技术人才,提升青年城市融入和核心竞争力,满足城市发展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北京市在职青年消费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借助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不仅包括北京市在职青年的总体消费水平、主要消费领域、消费影响因素等,还包括对在职青年的理财观念以及购物习惯的考察。提议建立健全综合社会保障体系调动青年消费积极性,加强青年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以满足青年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