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潘益杰  李远夫 《小康》2005,(1):46-46
请各界将目光聚焦于此:《小康》杂志从这一期开始将推出一项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指标——小康指数,为读者忠实记录中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里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历程。中国在本世纪的基本走向,甚至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取决于我们在这个看似短暂然而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思考、选择和行动。以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标志,就总体水平而言,我们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按世界银行的分类,我们已经走出了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少…  相似文献   

2.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也不断提高,中国从一个人均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在  相似文献   

3.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称,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提高到6%,而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236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表明,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这说明我国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全球绝无仅有的人口大国。温家宝总理深刻地说过,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一般认为,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而人均GDP,则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成长门槛”。现在我们跨过这道“门槛”,标志着我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低收入国家行列,人民…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按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我国去年已进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行列。据统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800美元,标志着中国整体上摘下“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进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行列。50  相似文献   

6.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继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100美元后,在短短的4年内于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薛力 《时事报告》2009,(4):97-98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这表明我国人均GDPE,跨过3000美元的门槛。世界银行有一个标准:人均GDP75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2996—9265美元为中上等收入国家;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由此可见,我国已跻身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8.
徐彬 《理论月刊》2012,(10):115-119
救助低收入群体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调整收入结构的重要步骤。由于导致收入偏低的城乡差别较大,救助方式也必须城乡有别。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认为应该以促进就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城市低收入群体救助体系;以技能培训和信贷扶持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救助体系,增强救助措施的针对性,帮助其提高增收能力,走出低收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盛茗 《观察与思考》2005,(21):20-21
<正>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现在世界人口大约有60亿。如果把贫困线定在每天每人1美元的标准,那么全世界还有12亿贫困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0%。由于贫困,在低收入国家有很多儿童营养不良。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低收入国家,5岁以下的儿童有50%营养不良;由于营养不良,低收入国家的儿童有20%活不到5岁。贫困人口中6亿人属  相似文献   

10.
徐世澄 《人民论坛》2012,(30):52-53
近十年来,拉美国家政局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好兆头,初步展露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曙光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按照世界银行2011年7月的定义: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005美元及以下的经济体被定义为低收入经济体;1006美元到12275美元的经济体是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中等收入经济体里又分为两个层次,1006美元到3975美元是中低收入经济体;3976美元到12275美元为中高收入经济体;12276美元以上的是高收入经济体。按照这一标准,2011年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简称拉美)33个国家中,属于低收入经济体的只有海地1国;属于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总量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95933.3亿元。 二、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超过800美元,2001年超过90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或中低收入国家水平的下线。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8,(16)
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历届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1992年以来,连续组织了多轮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特别是近两年组织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帮助一大批农村低收入人口摆脱贫困,一大批经济薄弱乡村走出困境。近期,我们赴苏北宿迁、连云港等地区调研,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给经济薄弱地区与农村低收入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新青年·新期待——改革开放30年青年发展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步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30年来,我国实现全面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人均国民总收入则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1].2008年,尽管从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经济在世界的位次超过德国,从而跻身全球前三名的行列[2].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南亚的合作,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前夜。大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与南亚的合作具备这三个条件。 2014年6月6日至6月10日在昆明举行了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主旨演说,他指出2013年中国和南亚双边贸易额近10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南亚国家投资累计超过40亿美元,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累计超过850亿美元。中国与南亚合作正处于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张茉楠 《传承》2011,(4):65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人均GDP也已超过4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国家盈利模式将出现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世界银行将世界各经济体按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P)划分为三组,即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并每年公布新调整的标准。2010年世界银行关于高收入国家的划分标准为人均国民收入12276美元及以上(按现价美元,下同)。2011年,我省人均GDP为58665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测算,约合9083美元,预计今年可突破10000美元大关,这意味着我省正进入一个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虽然随着历史变迁,经济环境、发展条件都已发生明显变化,但研究现代化先行国家  相似文献   

17.
张茉楠 《传承》2011,(2):65-65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人均GDP也已超过4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人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国家盈利模式将出现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18.
【"馅饼"还是"陷阱"?】 世界银行20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它的意思是说,当一个国家从低收入阶段攀上中等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的平台后,会面对两难局面。一方面是工资水平提升后,失去了低廉劳动力价格的优势,无法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另一方面是尚未有足够实力,在尖端技术研发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两方面的夹击会形成“陷阱效应”,中等收入国家因此会面临经济增长的停滞期,并可能长期走不出来。  相似文献   

19.
马涛 《人民论坛》2023,(2):92-95
2022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而非全面经济衰退。尽管美国202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经济出现了反弹,但在高通货膨胀率下,美国经济仍表现为复苏持续乏力。高通胀冲击了美国几乎所有家庭的消费支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令美国多个重要行业不断降温,还影响到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前景。美联储连续加息使多国货币相对美元贬值,大量美元回流美国将冲击这些国家的金融系统安全和资产价值。未来美国经济是否会全面衰退是一个模糊问题,而美国经济多大概率陷入衰退则是一个精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维护社会运行秩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离不开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进入"十二五"时期新的发展阶段,我省已经处于人均生产总值由7000美元向1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