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力 《党政论坛》2003,(9):15-17
谭力的“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认为: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身体力行,带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地实践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2.
一、民生建设理论认识的新高度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到河北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权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权力观的集中概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思想内涵: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即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人民公仆”与“社会主人”的关系;社会主义事业领导者的历史作用,是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揭示了领导者“为谁掌权、如何用权”这一涉及权力观的根本问题。重温邓小平的权力观,对于牢固树立并真心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倡导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仅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而且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现途径是领导干部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因此,领导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之中,最本质的要求是执政为民。如何贯彻这一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强调:“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明确了执政为民的关键在为民。因为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维护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党要始终坚持和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王颖 《学理论》2008,(15):5-8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和优良传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7.
党利强 《学理论》2012,(23):3-4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至今都努力践行着“一切为了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坚持着:“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也就是以民为本.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挑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开创了中华民族强国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为民”思想。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立了党的宗旨,是党的“为民”思想基础;邓小平使全体人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实现了党“为民”工作的历史转折;江泽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体现了“为民”思想的升华和与时俱进;胡锦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是新时期“为民”的实践指南。三代领导人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为民”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我们党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最新表述 ;在找到了领导干部群众观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 ,乡镇党委书记要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 ,做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表率。  相似文献   

10.
宋锦华、王玉林的“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指出:正确地把握好党的先进性品质,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价值基础。正确地把握好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权为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价值尺度。正确地把握好党的先进性品质,必须以“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价值动因。  相似文献   

11.
廖华  德诗 《瞭望》2005,(46)
广饶叫响了一个口号:“群众需要的,就是政府做的”。广饶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政绩观,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把为民、安民、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  相似文献   

12.
管好管理者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的要义,一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即所谓“利为民所谋”;二是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即所谓“权为民所用”。而防止公共权力滥用的目标,正是使每一个(不是少数人,不是部分,也不是大部分)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做到这两点,对管理者个人品质的要求,就是“情为民所系”,即一切以人民利益力指归,而不借助公共权力谋取任何私利。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固然要看它做成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3.
戴生岐 《理论导刊》2006,1(7):22-24
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任务。我们认为,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按照胡锦涛西柏坡讲话中所要求的,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4.
作为山西头号交通工程———大运高速公路的建设 ,在为山西经济腾飞铺就又一道新的坚实起跑线的同时 ,也创造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时代精神———“大运精神”。大运精神是实践执政为民宗旨的宝贵财富 ,这集中表现在 :建设大运高速公路是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指导下的科学决策 ;大运路建设的高质量实施 ,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 ;大运路建设中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关注与悉心维护 ,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情为民所系”的党性要求。为此 ,大运精神对新时期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加强党风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明确重点,立足基点,打造亮点,带领全党同志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以感人至深的事迹,谱写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动人篇章,树立了一面为官之旗。学习郑培民精神,必须理顺做人、做官、做事的关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官意”顺“民意”,“官位”求“优为”。  相似文献   

17.
一、民生建设理论认识的新高度 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到河北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8.
任硌  刘海 《瞭望》2003,(10)
十六大后的中国再度掀起“加快发展”的浪潮。地方政府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描述了本地的发展目标和大政方略,而从地方党政“一把手”在履任之初最先抓的或者优先考虑的事情上,又可以观察他们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我们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省一级领导干部,如何带领本地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攸关全局。囿于篇幅,我们只从东中西部备选择了几个省市作为观察对象,但从中我们还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十六大后新形成的各地的党政领导班子,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务实谋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省级领导班子的一代新风。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政绩观必须以群众认同度为标准。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表现为公民利益,它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的矢量合成,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按其方向规范执政力矢量的方向,是在执政实践中充分体现我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轨迹     
《瞭望》2006,(9)
2001年-2005年,“十五”计划——中国最后的一个5年计划, 以动人心魄的奋进姿态画出了一道温暖人心的轨迹,这便是“以人为本”。 2002年12月,当胡锦涛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前往西柏坡向国人承诺,他所领导的执政团队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