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向荣 《民主》2004,(5):34-36
2004年5月,上海作家叶辛的电视体长篇小说《商贾将军》问世。叶辛曾经因知青题材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和《孽债》,以及由这两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而驰名文坛。2004年3月,他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推出新作长篇小说《华都》。其实,他的文学作品很多,有如百花园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08,(22):36-36
萧克将军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直到五十年后才得以出版,其中曲折,令人感叹。 驰珊战场60余年的萧克,从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到1935年率二方面军北上,与一、四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用身经百战、屡立战功来概括他的革命历程是毫无夸饰的。  相似文献   

3.
在“八一”建军节前夕,肖克将军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了。 这部书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50年后的今天,它才得以出版,其中曲折,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4.
囚禁中的张学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张学良将军从“西安事变”后到今天,已度过了四十八年囚禁生活。本刊发表的《囚禁中的张学良》,只记述了张学良将军在大陆被国民党囚禁的内幕。从他过去的囚禁生活,可以想知今天张学良将军在台湾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5.
自从黄济人同他的两部文学作品——《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和《崩溃》连在一起之后,人们不由对他作着种种推测。有人说,“黄济人”很象个民主人士的名字。有人说,顾名思人,黄济人当是老态龙钟的国民党内幕知情人。于是,有人尊称他为“老先生”。然而,推测失实。见了他面的人难免要惊讶他竟如此年轻:今年才三十七岁。以他的年龄和阅历,何以能写出《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和《崩溃》这类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我在巴黎旅居数年,与法国龚古尔文学院院士罗布莱斯过从甚密,曾将他的名剧《蒙塞拉》译成中文,由陈颙同志执导,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公演。此后,他的长篇小说《这就叫做黎明》、《艰难岁月》、《威尼斯的冬天》和五部中篇小说,以及另一剧本《绮窗恋》陆续译成中文,这位法国老作家遂应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三次访华。  相似文献   

7.
李勇 《瞭望》1991,(23)
他的外表是个典型的陕北汉子,身躯饱满,脸膛黝黑,两道剑眉颇具力度。就是他,继80年代初以小说《人生》风靡全国文坛之后,最近又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相似文献   

8.
一本书,让韩兢成名天下。这本书叫《隐形将军》,2008年出版即脱销,现已两次再版。韩兢在这本书里写的,是他的父亲韩练成。  相似文献   

9.
柯云路在他的系列长篇小说里写了那么些人物,也真是难为了他。电视剧《新星》播放时,李向南、顾荣、潘苟世几乎家喻户晓,议论纷纷。这回读他的《衰与荣》,又熟悉了另一批人。我对一闪而过的庄韬发生了兴趣:柯云路把他写到骨子里  相似文献   

10.
孙大光 《侨园》2012,(5):10-11
2012年2月28日的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刊出一篇令许多华侨华人关注的新闻:《奥巴马总统收藏王世清将军的书画作品》.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洛杉矶举办的竞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美国总统在繁忙的竞选活动中接见王世清并收藏其作品,显然,王世清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身在美国"文武双全"的知名华人将军:国际著名书画艺术家、美国志愿后备军人协会行动总部副司令.  相似文献   

11.
周唯一 《各界》2010,(8):84-86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相似文献   

12.
高延萍 《侨园》2014,(2):90-91
神秘的无名氏 4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位耀眼新星,他的两部长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倾倒了少男少女和知识分子,成为当时文坛上少有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3.
程青  梁晓声 《瞭望》2020,(19):58-61
热血,真挚,关注社会,梁晓声的小说总是与时代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的写作注重把社会重大命题纳入到个人经验之中,将现实主义传统发扬光大,并重申了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作品便风靡全国,由他那些读者众多的知青题材小说如《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触动人心,那时他便是家喻户晓的作家。时隔三十多年他推出三卷本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周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折射出近半个世纪家国、制度、情感结构、道德伦理的嬗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部九十多万字的具有史诗性的长篇巨制,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继《平凡的世界》后又一部朴素、真诚、饱含悲悯之心的作品,并获得代表中国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茅盾文学奖。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后的馈赠陶汉章编者的话;陶汉章将军,从1933年(16岁)参加工农红军,几十年戎马生涯,却笔耕不出。1935年,年仅18岁即写出《战术概则》一书。战争年代,他在指挥战斗,从事军审教育的同时,潜心研究军事战略战术问回。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广州...  相似文献   

15.
王蒙怀着崇高的理想,不到十四岁便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党员,他走过了广阔的人生道路,经历了许多坎坷,曲折,苦难。曾经春风得意,19岁开始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22岁发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鸣惊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久,划定为右派,打入另册,抬不起头来,在新疆一呆就是十六年。他曾担任过这样那样的要职,包括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20,(5)
正黄蓓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家。当然,她不仅仅是儿童文学家,她的许多成人文学作品也非常优秀。她的长篇小说《夜夜狂欢》《新乱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样透明》《派克式左轮》,中短篇作品集《在水边》《这一瞬间如此辉煌》《请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间》《危险游戏》《忧伤的五月》《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以及散文随笔集《窗口风景》《生命激荡的  相似文献   

17.
伏琛 《瞭望》1988,(17)
林语堂早已于一九七六年长眠于台湾省阳明山故居。台湾文化界人士一再建议把这所故居改建为林语堂纪念馆,却一直并无动静。尽管林氏方死之时,台湾报刊把他誉为‘一代哲人’,也有人认为中国人能成为‘世界性作家、学者的,只有林语堂一人’,但是,他去世后显得比较寂寞,这是事实。 在大陆,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已经于近年印了出来,他的《翦拂集》也已由上海书店影印,而被海外人士视为宣扬中华文  相似文献   

18.
新鲜观点 一鸣惊人 俎永湘今年已经71岁了.但老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告诉记者,他出身河北省乐亭县一个世代书香、酷爱《红楼梦》的家庭.他毕业于辽宁大学,1964年参军,1987年转业到鞍山,2004年退休,现在是辽宁作家协会会员、鞍山社科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俎永湘可谓是一个学者型的干部,他身在官场却始终研究《红楼梦》不懈.他说,他的祖父辈的家都有《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手抄本,他从1956年开始读《红楼梦》,至今读多少遍已记不清了.40多年,他读红楼,研究红楼,查资料,访专家,到处调查研究,终于在2007年出版了120万字的研究成果《红楼梦砧解》.  相似文献   

19.
杜艳萍 《民主》2023,(2):40-41
<正>人物名片王松,民进会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曾任民进天津市委会委员、文化与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十二、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红》《暖夏》《烟火》等三十余部,中篇小说《红汞》《双驴记》《哭麦》《红骆驼》等三百余部,短篇小说若干。中篇小说《红骆驼》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走在文学路上的理工男王松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之前曾作为知青在农村插队,虽然艰苦但他一刻也没放松过学习,上大学是他最初的梦想。1977年,怀揣着对“哥德巴赫猜想”敬仰,他考上了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如愿成为一名大学生。然而,  相似文献   

20.
哈瓦那专电提起邵黄将军,无论在古巴政界、军界或在普通民众之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已长达十六七年之久,所以人们都习惯于尊称他为邵黄将军。邵黄将军的父母双亲均是中国人,父姓邵、母姓黄,祖籍广东增城。邵黄将军于1938年9月4日出生在古巴中部马坦萨斯省洛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