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美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商业保险与政府医疗保障计划共同组成,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医疗保障计划主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退伍军人、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美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以渐进方式进行.美国医疗保障对深圳的启示有:政府高度重视,强化主导作用;重视法制建设,完善执法系统;加大财政投入,健全保障机制;完善偿付机制,遏制费用上涨;严格监管机制,杜绝医疗欺诈;坚持基本方针,逐步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子化政府发展最早并最为成熟的当首推美国。在美国,电子政府又被称为“虚拟政府”。虚拟政府的筹划和建设大体上是由美国联邦政府统一发起并组织和调控的。在联邦政府下面,共有自发组织、政府组织、公益性组织等组成10个监管政府信息化的组织机构,冠以一个总的全名叫做:政府技术推动组。  相似文献   

3.
灵山 《理论视野》2010,(11):55-56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美国大使馆文化处、福布莱特基金会和美国国际教育学院联合负责选拔的汉弗莱国际项目。在这一年期间,游访了诸多美国城市,调研了从联邦、州、县政府部门到各类社团、基金会的许多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参观了许多国际著名大公司、大企业的总部,更是数次光顾过马路旁边的Farmer Market(新鲜蔬菜直销市场)。  相似文献   

4.
王建华 《团结》2008,(1):39-39
近年来。政府投资项目农民工工资欠付问题日渐突出,从审计途径得出的结果看,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政策性因素,一些项目资金不到位。甚至有的项目根本属于未批准建设、资金落实不了的“钓鱼”工程:二是管理性因素。工程款未根据合同约定按进度及时拨付;三是承包方或包工头恶意拖欠农民工资等等。  相似文献   

5.
改革政府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和难题之一。十几年前,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就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是问题本身。”时至今日,改革是创造高效政府的关键这一观点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共识。然而,尽管各国历届政府都坚持不懈地把政府改革列入议程,有的甚至提出了极为详细的方案,但较为普遍的现象却是:改革决心很大而效果欠佳。就我国来说,亦未能幸免,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前三次政府改革,成效不大,有目共睹。那么,世纪之交的新一轮改革能否走出怪圈,前景如何,自然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6.
近来,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公务员带薪休假制度,有的甚至在制度上加上“强制”二字。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是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带薪休假的制度也是政府制定的。另加“强制”实属多余。对于除了公务员之外的广大社会劳动者来说,如何像公务员一样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倒是真的需要政府“强制”实施。  相似文献   

7.
高钢 《学理论》2008,(5):58-59
儿子在美国上小学的时候,我去他们学校考察,发现同一年级的各个班级上课的方式都不一样。同样是美国历史,有的班级组织看电影,有的组织去博物馆,有的班级的作业是让孩子写文章,有的则是让孩子模仿历史人物进行演说,千奇百怪。  相似文献   

8.
面对金融海啸,美国新组阁的奥巴马政府中出现了"购买美国货"的贸易保护主义呼声。有提议要求总规模约为9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所需要的钢铁,要由美国企业在国内生产。美国国会参议院2009年2月6日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还加入一项议案,限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雇用外国员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0,(5):47-47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扔指出,目前实行债转股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构架上来看,首先,我国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由政府拨款成立的,财政部拨给每家公司100亿元资金。这样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在选择债转股项目时,由政府来决定,而不是市场决定。最后决定债转股时,往往是凭政府一句话。  相似文献   

10.
私营化的浪潮冲击了美国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提供领域,于是美国各层级的政府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权移交给了非赢利性和赢利性组织。私营化运动将从原来由政府垄断或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领域向政府更少的介入公共服务的提供转变。合同是过去近50年来公共服务私营化运动中运用最多的方式。尤其为那些寻求在私有市场和公共服务提供领域,最少的政府干预为竞选的官员和政府机构的管理者所推崇。本文主要探讨是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私营化的核心问题:竞争与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此外本文对于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私营化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乔磊 《党政论坛》2011,(20):58-58
美国吃政府饭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出钱养活的人,主要体现在教育系统,美国的公立大学、社区学院、中小学都是由政府负责财政预算,其雇员不列入公务员序列。第二种就是公务员序列,完完全全的公家人。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为221万人,联邦政府预算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人员的开支。在联邦政府预算中,一年支付雇佣人员的薪水约为2540亿美元,占预算的9.1%。各州、县和市政府都有雇佣人员,他们皆属于公务员。  相似文献   

12.
美国吃政府饭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出钱养活的人,主要体现在教育系统,美国的公立大学、社区学院、中小学都是由政府负责财政预算,其雇员不列入公务员序列。  相似文献   

13.
办实事,是勤政爱民之举,凝聚民心大措,时下已成气候。但笔者发现有的地方和单位草率上马。结果因财力不足,大掏企业和群众的腰包,使企业应按不暇,群众叫苦不迭,办实事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办实事何以增强群众负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科学论证,盲目确定项目。二是资金使用不合理,有限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有的甚至大肆挥霍,惊奥体之慨:三是有的基层干部把办实事当作往脸上贴金和赢得上级好评的资本。报喜不报忧。办实事变味的结果直接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加剧了干群矛盾,因此,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即着手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就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走在前列,其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突出特点是由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共同组成。 硬性指标是由美国会计总署承担的对政府的绩效审计。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总署率先把对政府工作的审计重点从经济性审计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重的审计(3E审  相似文献   

15.
潘燕 《瞭望》1995,(18)
政府、企业,都需要更新思维──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盛洪本刊记者潘燕记者:看了本刊记者反映上海新一轮企业改革难题的文章,您觉得主要问题出在哪里?盛洪:我看有的出在政府决策上,有的就在企业内部。关键是政府、企业都需要更新思维。比如“二毛”在清产...  相似文献   

16.
书讯二则     
由邱勇主编的《管理工作的金钥匙》一书,最近由北京海潮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为《中国当代思想教育艺术精华丛书》之一种,融加强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于一体,是本书最大特色。本书作者有的是来自企业管理工作第一线的厂长、经理、党委书记,有的是专门从事管理学教学工作的大学教授以及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政府官员。他们的文章各从不同的侧面或不同的角度探索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特点,力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唐建文)  由陈步峰等同志创作的《现代…  相似文献   

17.
连日来,“9·11”恐怖袭击事 件和反恐怖战争成了当 前美国朝野无时不在念叨的事情。人们从事件发生后的惊恐万状渐渐转入忧虑将来。在政府的反恐怖战争动员面前,美国人有的主战,有的反战。大家瞻前顾后,普遍焦虑不安。惊魂未定 “9·11”事件发生得如此突然、杀伤如此之重、冲击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是无人预料到的。美国占有全球1/4的财富,军事、科技遥遥领先,政要不乏傲视天下之  相似文献   

18.
吴爱桩 《党政论坛》2014,(12):56-57
长江商学院作为中国顶级商学院,它是一个才智圈,还是名利场和生意场? 在中国,最火的商学院有两个,一个是上海的中欧,另一个就是北京的长江。这也是中国仅’有的两家“体制外”商学院——前者由中国官方与欧盟共同创办,政府背景浓重,以专业化、国际化著称;后者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根植市场,民间色彩浓,江湖习气重,争议也多。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中的政府利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李学 《行政论坛》2002,(1):9-10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有权威的价值分配。”它的内在逻缉是作为运用社会政策进行利益分配的政府,在利益的选择分配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公平、公正的公共政策能带动社会经济全面迅速发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的国家由于政府使用了卓有成效的公共政策,使国家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快车道,也有的国家因公共政策的失误、失真甚至误导,而使国家陷于混战、衰退的深渊中。究其原因,林林总总,但无疑与政府的公共政策有关,本文将从政府利益的角度,探讨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针对转型期中国政府的现存利益及弊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议题,民生问题是中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首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长期以来,民生问题主要由政府自己定自己办,特别是政府与群众在视角上的差异等因素,地方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时往往面临“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相脱节”“有限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项目推行难”等难题。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是浙江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项目的制定引入人大制度轨道,通过多主体参与来解决民生难题的实践创新机制。它通过民意聚合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分别实现了决策与民意、协商与票决、监督与助推的结合,并发挥了推进地方政府民主决策、确保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保障民生项目有效落实、发挥地方人大职能作用和构建地方新型治理格局等五种基本功能,成为当代中国地方人大破解民生难题、发挥代表职能和优化地方治理的一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