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79年以来,铜仁地区发生以水牛为主的蹄腿肿烂病,给当地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作者采用自拟的中草药药方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一)发病情况 1.发病数:调查126头牛,其中水牛发病122头,占96.83%;黄牛4头,占3.17%。  相似文献   

2.
1983年1月初到4月中旬,我县大批发生以水牛为主,表现跛行、蹄腿肿胀,溃烂,严重的蹄壳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干硬坏死(结疤)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不明疾病。全县3.8万头耕牛中,共发病4998头(其中黄牛21头),死亡1049头。其中以芦溪等五个公社最为严重,发病3139头,占全县的63%,死亡649头,占全县的61.4%。  相似文献   

3.
牛肠黄是四川省役用牛只常见多发病之一。常因确诊困难,延误病机或失治、误治而造成死亡。现将1972年4月至1977年7月记录较详的74例,初步整理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动物种类:黄牛38例(占51.4%),水牛34例(占45.9%),乳牛2例(占2.7%)。黄牛、水牛全为役用牛。两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县于1984~1986年,采用毗喹酮三胃注射治疗耕牛血吸虫病2627例,转阴率为98.72~100%,并对部分治疗牛进行了血液生理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耕牛及分组:由疫区松湖乡和昌良乡选用自然感染血吸虫的阳性牛共55头,其中水牛30头、黄牛25头。共分4个组:试验1组20头水牛,按10mg/kg剂量三胃注射;试验2组有黄牛15头,按15mg/kg剂量三胃注射;对照1组有10头水牛,按25mg/k6剂量口服;对照2组有黄牛10头,按30mg/kg口服。 2.测定项目和方法: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个月测定以下生理指数:红细胞数(试  相似文献   

5.
1963年以来,崇安县的水牛发生以高热稽留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作者于1981~1986年对该县5个乡44个村374头牛(水牛323头,黄牛51头)作了调查。其中水牛发病54头,其发病率为16.71%,而黄牛未见发病。从20例发病水牛血片中共捡出虫体1787个,单梨形虫体占37.21%,双梨形虫体占35.03%,椭圆形虫体占16.73%,环形虫体占7.67%,圆形虫体占1.34%,变形虫体占2.01%。梨形虫体平均长度为1.98μm,均短于红细胞半径(2.76μm)。具有一团染色质。红细胞染虫数1~4个。病原经鉴定为牛巴贝斯焦虫Babesia bovis(Babes,1888)。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①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蹄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②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线病变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跗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③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④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永川和宜宾地区60日龄内的哺乳小水牛,散发一种以拉白粪或灰白色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当地群众称为“犊白痢”。用粪便镜检证实为犊牛新蛔虫病,1980年以来我们用病牛粪镜检101例,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资料 发生地区处于四川中南部丘陵地带,雨量充沛,水牛以青草或干稻草为主要饲料,多以圈养为主。圈舍内常有粪尿蓄积。本病无季节性,不分公母均可罹病,发病犊牛最小者16日龄,最大者56日龄。其中20日龄内发病7头,占发病犊牛的6.93%;20~30日龄发病40头,占39.6%;30~40日龄发病35头,占34.6%;40~50日龄发病16头,占15.8%;50~56日龄发病3头,占3%。在发病犊牛中20~40日  相似文献   

8.
1985年秋至1986春,因饲喂霉变稻草,光山县14个乡的牛发生肿腿烂蹄病209头,占存栏总数的0.7%,死亡68头,致死率为33%,致残19头。采取综合防治办法,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并治愈122头。 症状 可分为三种类型:①轻型:不影响呼吸,体温、心跳和食欲,只表现为四肢或个别下肢轻微肿胀,行走困难,呈跛行,经治疗和改善饲养条件,逐步恢复健康:②重型:表现食欲减退。呼吸稍快,四肢肿胀明显,有一肢或两肢发生局部溃疡,开始流出淡黄色粘液,以后化脓,行走困难,一般病程在一个月左右;③极重型:食欲由减少到废绝,体温在病中期升高,后期下降,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病初四肢明显肿胀,  相似文献   

9.
仔猪白痢的发病诱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简阳某国营养猪场仔猪白痢病严重流行,常年发病率达60~80%,死亡率在20~50%之间。笔者选定该场的358窝2894头仔猪进行了观察,其中发生白痢病的有302窝1952头(发病率为67.45%)。现根据其发病情况,对仔猪白痢病的发病诱因和防治方法探讨如下: (一)发病诱因 1.气候因素:据三年的观察,日温差骤然下降5℃以上、相对湿度增加10~20%以上,又遇大风大雨,本病可增加1~8倍。据对2317头次病例统计,晚上发病的1744头次,占75.27%,较白天多50.54%。  相似文献   

10.
产道、胎儿、产力三要素中,任何一项发生异常,胎儿娩出都会受到阻碍,引起难产。水牛难产时,三要素异常的比例,目前尚未见统计,现将我院兽医院出诊以及生产实习时收治的116例水牛难产类型及取胎方式列表统计并说明如下。 (一)水牛难产,主要是胎儿性难产,为84例,占72.41%;产力性难产20例,占17.24%;产道性难产12例,占10.35%。 (二)胎儿性难产中,胎势不正发生率最高,占57.76%,其中又以胎儿头颈姿势异常最  相似文献   

11.
慈利县郝家山牛场位于我省西北部,武陵山系的东部边缘,牧场内水源充足,饲草丰茂。 但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对牛场危害严重,1984年抽检63头黄牛,其中阳性牛45头,感染率高达71.428%。为了掌握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微丝蚴的活动和消长规律,以利该病的防制,对其进行了年周期的试验观察。 (一)方法 1.试验牛:从1984年抽检的阳性牛中,选择感染严重的34、54、100号黄牛逐月定时进  相似文献   

12.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金积镇6个村乳牛肢蹄病的发病情况调查表明,447头成年乳牛中发生蹄变形的246头,占550%;表现各种肢势不正的181头,占405%。调查还发现,乳牛产奶量增加与肢蹄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乳牛运动不足、厩舍卫生条件差、饲料单一是肢蹄病发生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附设兽医院从1964年春季至1978年10月底共接受肠阻塞病牛172头。现初步总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4~6月份最多,87例,占50.6%;7~8月份最少,7例,占4.1%;1~3月份29例,占16.9%;9~12月份49例,占28.5%。  相似文献   

14.
耕牛霉烂甘薯中毒在兽医临床上较多见,但因饲喂黑斑病甘薯幼苗引起耕牛中毒,还未见有报道,近几年,笔者在门诊上遇到8例(黄牛1头,水牛7头),其中1例因抢救不及死亡外,其它7例均治愈。 (一)发病情况 本病发生在翻整薯种地的6~8月份。耕牛吃了黑斑病甘薯幼苗后4~12小时即呈现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头颈伸直,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甚者在150米远的  相似文献   

15.
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出了用热油治疗马骡裂蹄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近4年来,共治疗裂蹄病马164例,治愈率达97.6%,保障了军马的健壮,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发病情况:裂蹄是军马的一种常见病,乘、挽、驮马(骡)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据我们观察:春季多发;前蹄多于后蹄;马多于骡;老龄多于年轻马;内侧多于外侧。发病率约占总马数10%左右。当马匹患严重裂蹄时,裂口出血,破行,失去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2年10月至1980年2月止将近8年中,共有水牛难产住院病例15例,约占同期水牛产科病例29%。 (一)发病情况 15例中,内有2岁、10岁及14岁者各1例,5岁和8岁者各2例,7岁和4岁者各4例。难产前有耕田史者11例,有打伤和早配史者各1例,原因不明者1例。在难产类型中,髋关节屈曲、飞节屈曲和胎头下弯各1例,胎儿过大2例,腕关节屈曲和头颈侧弯各3例,羊水过少者4例。 (二)症状 一般随发病时间长短,难产类型,严重程度,病畜体况及是否助产和处理方法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牛肩部跛行的真正病性和确切命名至今尚未统一,各地称谓的病名很不相同,介绍的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也不尽一致。据此,笔者对1986~1993年诊治的28例牛肩部中、重度跛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一)病例统计据文献报道,牛肩臂部轻度损伤引起的轻度肩部跛行病例,不予治疗也能完全恢复。本文所述的28例病例为中、重度跛行。其中水牛14例(占50%),黄牛9例(占32%),乳牛5例(占18%)。发病情况见下表:(二)临床症状分析28例病例受伤后立即出现中度或重度跛行,程度不同的表现为肩胛软骨低于健侧,肩胛骨紧贴于躯干,不能随…  相似文献   

18.
1983年11月~1984年6月,在贵州省镇宁县内,发现一种呈地方性流行的牛马皮肤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多方诊断,为牛马皮肤真菌病。 (一)流行情况 对镇宁县5个区,9个公社,29个生产队的827头家畜进行了抽样调查。城关区水椆木寨发病严重,黄牛发病率为52.63%(其中2岁以下黄牛发病率为90.9%);2岁以下的马发病3匹,发病率为12.5%;其他家畜未见发病。经调查发病数与年龄呈负相关,1日龄~6月龄发病18头(匹),7月龄~12月龄的发病9头(匹),13月龄~18月龄发病6头(匹),19月龄~24月龄发病4头(匹),25月龄以上发病3头(匹)。本病以接触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1~4月份发病率较高。该地区以舍饲为主,厩舍多潮湿,易于真菌繁殖。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生仔猪低血糖病的报道和资料所见甚少。1978年3~4月我场一队猪场发生 此病,在新生仔猪中造成大批死亡,发病率几乎100%。 (一)一般情况 该队1978年春季基本母猪40头,怀孕母猪31头,其中流产3窝,占怀孕母猪的9.7%;实产28窝,占90.3%,活产仔猪184头(28窝中死胎、木乃伊较多),平均每窝活产仔6.6头;因低血糖病死亡113头仔猪。  相似文献   

20.
由于目前对牛流行热病尚无特效药物,笔者使用针刺尾段督脉和八字、交趾穴治疗62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负责业务的三个大队29个生产队有278头牛,1983年7月15日至8月29日,分别在三个大队9个生产队共发生牛流行热病62头,发病率为22.3%。发病对象为6月龄~13岁黄牛,尤以2~7岁多发(49头,占总发病牛的79%)。症状较轻者(尚未瘫痪)44头,占总发病71%;重者(瘫痪)18头,占总发病的29%。水牛未见发病。 (二)临床症状 一般是突然发病,体温40℃以上,最高可达41.7℃,稽留1~2天。患牛精神倦怠,被毛逆立,肌肉有时颤抖,流泪、涕及口涎,体端发凉,皮温不均,鼻镜及躯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